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過度智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67778
- 條形碼:9787500167778 ; 978-7-5001-677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過度智能 本書特色
是智能,而非受制于“人”揭露數字資本主義的優劣,掙脫智能技術的控制反思智能高速發展,全面起底智能技術與人性的復雜關系
過度智能 內容簡介
智能技術無處不在,但眼下智能化卻是不太安全的。本書從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技術擴散入手,深刻揭示了智能生活背后大量的隱秘后果及負面影響,重點提出了誰將從智能技術中真正受益,以及我們將個人數據作為交換便捷性和連接性的代價又是否值得的深層思考。 作者認為,當前數字資本主義的命脈是以數據為核心的。從根本上看,智能技術是由數字資本主義雙重要務所驅動的——從潛在的所有人和所有物中提取數據,并以此拓展對所有人和所有物的控制。在現代社會,我們可能很好享受智能帶來的便利,但我們不應該放棄對于個人數據的所有權,以及對于如何使用這些數據的發言權。我們更不應該放任企業技術官僚權力集團將自身利益凌駕于人類自治、社會公共利益和民主權利等價值維度之上。 本書聚焦智能時代數字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全面起底并批判性反思了數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體系運行機制及其深刻影響。
過度智能 目錄
過度智能 節選
引?? 言 (節選) 如何看待技術 你說話的口氣就好像是上帝造出了機器。我相信當你不開心時一定會向上帝祈禱。可別忘了,是人類造出了機器。機器能做不少事,但它卻不是萬能的。 ——[英] E.M.福斯特(E. M. Forster),《大機器停止》,1928年 如今,你用智能產品去換掉所有普通的物件非常簡單。智能化正在成為新常態,你甚至不必去主動尋求它。如果智能化升級當前還未發生,只要你等待足夠長的時間,它們必將進入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場所和你的城市。 智能雨傘會亮起提示燈來提醒你有雨。智能汽車會為你分擔高峰時段駕駛的勞頓。智能虛擬助手會服從你的每一個指令,了解你的喜好和習慣,并自動進行相應的調整。請隨意想象一樣東西——無論是梳子,還是城市——你肯定能找到至少一個對應的智能版本,很多時候你還能找到更多智能版本,并可從中隨意挑選。事物為何要變得智能也許沒有明確答案,但這并未阻止智能化正在社會中普及開來。即使智能化不令人討厭或毛骨悚然,它也常常顯得愚蠢而多余。但現在沒有任何事物、任何空間可以免受智能化的影響。 除了標榜“高科技”或“全新改進”之外,智能化究竟意 味著什么?智能的標簽現在總是被人隨意亂用,但它的定義卻不是清晰一致的。在這里,我們給出一個簡明而適用于本書研究目的的界定:“智能”意味著一個物體被嵌入了用于數據收集、網絡連接和增強控制的數字技術。以智能牙刷為例,它利用傳感器來記錄用戶刷牙的時間、時長和效果。由于智能牙刷支持藍牙連接并嵌入了應用軟件,它會將刷牙數據發送到制造商或第三方的云服務器。然后,你和你的牙醫都可以通過一個應用程序來訪問相關數據。正如市面上某款智能牙刷所宣稱的那樣,這些嵌入智能牙刷的應用程序可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刷牙指導和性能監控”,并對用戶的日常牙齒清潔情況進行評分。根據你的牙科保險計劃,牙齒清潔評分會直接影響到你每月所支付的保險費用。認真刷牙的人能獲得折扣,同時不愛刷牙的人會得到懲罰。也許,一條很實誠的宣傳語會這么寫:“使用智能牙刷,我們知道你嘴里發生了什么!” 正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一位企業家所說的,這些“被施了魔法的物品”將“響應我們的需求,了解我們,甚至學會代表我們前置思考”。雖然智能科技的奇跡可能會讓人們誤以為自己擁有了施展數字咒語的魔法,但這本書卻旨在消除任何誤以為我們正住在魔法城堡中的幻想。籠罩在數字魔咒下的世界并非理想國,它更像是薩布麗娜的巫術世界,每一個咒語都要付出代價,意外的后果比比皆是。 這種將智能技術視為數字魔法的語言表達正呼應了英國科幻作家巨頭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名言:“人們無法將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與魔法區分開來。”這其中的含義是,大多數缺乏專業知識的人就像巫師的學徒,他們并不了解技術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他們也不清楚技術的影響,他們更無法控制技術的力量。 智能技術所能提供的些許便利是以我們放棄追問“為何生活中充斥著接入互聯網并收集數據的機器”等諸多重要問題作為交換條件的。為什么現在一切都變得智能了?幕后還發生了什么事情?誰真正從中受益?在丑聞偶爾爆出時,比如一家公司被抓到利用可疑方式追蹤用戶或其數據庫遭到黑客攻擊等,我們只是將批評的火力集中于單個特定問題,而這通常并不足以引發更為深入徹底的調查。隨后,爆出丑聞的公司發出“我的過失”的公關聲明,我們很快就會遺忘甚至習慣了這些數據入侵丑聞帶來的冒犯,很快一切都會被原諒。接著,我們將按原計劃繼續購買、使用和升級,一切如常。 智能技術一直被當作勢不可擋的下一代技術來兜售。也許你可以選擇不去主動升級,但*終卻會別無選擇。智能曾經是高級選項,現如今卻是和傳感器、計算機和 Wi-Fi 連接等集成在一起的標配選項。這可不僅僅是我們所期待的新奇玩意兒的“功能蠕變”,人們往同一設備中塞入更多按鈕和功能。智能技術迅速崛起不僅是消費者對于智能設備、智能家居、智能城市需求的結果。相反,正如這本書將要談到的,在為何以及如何制造和選擇智能技術等問題上,企業和政府利益比消費者決策所發揮的影響要大得多。 智能化可是一樁大生意。截至 2020 年末,僅智能城市(不含住宅、辦公和消費品)的市場規模就曾被預測約為 1 萬億美元。全球增長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對智能城市市場規模的預測較為樂觀,預計其約為 1.56 萬億美元。即使采取較為保守的估計,這一市場規模也達到了約5 000 億美元的體量。另據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高德納(Gartner)預測,全球物聯網終端規模將繼續保持指數級增長,2017 年全球物聯網終端數量為 83 億臺,2020年已增至 204 億臺。媒體對智能技術的報道往往局限在酷炫黑科技產品帶來的興奮感中,以及對于隱私和網絡安全的隱約擔憂之間。毫無疑問,智能技術非常棒,隱私問題也非常重要。但智能技術帶來的影響太過重大和深遠,媒體報道的老生常談并不足以揭示這些深刻影響。 采取消極、膚淺的態度對待智能技術及其創造者是極其嚴重的錯誤。智能技術所形塑的不僅僅是種潮流趨勢,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和社會中一種普遍而強大的存在。說到底,智能技術是一種急需批判性分析的技術范式。如果看不到這層意義,我們就過于疏忽大意了。
過度智能 作者簡介
賈森·薩多夫斯基(Jathan Sadowski)博士,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新興技術研究實驗室、自動決策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新興科技與人文交叉領域研究。薩多夫斯基博士是蒙納士大學新興技術研究實驗室學術季刊《未來》(Future Matters)的編輯,是《科技與社會》(Technoscience & Society)、《國際倫理、法律與技術》(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Ethics, Law & Technology)等圖書的編委成員。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