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金粉世家(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4062
- 條形碼:9787569524062 ; 978-7-5695-2406-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粉世家(全二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金粉世家》是張恨水飲譽文壇之作,被譽為“現代紅樓夢,比肩《家》《春》《秋》”。五次搬上大銀幕,感動無數讀者的愛情史詩。 2.《金粉世家》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一部社會史。它不僅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又賦予了鮮明的時代氣息、憧憬未來的新思想。它以高超的寫作藝術、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以及強烈的社會寫實性與批判性,贏得無數讀者喜愛,一版再版,經久不衰。 3.初版底本,分冊足本,精編精校,完整收錄,感受張恨水原汁原味的寫作魅力;收錄感人至深的作者原序,了解張恨水創作背后的跌宕人生;復古線裝書脊,燙金函套,大氣典雅;新式分段,版式舒朗,享受流暢閱讀。 4.值得一讀再讀的張恨水愛情經典。本系列收錄了張恨水《啼笑因緣》《金粉世家》《紙醉金迷》《夜深沉》《似水流年》等代表作,全新裝幀設計、足本收錄、新式分段,別具特色,適合收藏、閱讀、送人。
金粉世家(全二冊) 內容簡介
《金粉世家》以京城國務總理之子金燕西與出身寒門的女子冷清秋從戀愛、結婚到反目、出走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一個世家大族在飄搖歲月的興衰史,同時也是一部全面展現動蕩年代交織在門第、權力與金錢中的中國社會史。它既有浪漫凄美的愛情、家族的勾心斗角、人性的冷與暖,也有當時政治的相互傾軋、豪門貴族的腐朽沒落生活,更有對社會、人生認識的盡力開掘,小說充溢著一種道德理想,以及這種理想被現實擊碎后的無奈與感慨。《金粉世家》全書112回,穿插金家20多個人物的生活故事,色彩瑰麗,散而不亂。故事情節輕松熱鬧,情調傷感,消閑意味濃厚,集可讀性與文學性于一身。
金粉世家(全二冊) 目錄
原序
楔子 燕市書春奇才驚客過 朱門憶舊熱淚向人彈
**回 陌上閑游墜鞭驚素女 階前小謔策杖戲嬌嬛
第二回 月夜訪情儔重來永巷 綺宴招膩友雙款幽齋
第三回 遣使接芳鄰巧言善誘 通幽羨老屋重價相求
第四回 屋自穴東墻暗驚乍見 人來盡鄉禮共感隆情
第五回 春服為親籌來供錦盒 歌臺得小聚同坐歸車
第六回 倩影不能描棗花簾底 清歌何處起楊柳樓前
第七回 空弄嬌嗔看山散游伴 故藏機巧贈婢戲青年
第八回 大會無遮艷情鬧芍藥 春裝可念新飾配珍珠
第九回 題扇通情別號夸高雅 修書祝壽隆儀慰寂寥
第十回 一隊詩人解詩兼頌禱 半天韻事斗韻極酸麻
第十一回 獨具慧心詩媛疑醉語 別饒興趣閨秀有歐風
第十二回 花月四圍盡情吐心事 竹城一戰有意作調人
第十三回 約指勾金名山結誓后 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時
第十四回 隔戶聽閨嘲漏傳消息 登堂難客問怒起風波
第十五回 盛會伴名姝夫人學得 令儀夸上客吉士誘之
第十六回 種玉問侯門尺書求友 系繩煩情使杯酒聯歡
第十七回 歌院重逢自慚真面目 繡花獨賞暗寓愛根苗
第十八回 謹謝主人憐不為綠葉 難明女兒意終惜明珠
第十九回 初議佳期快談銀幕下 又蒙厚惠釋慮白鏹中
第二十回 傳字粉奩會心還密柬 藏身花架得意聽嬌聲
第二十一回 愛海獨航依人逃小鳥 情場別悟結伴看閑花
第二十二回 眷眷初逢尋芳過夜半 沉沉晚醉踏月到天明
第二十三回 芳影突生疑細君興妒 閑身頻作樂公子呼窮
第二十四回 遠交近攻一家連竹陣 上和下睦三婢鬧書齋
第二十五回 一扇想遮藏良人道苦 兩宵疑阻隔少女情癡
第二十六回 屢泄春光偕行露秀色 別翻花樣說古聽鄉音
第二十七回 玉趾暗來會心情脈脈 高軒乍過握手話綿綿
第二十八回 攜妓消愁是非都不白 醵金獻壽授受各相宜
第二十九回 小集騰歡舉家生笑謔 隆儀敬領滿目喜琳瑯
第三十回 粉墨登場難為賢伉儷 黃金論價欲組小家庭
第三十一回 藕斷絲連揮金營外室 夜闌人靜倚枕泣空房
第三十二回 婦令夫從笑煞終歸鶴 弟為兄隱瞞將善吼獅
第三十三回 筆語欺智囊歌場秘史 饋肴成畫餅醋海微波
第三十四回 紈绔聚豪家滅燈醉月 艷姬伴夜宴和索當歌
第三十五回 佳節動襟懷補游郊外 秋光撲眉宇更入山中
第三十六回 山館留賓歸途行不得 月窗尋夢旅舍夜如何
第三十七回 兄弟各多情叢生韻事 友朋何獨妒忽絕游蹤
第三十八回 擁翠依紅無人不含笑 勾心斗角有女乞垂憐
第三十九回 情電逐蹤來爭笑甜蜜 小星含淚問故示寬宏
第四十回 勝負不分斗牌酬密令 老少咸集把酒鬧新居
第四十一回 當面作醉容明施巧計 隔屏說閑話暗泄情關
第四十二回 云破月來良人避冢婦 鶯嗔燕咤嬌妾屈家翁
第四十三回 綠暗紅愁嬌羞說秘事 水落石出惆悵卜婚期
第四十四回 水乳樽前各增心上喜 參商局外偏向局中愁
第四十五回 瓜蔓內援時狂施舌辯 椿萱淡視處忽起禪機
第四十六回 手足情深蕓篇誑老父 夫妻道苦蓮舌弄良人
第四十七回 屢數奇珍量珠羨求鳳 一談信物解佩快乘龍
第四十八回 諧謔有余情笑生別墅 咄嗟成盛典喜溢朱門
第四十九回 吉日集群英眾星拱月 華堂成大禮美眷如仙
第五十回 新婦見家人一堂沆瀣 少年避眾客十目馳騁
第五十一回 頃刻千金詩吟花燭夜 中西一貫禮別縉紳家
第五十二回 有約斯來暢談分小惠 過門不入辣語啟微嫌
第五十三回 永夜涌心潮新婚味苦 暇居生口角多室情難
第五十四回 珍品分輸付資則老母 債臺暗筑濟款是夫人
第五十五回 出入一人錢皺眉有自 奔忙兩家事慰醉無由
第五十六回 授柬示高情分金解困 登堂瞻盛澤除夕承歡
第五十七回 暗訪寒家追恩原不忝 遣懷舞榭相見若為情
第五十八回 情種恨風波醉真拼命 嚴父嗤豚犬憤欲分居
第五十九回 絕路轉佳音上官籌策 深閨成秘畫浪子登程
第六十回 渴慕未忘通媒煩說客 墜歡可拾補過走情郵
第六十一回 利舌似聯珠誅求無厭 名花成斷絮浪漫堪疑
第六十二回 叩戶喜重逢誰能遣此 登門求獨見人何以堪
第六十三回 席卷香巢美人何處去 躬參盛會知己有因來
第六十四回 若不經心清談銷永日 何曾有恨閑話種深仇
第六十五回 鷹犬亦工讒含沙射影 芝蘭能獨秀飲泣吞聲
第六十六回 含笑看蠻花可憐模樣 吟詩問止水無限情懷
第六十七回 一客遠歸來落花早謝 合家都忭說玉樹雙輝
第六十八回 堂上說狂歡召優志慶 車前驚乍過迎伴留痕
第六十九回 野草閑花突來空引怨 翠簾繡幕靜坐暗生愁
第七十回 救友肯馳驅彌縫黑幕 釋囚何慷慨接受黃金
第七十一回 四座驚奇引觴成眷屬 兩廂默契墜帕種相思
第七十二回 苦笑道多財難中求助 逍遙為急使忙里偷閑
第七十三回 扶榻問黃金心醫解困 并頭嘲白發蔗境分甘
第七十四回 三戒異時微言寓深意 百花同壽斷句寫哀思
第七十五回 日半登樓祝嘏開小宴 酒酣謝席赴約賞濃裝
第七十六回 聲色無邊群居春夜短 風云不測一醉泰山頹
第七十七回 百藥已無靈中西雜進 一瞑終不視老幼同哀
第七十八回 不惜鋪張慎終成大典 慢云長厚殉節見真情
第七十九回 蒼莽前途病床談事業 凄涼小院雨夜憶家山
第八十回 發奮笑空勞尋書未讀 理財謀悉據借箸高談
第八十一回 飛鳥投林夜窗聞憤語 杯蛇幻影晚巷走奔車
第八十二回 匣劍帷燈是非身外事 素車白馬冷熱個中人
第八十三回 對簿理家財群雛失望 當堂爭遺產一母傷心
第八十四回 得失愛何曾憤來逐鹿 逍遙哀自己喪后游園
第八十五回 衰服近優伶不虧好友 紅顏計柴米貽笑方家
第八十六回 白玉錫佳名二花爭艷 黃金供濫用一客無愁
第八十七回 私念故鄉偏房興去意 忽翻陳案記室背崇恩
第八十八回 故主宣言群奴半日散 旁人屈指一子八月生
第八十九回 臨榻看新孫難言此隱 懷金窺上客愿為誰容
第九十回 露影太荒唐封金預告 懷詩忽解脫對月長嗟
第九十一回 泉水出山殘文留舊跡 衣衫刺目烈火滅余痕
第九十二回 伏枕染重疴母懷戚戚 傳箋盼一顧郎趾匆匆
第九十三回 半夜馳車娓婉談浮海 清晨破鏡凄涼卜下場
第九十四回 病榻起疑團乍驚慘色 情場增裂縫各動離懷
第九十五回 強奪珠針病狂懷璧遁 永離鴛帳封步閉樓居
第九十六回 風景不殊游蹤增感慨 情懷莫逆閑話自纏綿
第九十七回 冰炭人情失官求內助 泥云身世訪主憶前情
第九十八回 院宇見榛蕪大家中落 主翁成骨肉小婢高攀
第九十九回 談笑弄嬌嗔新裝十索 言行失常態情局孤忙
**百回 慘語斷生平小樓伴佛 狂呼驚夜半烈焰沖宵
**百一回 兩老慟慈懷共看瓦礫 同胞作憤語全沒心肝
**百二回 對客道煩憂初嘗苦境 替人流急淚重見殘裝
**百三回 對坐無聊愁城生怨色 遠來有意情海起新瀾
**百四回 上室迎賓故談風土好 大庭訓子嚴斥羽毛豐
**百五回 得意讓花驕權門夜叩 失蹤驚屋閉舊巷空來
**百六回 亦假亦真舊鄰傳噩耗 疑非疑是勝地覓芳蹤
**百七回 決絕一書舊家成隔世 模糊雙影盛事憶當年
**百八回 寄愛寫小詩投郵有意 對親作快語析產何慚
**百九回 巨室瓜分*憐孺子去 情場球戲難受美人狂
**百十回 航海倚英雌更謀捷徑 棄家付兒輩獨隱名山
**百十一回 驢背遇窮途曇花一現 禪心傷晚節珠淚雙垂
**百十二回 金粉各飄零情場永別 輪蹄相馳逐舊事重提
尾聲 消息索哀詞人悲秋扇 生涯寄幻影夢老春婆
金粉世家(全二冊) 節選
**回??陌上閑游墜鞭驚素女??階前小謔策杖戲嬌嬛 卻說北京西直門外的頤和園,為遜清一代留下來的勝跡。相傳那個園子的建筑費,原是辦理海軍的款項。用辦海軍的款子,來蓋一個園子,自然顯得偉大了。在前清的時候,只是供皇帝、皇太后一兩個人在那里快樂。到了現在,不過是劉石故宮,所謂亡國鶯花。不但是大家可以去游玩,而且去游覽的人,夕陽芳草,還少不得有一番憑吊呢。北地春遲,榆楊晚葉,到三月之尾,四月之初,百花方才盛開。那個時候,萬壽山是重嶂疊翠,昆明湖是春水綠波,頤和園和鄰近的西山,便都入了黃金時代。北京人從來是講究老三點的,所謂吃一點,喝一點,樂一點,像這種地方,豈能不去游覽?所以到了三四月間,每值風和日麗,那西直門外,香山和八大處去的兩條大路,真個車水馬龍,說不盡的衣香鬢影。 這一年三月下旬,正值天氣晴和,每日出西直門的游人,絡繹于途。什么汽車馬車人力車驢子,來來往往,極是熱鬧。但是有些闊公子,馬車人力車當然是不愛坐。汽車又坐得膩了。驢子呢,嫌它瘦小。先有一項不愿受的,就是驢夫送來的那條鞭子太臟,教人不敢接著。有班公子哥兒,家里喂了幾頭好馬,偶然高興出城來跑上一趟馬。在這種春光明媚的時候,輕衫側帽,揚鞭花間柳下,目擊馬嘶芳草的景況,那是多么快活呢! 在這班公子哥兒里頭,有位姓金的少爺,卻是極出風頭。他單名一個華字,取號燕西,現在只有一十八歲。兄弟排行,他是老四,若是姐妹兄弟一齊論起來,他又排行是第七,因此他的仆從,都稱呼他一聲七爺。他的父親,是現任國務總理,而且還是一家銀行里的總董。家里的銀錢,每天像流水般的進來出去。所以他除了讀書而外,沒有一樁事是不順心的。 這天他因天氣很好,起了一個早,九點多鐘就起來了。在家中吃了一些點心,叫了李福、張順、金榮、金貴四個聽差,備了五匹馬,主仆五人,簇擁著出了西直門,向頤和園而來。 燕西將身上堆花青緞馬褂脫下,扔給了聽差,身上單穿一件寶藍色細絲駝絨長袍,將兩只衫袖,微微卷起一點,露出里面豆綠春綢的短夾襖。右手勒著馬韁繩,左手拿著一根湘竹湖絲灑雪鞭。兩只漆皮鞋,踏著馬鐙子,將馬肚皮一夾,一揚鞭子,騎下的那匹玉龍白馬,在大道之上,掀開四蹄,飛也似的往西馳去。 后面的金榮,打著馬趕了上來,口里嚷道:“我的小爺,別跑了。這一摔下來,可不是玩的。”說時,那后面的三匹馬,也都追了上來。路上塵土,被馬蹄掀起來,卷過人頭去。 燕西這一跑,足有五里路。自己覺得也有些吃力,便把馬勒住。那四匹馬已是抄過馬頭,回轉身來,擋了去路。 燕西在駝絨袍子底下,抽出一條雪花綢手絹,揩著臉上的汗,笑道:“你們這是做什么?”金榮道:“今天路上人多,實在跑不得。摔了自己不好,碰了別人也不好,你看是不是?”燕西笑道:“你們都是好人?前天你學著開汽車,差一點兒把巡警都碰了。”金榮笑道:“可不是!你騎馬的本領,和我開車的本領差不多,還是小心點罷。高高興興出來玩一趟,若是惹了事,就是不怕,也掃興得很啦。”燕西道:“這倒像句話。”李福道:“那末,我們在頭里走。”說著,他們四匹馬,掉轉頭,在前面走去。燕西松著馬韁繩,慢慢在后面跟著。 這里正是兩三丈寬的大道,兩旁的柳樹,垂著長條,直披到人身上馬背上來。燕西跑馬跑得正有些熱,柳樹底下吹來一兩陣東風,帶些清香,吹到臉上,不由得渾身爽快一陣。他們的馬,正是在下風頭走,清香之間,又覺得上風頭時有一陣蘭麝之香送來。燕西在馬背上目睹陌頭春色,就不住領略這種香味。 燕西心里很是奇怪,心想,這倒不像是到了野外,好像是進了人家梳頭室里去了呢。一面騎著馬慢慢走,一面在馬上出神。那一陣香氣,卻越發的濃厚了。偶然一回頭,只見上風頭,一列四輛膠皮車,坐著四個十七八歲的女學生,追了上來。 燕西恍然大悟,原來這脂粉濃香,就是她們那里散出來的。在這一剎那間,四輛膠皮車已經有三輛跑過馬頭去。*后一輛,正與燕西的馬并排走著。燕西的眼光,不知不覺的就向那邊看去。 只見那女子挽著如意雙髻,髻發里面,盤著一根鵝黃絨繩,越發顯得發光可鑒。身上穿著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細條白辮周身來滾了。項脖上披著一條西湖水色的蒙頭紗,被風吹得翩翩飛舞。燕西生長金粉叢中,雖然把倚紅偎翠的事情看慣了,但是這樣素凈的妝飾,卻是百無一有。他不看猶可,這看了之后,不覺得又看了過去。只見那雪白的面孔上,微微放出紅色,疏疏的一道黑劉海披到眉尖,配著一雙靈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個玉雪聰明的女郎。 燕西看了又看,又怕人家知覺,把那馬催著走快幾步,又走慢幾步,前前后后,總不讓車子離得太遠了。車子快快的走,馬兒慢慢行,這樣左右不離,燕西也忘記到了哪里。 前面的車子,因為讓汽車過去,忽然停住,后面跟的車子,也都停住了。燕西見人家車子停住,他的馬也不知不覺的停住。那個漂亮女子,偏著頭,正看這邊的風景。她猛然間低頭一笑,也來不及抽著手絹了,就用臨風飄飄的蒙頭紗,捂著嘴。在這一笑時,她那一雙電光也似的眼睛,又向這邊瞧了一瞧。 燕西一路之上,追看人家,人家都不知覺。這時人家看他,他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忽然低頭一看,這才醒悟過來。原來自己手上拿的那條馬鞭子,不知何時脫手而去,已經落在地下了。大概人家之所以笑,就是為了這個。自己要下去拾起馬鞭子來罷,真有些不好意思。不撿起來罷,那條馬鞭子又是自己心愛之物,實在舍不得丟了。不免在馬上躊躇起來。 金榮一行四匹馬,在他前面,哪里知道,只管走去。金榮一回頭,不見了燕西,倒嚇了一跳,勒轉馬頭,腳踏著馬鐙,昂首一看,只見他勒住馬,停在一棵柳樹蔭下。金榮加起一馬鞭,連忙催著馬跑回來。便問道:“七爺,你這是做什么?”燕西笑了一笑,說道:“你來了很好,我馬鞭子掉在地下,你替我撿起來罷。” 金榮當真跳下馬去,將馬鞭撿了起來交給燕西。他一接馬鞭子,好像想起一樁事似的,也不等金榮上馬,打了馬當先就跑。金榮在后面追了上來,口里叫道:“我的七爺,你這是做什么?瘋了嗎?” 燕西的馬,約摸跑了小半里路,便停住了,又慢慢的走起來。 金榮跟在后面,伸起手來搔著頭發。心里想道:這事有些怪,不知道他真是出了什么毛病了?自己又不敢追問燕西一個究竟,只得糊里糊涂在后跟著。又走了一些路,只見后面幾輛人力車追了上來,車上卻是幾個水蔥兒似的女子。 金榮恍然大悟,想道:我這爺,又在打糊涂主意呢!怪不得前前后后,老離不開這幾輛車子。我且看他,注意的是誰。這樣想時,眼睛也就向那幾輛車子上看去。他看燕西的眼光不住的盯住那穿青衣的女子,就知道了。但是自己一群人有五匹馬,老是蒼蠅見血似的盯著人家幾輛車子,這一種神情,未免難看。便故意趕上一鞭,和燕西的馬并排走著,和燕西丟了一個眼色。只這一剎那的工夫,馬已上了前。燕西會意,便追上來。 金榮打著馬,只管向前跑,燕西在后面喊道:“金榮,要我罵你嗎?好好的,又耍什么滑頭?”金榮回頭一看,見離那人力車遠了,便笑道:“七爺,你還罵我耍滑頭嗎?”金燕西笑道:“我怎樣不能罵你耍滑頭?”金榮道:“我的爺,你還要我說出來,上下盯著人家,也真不像個樣子。”復又笑道:“真要看她,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可以看得到,何必在這大路上追著人家?”燕西笑道:“我看誰?你信口胡說,仔細我拿鞭子抽你!”金榮道:“我倒是好意。七爺這樣說,我就不說了。” 燕西見他話里有話,把馬往前一拍,兩馬緊緊的并排。笑道:“你說怎樣是好意?”金榮道:“七爺要拿鞭子抽我呢,我還說什么,沒事要找打挨嗎?”金貴三人聽見這話,大家都在馬上笑起來。燕西道:“你本是冤我的,我還不知道?”金榮道:“我怎敢冤你?我天天上街,總碰見那個人兒,她住的地方,我都知道。”燕西笑道:“這就可見你是胡說了。你又不認識她,她又不認識你,憑空沒事的,你怎樣會注意人家的行動?”金榮笑道:“我問爺,你看人家,不是憑空無事,又是憑空有事嗎?好看的人兒,人人愛看。那樣一位鮮花似的小姐在街上走著,狗看見,也要擺擺尾呢,何況我還是個人。”燕西笑道:“別嚼蛆了,你到底知道不知道?” 金榮道:“爺別忙,聽我說。這一晌,七爺不是出了一個花樣,要吃蟹殼黃燒餅嗎?我總怕別人買的不合你意,總是自己去買。每日早上,一趟西單牌樓,是你挑剔金榮的一樁好差事。”燕西道:“說罷,別胡扯了。”金榮道:“在我天天去買燒餅的時候,總碰到她從學校里回來。差不多時刻都不移。有一天她回來早些,我在一個地方,看見她走進一個人家去,我猜那就是她的家了。”燕西道:“她進去了,不見得就是她的家,不許是她的親戚朋友家里嗎?”金榮道:“我也是這樣說,可是以后我又碰到兩次哩。”燕西道:“在什么地方?”金榮笑道:“反正離我們家里不遠。” 燕西道:“北京城里,離我們家都不遠,你這話說得太靠不住了。”金榮道:“我決不敢冤你,回去的時候,我帶你到她家門口去一趟,包你一定歡喜。先說出來,反沒有趣了。”燕西道:“那倒也使得,那時你要不帶我去,我再和你算賬!”金榮笑道:“我也有個條件呢,可不能在大路上盯著人家,要是再盯著,我就不敢說了。”燕西看他說的一老一實,也就笑著答應了。 主仆一路說著,不覺已過了海淀。張順道:“七爺,頤和園我們是前天去的,今天又去嗎?”燕西在馬上躊躇著,還沒有說出來。李福笑道:“你這個人說話,也是不會看風色的,今天是非進去逛逛不可呢。”張順笑道:“那末,我們全在外面等著,讓七爺一個人在里面,慢慢的逛罷。”燕西笑罵道:“你這一群渾蛋,拿我開心。”金貴道:“七爺,你別整群的罵呀,我可沒敢說什么哩。” 主仆五人,談笑風生的到了頤和園,將馬在樹下拴了,五人買票進門。燕西心里想著,那幾個女學生,一定是來逛頤和園的。所以預先進來,在這里等著。不料等了大半天,一點影子也沒有,恐怕是一直往香山去了。無精打采,帶著四個仆人,一直回家。 剛一到大門口,只見停著一輛汽車,他的大嫂吳佩芳、三嫂王玉芬和著第三個姨媽翠姨,都從車子上下來。翠姨一見燕西下馬,便笑道:“閑著沒事,又到城外跑馬去了嗎?你瞧,把臉曬得這樣紅紅的,又算什么?回頭讓你那白妹妹瞧見,又要抱怨半天。”燕西將馬鞭子遞給金榮,便和他們一路進去。問道:“一伙兒的,又從哪里來?”佩芳笑道:“翠姨昨晚上打撲克贏了錢,我們要她做東呢。”燕西道:“吃館子嗎?”佩芳道:“不!在春明舞臺包了兩個廂,聽了兩出戲呢。”燕西道:“統共不過三個人,倒包了兩個廂。”翠姨道:“這是他們把我贏來的錢當瓦片兒使呢。我說包一個廂得了,他們說:有好多人要去呢。后來,廂包好了,東找也沒有人,西找也沒有人。” 燕西一頓腳,正要說話,在他前面的王玉芬哎喲一聲,回頭紅著臉要埋怨他。然后又忍不住笑了,說道:“老七,你瞧,我今天新上身的一件嗶嘰斗篷,你給人家踩臟了。”說時,兩只手抄著她那件玫瑰紫斗篷的前方,扭轉頭只望腳后跟。燕西一看,在那一路水鉆青絲辮滾邊的地方,可不是踏了一個腳印。燕西看了,老大不過意,連忙蹲下身子去,要給他三嫂拍灰。王玉芬一扭身子,往前一閃,笑道:“不敢當!”大家笑著一路走進上房。各人房里的老媽子,早已迎上前來,替他們接過斗篷提囊去。 燕西正要回自己的書房,翠姨一把扯住,說道:“我有樁事和你商量。”燕西道:“什么事?”翠姨道:“聽說大舞臺義務戲的包廂票,你已經得了一張,出讓給我,成不成?”燕西道:“我道是什么要緊的事,就是為了這個?出什么讓,我奉送得了。”翠姨道:“你放在你那里,我自己來拿,若是一轉手,我又沒份了。” 燕西答應著,自己出去了。一回書房,金榮正在替他清理書桌。金榮一看,并沒有人在屋子里,笑道:“七爺,你不看書也罷,看了滿處丟,設若有人到這里來看見了,大家都不好。”燕西道:“要什么緊?在外面擺的,不過是幾本不相干的小說。那幾份小報送來沒有送來?我兩天沒瞧哩。”金榮道:“怎樣沒有送來,我都收著呢,回頭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再拿出來瞧罷。”燕西笑了一笑,說道:“你說認得那個女孩子家里,你現在可以告訴我了。”金榮道:“我不敢說。”燕西道:“為什么不敢說?”金榮笑道:“將來白小姐知道了,我擔當不起。”燕西道:“我們做的事,怎樣會讓他們知道?你只管說,保沒有什么事。”金榮笑了一笑,躊躇著說道:“對你不住。在路上說的那些話,全是瞎說的。”說著,對燕西請了一個安。 燕西十分不快,板著臉道:“你為什么冤我?”金榮道:“你不知道,在路上你瞧著人家車子的時候,人家已經生氣了。我怕再跟下去,要鬧出亂子來呢。”燕西道:“我不管,你非得把她的家找到不可。找不到,你別見我了。”說畢,在桌上抽了一本雜志自看,不理金榮。
金粉世家(全二冊) 作者簡介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安徽潛山市人。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贊譽為“中國大仲馬”“通俗文學大師”。“恨水”這一筆名,取自詞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其著作等身,創作了一百多部中、長篇小說以及大量的詩歌、散文,對中國通俗文學的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代表作有《春明外史》《啼笑因緣》《金粉世家》《紙醉金迷》《夜深沉》《似水流年》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