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911989
- 條形碼:9787558911989 ; 978-7-5589-119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 本書特色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和《古詩里的絲綢之路·風物篇》是專為少年兒童寫作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詩歌讀本。兩部作品精選50首課內外經典詩歌,結合150張全彩手繪插圖,表現(xiàn) 25 座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城市,以及與這些城市相關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傳統(tǒng)。每篇以一首詩為核心,從創(chuàng)作背景、字詞解析到內容鑒賞,“手把手”教孩子品析詩歌語言、理解詩歌情感;語文、歷史和地理的跨學科內容,將提升孩子對中國歷史、古典文學的興趣和理解。在這兩本互為參照的詩歌選集中,通過詩歌和歷史的互鑒,少兒讀者能夠對絲綢之路有更為整體的理解,也會對我們的民族與傳統(tǒng)有更為細致的認知。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25首與古代絲綢之路城市相關的古詩,用可愛的繪圖與扎實的文字,帶你發(fā)現(xiàn)絲路的歷史和奧秘。書中為你提供了豐富的古詩鑒賞技巧,你可以一邊品讀古詩,一邊了解西安、西寧、敦煌、吐魯番、庫車等地的歷史文化。如果將來有機會,你還可以試著帶上本書,去這些地方參觀打卡,做一個有深度的絲路漫游者!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 目錄
古詩里的西安 《登觀音臺望城》白居易 8
古詩里的渭南 《過渭南》王履 14
古詩里的咸陽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20
古詩里的寶雞 《登岐州城樓》皇甫斌 26
古詩里的天水 《秦州雜詩(其二)》杜甫 32
古詩里的平涼 《平涼歌》黃省曾 38
古詩里的固原 《上之回》盧照鄰 44
古詩里的定西《自蕭關望臨洮》朱慶馀 50
古詩里的蘭州 《金城北樓》高適 56
古詩里的臨夏 《寧河城》解縉 62
古詩里的西寧 《湟流春漲》張思憲 68
古詩里的武威 《涼州詞》王翰 74
古詩里的張掖 《甘州即事》郭登 80
古詩里的酒泉 《過酒泉憶杜陵別業(yè)》 岑參 86
古詩里的敦煌 《望敦煌》佚名 92
古詩里的哈密 《哈密》史善長 98
古詩里的吐魯番 《高昌王所畫蒲萄熊九皋藏》成廷珪 104
古詩里的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福慶 110
古詩里的昌吉 《北庭作》岑參 116
古詩里的伊犁 《伊犁紀事詩》洪亮吉 122
古詩里的巴州 《塞下曲(其一)》李白 128
古詩里的庫車 《庫車(其四)》易壽崧 134
古詩里的和田 《于闐采花》李白 140
古詩里的喀什 《關山月》徐陵 146
古詩里的托克馬克 《從軍行(其六)》王昌齡 152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 節(jié)選
古詩里的西安(節(jié)選) 《登觀音臺望城》白居易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唐大和元年(827年),當時已經56歲的白居易回到長安城,拂曉時分登上樂游原觀音臺遠望長安城,所見的景象令他浮想聯(lián)翩,于是就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 詩歌的前兩句“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以鳥瞰的視角描繪了長安城的全貌與特色,整齊的城市布局一下子映入我們的眼中。 唐代的長安城總體呈方形,全城分為宮城、皇城和坊三個部分。宮城是皇宮的所在地,皇城是朝廷官員的辦公場所,圍繞宮城和皇城分布著居住區(qū)和商業(yè)區(qū),這些地方就被稱為“坊”。互相垂直的南北向、東西向大街穿插在坊中間,將長安城劃分為一塊塊小方格,就像齊整有序的“圍棋局”和“菜畦”。一、二句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出長安城縱橫交錯、整齊劃一的建筑格局。從全局上展現(xiàn)了長安城壯麗雄偉的氣勢,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 四句“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詩人并沒有移步,但隨著他視線的移動,視角從城市全景聚焦到宮門前的早朝。唐代自高宗以后,舉行國家大典和上朝議事的地方,就從太極宮移到了大明宮。每天的早朝叫“常朝”或“常參”,不過這可不是件輕松的差事,因為拂曉時分便要上早朝。雖然我們并不知道這首詩寫于哪個季節(jié),但可以想象,北方冬日的早朝一定十分辛苦。這里同樣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百官手持的微微閃動的燈火,比作天上的星河,慢慢向大明宮移動著,這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也烘托出長安城的神秘與肅穆。 全詩用一明一暗、一靜一動兩種景象,由整體到局部,為讀者展現(xiàn)了長安城的繁盛氣象。 長安,即今天的陜西省省會西安,在中國歷史上有著 3100 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假如我們可以乘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有兩個朝代一定是這三千多年里*不容錯過的! 一個是漢代長安城,它是絲綢之路*早的東方起點。公元前 138年和公元前 119 年,漢武帝曾先后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方交流的官方通道,中外貿易和文化的交往從此綿延千年,至今為人稱道。 另一個就是本詩說到的唐代長安城了。絲綢之路到唐代發(fā)展到了鼎盛,那時的長安城簡直就是古代的國際大都會。今天,我們出去購物常說“買東西”,為什么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這個說法與長安城的布局有關。再看看前面的唐長安城平面示意圖,你會發(fā)現(xiàn)以朱雀大街為分界,有“東市”和“西市”兩大市場。作為中西文化的匯集地,兩個市場內商賈云集,店鋪琳瑯滿目。其中,西市不僅是唐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場,也是國際貿易交流中心。經絲路來到長安的商人,往往會在西市進行買賣。波斯人、粟(sù)特人、阿拉伯人等來到長安開設的店鋪,形成了“長安胡店”這一獨特景觀。長安城內流行的胡服、胡帽、胡餅、胡酒,也成為了絲路文化在生活上的表現(xiàn)。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 作者簡介
吳舒靜,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古籍整理等。曾參與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詞典》,參加《新出土戰(zhàn)國漢代簡帛經部典籍研究》等國家社科項目。 張思橋,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詩學,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詩詞、詩論散見于《中華詩詞》《中華辭賦》等刊物。出版有《溪云文集》《風雅流觴》《古典詩學與比較詩學》等專著。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