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一粟中的滄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6958
- 條形碼:9787513936958 ; 978-7-5139-369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一粟中的滄海 本書特色
所有的時代都在被一只看不見的手依次翻過去,多數人夾在其中。但每個人的存活又那么真實,沒有人能生活在生活的外面。作家的散文來自于這個時代,任何文字都有時代記憶。無論什么樣的寫作,都積累了書本上人類的知識經驗和時代烙印,在各自思想的路上豁荊前行。本書是穆蕾蕾十年散文的一個精選,翻讀此本散文集,或可從中感受到每個一粟里的豐富遼闊,起伏中的風景無限。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一粟中的滄海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從點滴處感受生活,在微小處發現詩意,于細節中聆聽存在。作者聽日子有聲,有愛,有幸福成雪;品生活有溫柔,有清澈,有舍棄中的不朽;作者于春去春回中,讀日子,體會到雨是另一種陽光;于善待萬物中,找到了解之果實,知曉生命是一場煉金術,甘心精神于其中的煅燒與提純。如書名所云,雖是滄海之一粟,一粟中卻有滄海之波瀾。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一粟中的滄海 目錄
悠然又飄粽葉香
冰川下的涌動
十六歲的少女
朱雀
雨天再來
日子有聲
會飛的鳥
氣球和墜頭的愛情
晴秋
清掃歸來憶初心
生命的零度
黃昏時分,落著雨點的河流
著火的詞
空船滿載明月歸
幸福成雪
第二輯 細致生活
在舍棄中不朽
知己就是打你七寸的人
每天的路
綠茶女人
細致生活
我生命中的好天氣
精確的公公
忘記與銘記
話語在路上
一身詩意千尋瀑
關于一粒原子的命運
溫柔的夜
秋天的河
秋澈
春望
第三輯 雨是另一種陽光
春藏
春去春又回
賜我甘露
雨是另一種陽光
巖石的早晨
讀日子
荷的演說
架下薔薇香
我愛過一只狗
果蔬恩情
味蕾上的刺青
看病
我看菲鵬離婚
超越錯位
第四輯 了解的果實
別做自己的敵人
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
閱讀的樂趣
天才之惡
對鄰人之愛的*高完美性
我讀特蘭斯特羅默
讀書與生活
蘇格拉底的情商
悲愴的王爾德
愛的*高完美性
英雄是一座承重墻
散文和我們的時代
身體的想念
生命是一場煉金術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一粟中的滄海 節選
悠然又飄粽葉香 端午節到了。早晨把母親昨天送來的粽子蒸好后,我揭開鍋蓋。一股卷著粽葉香的熱氣馬上襲來,溫暖而熟悉的氣息像一只只癢人的小蝌蚪,悠悠鉆進五臟六腑,光滑的小尾巴在心田輕輕擺動幾下,我眼前就幻化出故鄉河嶺下那泛著蛙聲蟲鳴的淺灘,和臨水而立的青綠粽葉林了。 小時候因為窮,端午節鄉下買不起粽葉、不包粽子的大有人在。可那是孩子眼巴巴盼著的節日啊,如同春日里大人眼中盼著的一場雨,三夏時節盼著的永不落下的太陽一樣。所以,等到第二天自己的孩子站在門口看著別人家孩子拿著粽子的眼神時,每個母親的心都是不忍的。好在上天從來不會不給人以希望。故鄉的河道邊很深的水里,有這樣的粽葉林。無人料理的粽葉,雖然長得很窄,一個粽子需用近十片粽葉,但味道卻格外深濃。有一年母親和鄰居幾個嬸嬸打粽葉的時候,我一時好奇也跟去了。可走到淺灘處齊腰深的水里時,心就害怕了。清水被母親她們走過的身子撥拉渾了,泛起泥來。渾泥的水里我見過有一種水蟲,灰黑色的,圓頭,沒有嘴沒有尾,像蚯蚓的形狀。沒有人告訴過我它叫什么名字,但我親眼見過它像小坦克一樣直直爬進同村一個小男孩的腿里。當時他們叫它吸血蟲,可我長大后知道的吸血蟲似乎和這種不大一樣。蟲鉆進肉里也不出血,留下蟲身一樣粗細的一條通道。小男孩急得滿頭大汗,卻也不哭。他按照大男孩說的辦法,用煙頭使勁燒自己的腿,燒一下,他的臉就抽搐一下,直到把肉全部燒黑了,才硬是把那蟲逼出來。一想到這水里可能會有那種蟲子,我想摸一把粽葉的心就怯了。一個人坐在河灘邊的沙地上,摘幾個指頭一樣粗細的粽葉,用手按粽子的樣子來回翻卷,等母親她們回來。 端午節一般都在三夏時候。這個時節的天,炎熱無比。這個時節的大人,早出晚歸繁忙不堪,對孩子們也多沒好氣。端午節的來臨,無疑是天給的一個借口,讓大人們放下重物,長松一口氣。要是下點雨,剛好趕上麥子收完了,大人臉上的笑容也會更燦爛。孩子們在父母的笑容里解脫出來,變得活蹦亂跳。女人三五成群,包著粽子拉著家常。淘米的手在水里泡久了,葡萄架下的她們會伸出來,看看泡得發白的指頭,發發怔,想想時光在距離去年端午節的時候感覺是何其短暫,而今卻又流走了一年。 南方人包粽子用箬竹的葉子,北方人用葦葉。蘆葦在我的記憶中比較柔軟細長,是到*后,張著雪白的羽翼臨風而起的那種云一樣的植物。我親自去看過小時候包粽子用的那種長在河邊的粽葉,它們尖銳的葉子不小心就劃破手,莊嚴中有股兵氣,完全不是蘆葦的樣子。問母親,粽葉到底是什么植物?父親說是蘆葦,母親搖頭不定。以致我至今不能確定它的植物名字,只好叫它:粽葉。 我沒有一個吃大米的胃,對于米做成的任何食物都不貪戀,粽子也一樣。所以端午節對我來說,不是嘴巴的福事,卻是鼻子的盛宴。端午節的味道有艾草的清淡,雄黃的刺鼻,以及荷包的芬芳。但我卻獨獨鐘愛粽葉的味道。跟艾草的澀苦,雄黃的刺鼻,和荷包華貴的香氣比起來,粽葉的味道太普通了。生粽葉幾乎是沒有味道的,但粽葉的香就像一個倔強的姑娘,她低頭沉默著的時候,你什么也看不出來。非要等到你用一點點的暖之后,她才肯露出那隱藏的溫柔,慢慢轉過身,把一肚子話輕輕道來。粽葉也是這樣,必須煮了之后,才會散發出誘人沉醉的清香。所以,每次端午節的前一天,都是我*喜歡和開心的時候。母親淘米、抱柴,妹妹洗棗,我就燒火,濾粽葉。我濾粽葉很認真,可速度太慢。因為濾著濾著,就忍不住把鼻子湊過去聞一聞。甚至到吃粽子的時候,也不好好吃,我只愛吃離粽葉*近,浸透了粽葉味道,泛著綠色的那層米。母親對我濾粽葉的樣子不大滿意,老陰沉著臉。直到開始燒火時,她的口氣才溫和起來。因為我會老老實實待在夏天非常熱的廚房里,滿頭大汗卻不發一言。我能這么老實,是因為這里到處都是粽葉的香氣。等到火燒旺了,鍋是要歇一歇的,我就起身出去。那時已經到晚上了,望著星星,我會在晚風里越走越遠。等到涼快下來后,我又張開鼻子,慢慢被空氣中越來越濃的粽葉香牽引著回家。 如今母親每年都會買許多粽葉包粽子。單位會發粽子,超市里四季都有包裝精美的綠粽子。和小時候那難得的幾把粽葉,煙熏火燎的廚房里煮好久才能煮出的一鍋粽子相比,如今粽子的得來太容易了。可不知道為什么,我還是惦記那飄在老家屋前院后的香味。現在老家的房子也賣了,河道里的水已經很少了,河灘這側盡是荒蕪的沙地,舉眼一片枯黃,什么都沒了。望著我常生出這樣的念頭——這就是童年的樂園?這就是記憶中的故鄉?可物是人非的景里,目光卻成了一種透視器,好像透過蒼白的視線,還是幾十年前那片青青的綠在風中蕩漾,還是幾十年前那股悠悠的香在久久飄蕩。 P2-4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一粟中的滄海 作者簡介
穆蕾蕾,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著火的詞》,詩集《雪響》《光盞里的蜜蜂》。有作品散見于《詩選刊》《上海詩人》《廣州日報》《海燕》《北京青年報》《飛天》《草原》《散文詩》《人民公安報》《中國詩歌在線》等報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