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數據智能科學技術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91542
- 條形碼:9787302591542 ; 978-7-302-59154-2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據智能科學技術導論 本書特色
(1)三個世界理論框架:跨越時間與空間維度描述、分析和探索數據智能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和演變,將信息科學與數學、物理、生命以及哲學交叉融合,形成新的視角,產生新的洞見。 (2)數據的基本法則:總結并提出數據的三個基本法則,揭示作為反映世界事物符號的數據產生、運動和驅動的基本特征和規律,建立數據與人類的相互聯系和作用規律。 (3)信息的紐帶作用:指出信息作為聯系“未知”與“有知”數據的紐帶,主要作用是消除數據的形式、含義和效用的不確定性,深入淺出地介紹現代信息論的基本編碼原理及其在數據壓縮、糾錯和加密方面的應用。 (4)知識的神奇作用效用:討論知識的基本概念與特征,獲取知識的途徑與方式,運營知識的動機與作用,指出數據智能時代人類獲取、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挑戰。 (5)智能的奧秘與威力:分析自然和人工智能的概念與定義,比較自然智能的理論模型,綜述人工智能科學的新發展,探索混合智能發展的趨勢和問題。
數據智能科學技術導論 內容簡介
本書沿著時間的軌跡,講述了物理世界中宇宙和地球的誕生與演變,探討了生物世界中生命和人類的誕生與進化,討論了數字世界中科學技術的產生與進步。數據與物質和能量并駕齊驅,構成了人類宇宙的三個基本要素,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物理、生物和數字三個各有千秋卻密切相連的世界。“三個世界”的概念和框架構成了本書討論數據智能的基礎,為認識、理解數據和智能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一個宏觀的問題視角和理論平臺。介紹和討論數據、信息和知識的概念定義、運作法則與實際應用,全面系統地描述和討論了從原始數據到主觀信息,很終到抽象知識的提煉與升華過程。對執行和實現此過程的自然和人工智能系統的模型、算法和功能等的基本原理和**進展進行系統的介紹和研討。 本書可作為高校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等相關專業大一新生的入門級通識課程教材,也可供從事信息科學、技術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數據智能科學技術導論 目錄
第1篇 三個世界
1.1 物理世界
1.1.1 物質的概念
1.1.2 能量的概念
1.1.3 波粒二象性
1.1.4 物質與能量的關系
1.1.5 宇宙的起源
1.1.6 地球的形成
1.1.7 宇宙的熵增
1.2 生物世界
1.2.1 生命的概念
1.2.2 生物圈
1.2.3 細胞
1.2.4 蛋白質
1.2.5 DNA
1.2.6 生命的起源
1.2.7 人類的進化
1.2.8 生命體的復雜性和有序性
1.3 數字世界
1.3.1 數據的起源
1.3.2 DNA和基因中的數據
1.3.3 大腦中的數據
1.3.4 感官數據
1.3.5 語言數據
1.4 三個世界
本篇小結
討論問題
研究課題
第2篇 數據法則
2.1 數據的概念
2.2 數據科學**法則
2.3 數據科學第二法則
2.4 數據科學第三法則
本篇小結
討論課題
研究課題
第3篇 信息紐帶
3.1 信息的定義
3.2 概率基礎知識
3.3 信息的法則
3.4 信息的形式
3.4.1 壓縮編碼
3.4.2 糾錯編碼
3.4.3 加密編碼
3.5 信息的含義
3.6 信息的效用
本篇小結
討論課題
研究課題
第4篇知識升華
4.1 知識的定義
4.2 知識的分類
4.2.1 描述性與程序性知識
4.2.2 顯性與隱性知識
4.2.3 公共與私密知識
4.3 知識的來源
4.4 知識的渠道
4.5 知識的形式
4.6 知識的邊界
4.7 知識的作用
4.8 知識的挑戰
本篇小結
……
第5篇 自然智能
第6篇 人工智能
數據智能科學技術導論 作者簡介
黃衛平,博士,特聘教授、國家特聘專家,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1982年畢業于山東大學,1984年和1989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89-2013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和麥克馬斯特大學任教,從事光電子及光通信方面的研究與創新。1995年創辦Apollo Photonics公司,成功開發推廣全球領先的光電子芯片設計軟件,1999年被美國Nanovation公司收購。2003年創辦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公司,發展成為通信光模塊領軍企業,2020年全球銷售額排名第三。2013年回國出任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和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積極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高校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標志性成果。在集成光電子學理論和設計算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創性學術成果,在國際學術刊物和專業會議上發表300多篇論文,2020年斯坦福大學發布全球前2%科學家,獲得多項國家高層次人才稱號和榮譽。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