-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書--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系列:王羲之《樂毅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345945
- 條形碼:9787540345945 ; 978-7-5403-45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系列:王羲之《樂毅論》 本書特色
《樂毅論》44行,是王羲之的楷書書法作品。真跡早已不存,一說真跡戰亂時為咸陽老嫗投于灶火,一說為唐太宗所收。現存世刻本有多種,以《秘閣本》和《越州石氏本》佳。 《樂毅論》是三國時期魏夏侯玄(字泰初)撰寫的一篇文章,文中論述的是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傳說王羲之抄寫這篇文章,是給其子王獻之的。這一書跡,早在去東晉未遠的南朝曾被論及。梁武帝在與陶弘景討論這篇書跡時說:“逸少跡無甚極細書,《樂毅論》乃微粗健,恐非真跡。”陶弘景表示贊同。 盡管如此,陳、隋之際的智永卻視《樂毅論》為王羲之正書首位。唐朝初年,《樂毅論》入內府,曾經褚遂良檢校鑒定,認定為真跡。唐太宗看重的書跡是《蘭亭序》與《樂毅論》,曾命直弘文館馮承素摹榻,分賜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楊師道六人,摹本的傳播范圍,限于皇親國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見其貌。 《樂毅論》雖屬小楷,但寫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筆勢精妙,備盡楷則,行筆自然,字勢逸宕,同唐以后書法大異其趣。 自王羲之始,楷書走向成熟:其一,從點畫上,各種筆畫的楷書形態基本形成;其二,從字形上,改扁方為正方。在具體書寫時需要注意兩點:首先,小楷雖然點畫細小,但起筆多欲橫先豎、欲豎先橫,即切鋒入紙,然后鋪毫行筆,中截沉實,收筆到位。在結構形態上,在方正的基調下,內部構成方式多變;其次,王羲之小楷仍帶有隸書的基因,比如捺畫往往伸展,有些字還帶有隸書的影子。但正是這種“生”,使其有古意、有味道。
新書--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系列:王羲之《樂毅論》 內容簡介
《王羲之《樂毅論》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系列》特色: 1.范字以優選善本為底本,古韻純正。 2.在范字旁邊留一個空格摹寫,保證臨摹時就近對比差異,避免走形。 3.每冊書均提供原碑原帖以資觀察參考,體會用筆。 4.附贈全彩書家臨寫示范作品長卷和作品用紙,以資參佐。
新書--硬筆書法臨古描摹練習系列:王羲之《樂毅論》 目錄
逐字臨習,寫完每一個字后都與原帖仔細比較,找出細節的差異,爭取下一遍有所進步
通臨篇
精臨練習結束后,依據原帖全文臨習一遍,檢驗自己是否能準確掌握結構與用筆
王羲之《樂毅論》原帖
另外用紙按照原帖的形式臨寫,注重體會字與字之間的關系然后,也可以根據該字帖的結字規律及用筆特點,自己書寫其他內容,進行作品的創作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