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太極拳教程(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通識課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98078
- 條形碼:9787300298078 ; 978-7-300-2980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極拳教程(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通識課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太極拳概述、太極拳的學習程序、 二十四式太極拳、九式太極拳和陳式二十八式太極拳纏法精要五個篇章,每個篇章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和側重點又細分為不同的小節。同時,考慮到教師好教、學生的好學,考慮到圖文并茂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等因素,在參考有關書籍和教材的基礎上做了適當調整和收放,使本教材的特點更加突出、內容更加精煉、使用更加方便。本教材還收錄了陳氏洪派太極拳創始人洪均生先生的《太極拳論臆解》,其中的二十二條解說,更增加了教材的學術體量和傳統文化價值,正可謂正門正派、正套正路、正解正說、傳承有序。
太極拳教程(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通識課系列) 目錄
**章 太極拳概述
**節 太極拳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太極拳的主要流派
第三節 太極拳與傳統文化
第四節 太極拳與養身、健身、技擊
第二章 太極拳的學習程序
**節 學習太極拳的四個階段
第二節 學習太極拳套路的三個步驟
第三章 二十四式太極拳
**節 二十四式太極拳人體運動構成要素
第二節 二十四式太極拳圖解及訓練
第四章 九式太極拳
**節 九式太極拳人體運動構成要素
第二節 九式太極拳動作構成及圖文詳解
第五章 陳式二十八式太極拳纏法精要
**節 陳式太極拳二十八式纏法精要人體運動構成要素
第二節 陳式太極拳二十八式纏法精要圖解及訓練
附錄 《太極拳論臆解》——洪均生
太極拳教程(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通識課系列) 節選
一、身 主要包括身型、身法。 1.身型 二十四式太極拳的身型姿勢中正穩定,舒展自然。對身體各部位要求如下: (1)懸頂正容 懸頂是指頭、頸自然豎直,微有向上頂懸的意念,又稱“虛領頂勁”,這樣做有利于姿勢穩定,精神振作,意氣運用,所以“十三勢歌”中說“尾間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常見有人打拳時頭頸松軟,萎靡不振,或搖頭晃腦低頭彎腰,都是不對的。當然,懸頂也不能使頭頸緊張僵硬,失去虛領本意。正容指面部表情自然端正,平靜從容,不可故意表情做態。 (2)沉肩墜肘 肩關節要保持松沉,不可聳沉,也不可故意前扣或后張。肘關節要保持自然彎曲,并含有輕微垂墜的姿勢,防止揚肘、直臂等毛病。這樣可以使姿勢自然、動作沉穩、柔和。 (3)展臂虛腋 二十四式太極拳上肢無論是屈臂還是直臂,都要充滿膨脹的內力,太極拳稱為“勁”。屈臂時不可松軟扁癟,要保持成弧形,向外展放;直臂時要前伸后拉,肘部下墜,仍要微屈成弧。這樣就使得上肢既柔和自然,又沉實有力。虛腋是指腋下保持一定空隙,不要將大臂與肋部夾緊,使動作失去圓活自然。 (4)舒指塌腕 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掌型應做到五指自然舒展分開,虎口撐圓,掌心內凹成球面,腕部下塌,使勁力貫注于掌、、指各關節。當然,隨著動作的虛實變化這種貫注的力量是在不斷變化的,不同的動作招法,手的著力部位也不相同。但是無論如何變化,指、腕關節都不能過于松軟和過于僵硬,五指屈縮、腕部松弛,或者五指并攏挺直、腕部緊張都是不對的。 (5)含胸拔背 含胸指胸部不能外挺,要保持舒松自然;拔背是指背部舒展開。這些與太極拳的松柔圓活運動特點相適應;與某些挺胸、緊背、收腹的剛力型拳法要求迥然不同。含胸拔背的關鍵在于自然舒展,不能理解為縮胸駝背,失去中正。刻意盲目地去追求“含胸”是不對的。 (6)松腰正脊 這是保證二十四式太極拳立身中正的關鍵。松腰指腰肌松活,一旦緊張僵硬就使動作失去靈活自然。正脊是要求脊柱中正伸展,盡管動作有各種旋轉變化,但要始終保持脊柱中正不偏,舒展伸拔。例如海底針、下勢等動作上體稍向前俯,但不能因此脊柱歪扭或團縮。(7)縮髖斂臀 太極拳大多保持屈腿半蹲姿態,這時常有人發生挺、后仰或凸臀、前俯的現象,使上體失去端正,姿勢發生歪扭。正確的做法是:髖關節向內收縮,臀部向內收斂,從而保證身體端坐在腿上的姿勢。 (8)提肛實腹 太極拳動作要求“氣沉丹田”。就是指動作完成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加深呼氣,使腹肌緊張,腹壓升高,同時檔部的肌肉也相應收縮上提,以幫助下肢穩定和勁力充實完整。這時如果腹肌、肛門括約肌過于松弛就收不到這種效果。 (9)屈腿落胯 不管是弓步、虛步還是仆步,常常是一腿彎曲,承擔了大部分體重,對下肢力量提出了很高要求。姿勢越低,屈腿越深,運動量也越大。為了保證姿勢中正平穩和動作輕靈,必須自覺地屈腿落胯。有些人由于腿部力量不足或要領掌握不好,結果重心忽起忽伏,出現屈腿不夠或者骨盆左右扭擺的毛病,這是應予糾正的。 (10)活膝扣足 膝關節松活有力才能保證兩腿屈伸自由。要注意直腿的時候膝關節也要留有少許松活余地,如弓步的后蹬腿、獨立步的支撐腿等。扣足指腳要踏實,不僅在運動中要腳踏實地穩定重心,就是在弓步、仆步時也要防止腳外側掀起或腳跟掀起的“拔跟”現象。
太極拳教程(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通識課系列) 作者簡介
趙為民:副教授,中國武術七段,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太極文化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山東省社區教育專家,山東省武術運動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趙氏擒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太極拳)負責人,中國武術協會“百名優秀考評員”。2017年主持完成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項目《高職院校太極拳段位制推廣研究》。2018年主持完成省級課題《傳統太極文化進企業進職業院校實踐研究》,獲中國職協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21年6月應邀參加清華大學2021清華體育高端論壇作專題報告。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