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螞蟻的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5017
- 條形碼:9787521735017 ; 978-7-5217-350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螞蟻的世界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 大眾科普、自然博物讀者 ?? 愛德華·威爾遜的擁躉 ?? 對螞蟻、昆蟲學和社會生物學感興趣的研究者威爾遜生前Zui后一部作品,被稱為“冠頂明珠”之作 文津獎得主、蟻網站長、動物研究者冉浩聯袂青年昆蟲學者高瓊華、申健 隆重譯薦 國內博物文化倡導者劉華杰、古生物學家苗德歲、“水哥”王昱珩 傾情推薦 ★ “螞蟻王”、社會生物學之父、當今世界生物學翹楚愛德華·威爾遜生前的Zui后一部作品,回歸起初讓他心動的領域——螞蟻,喚起他一生精彩斐然的螞蟻探險之旅。威爾遜稱得上是世界研究螞蟻第YI人,他的成就和思想建立在對螞蟻的研究上,這也促使他創建了社會生物學。這本書將是你認識螞蟻的領航之作。 ★專業嚴謹的的翻譯,呈現上佳譯本。譯者冉浩是文津獎得主、蟻網站長、動物研究者,并為本書傾情寫序;同時聯袂青年昆蟲學者高瓊華和申健,專業的翻譯團隊確保將本書原味獻給國內讀者。 ★細致入微地認識25種典型螞蟻,深入探索螞蟻世界鮮為人知的一面。了解它們如何用信息素“說話”和認路,如何分辨同伴的尸體,如何擬態偽裝,如何對內協作分工、對外發起戰斗等。這些物種包括紅火蟻、內瓦蟻、大頭蟻、響蟻、光澤速蟻、馬塔貝勒蟻、黃尾犬蟻、長有陷阱顎的螞蟻…… ★螞蟻身上藏著進化的奧秘,是推動世界運行的小生物,更是研究社會性昆蟲的代表物種。螞蟻擁有1.5億年的歷史,從恐龍時代幸存至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它們對人類社會有哪些啟示?甚至它們如何影響了《寂靜的春天》的寫作出版? ★30余幅螞蟻手繪插圖,百倍放大呈現高清細節,肉眼可見螞蟻纖毫。贈送炫酷印銀螞蟻卡片,9張一套,兩套款式隨機發送。
螞蟻的世界 內容簡介
螞蟻,是這個星球上Zui有魅力的生物類群之一。全世界有超過1.5萬種螞蟻,遍布陸地各個角落,而我們知之甚少。靠前螞蟻研究翹楚、社會生物學之父愛德華·威爾遜,一生癡迷螞蟻,他將帶領我們開啟這場持續80余年的螞蟻探險之旅。 從童年時期在亞拉巴馬州森林中第Yi次與螞蟻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島、莫桑比克、新幾內亞、多芬島等遙遠之地的旅程,威爾遜對螞蟻的觀察和研究步步深入。他選取25種典型螞蟻作為重點,不僅介紹了它們的種類、形態和社會體系,還介紹了它們如何通過信息素“說話”和認路,如何協作和戰爭,如何進化和改變歷史,讓我們認識到螞蟻作為社會性昆蟲的代表,如何“統治”了這顆星球。 威爾遜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螞蟻世界。在研究“雄蟻不過是會飛的精子導彈”和“螞蟻讓老太太參加戰斗”時,威爾遜雄辯地用火蟻、行軍蟻和切葉蟻等來考察論證。許多鮮為人知的螞蟻躍然紙上:“白蟻克星”馬塔貝勒蟻,非洲Zui兇猛的螞蟻戰士;哥斯達黎加的角窩蟻,世界上節奏Zui慢的螞蟻;新喀里多尼亞曾被認為滅絕的黃尾犬蟻,威爾遜在2011年發現了它。 書中含有克里斯滕·奧爾細致入微的螞蟻插圖,以及威爾遜在世界各地探險的罕見照片。《螞蟻的世界》是每一個昆蟲和自然愛好者值得擁有的一本書。
螞蟻的世界 目錄
譯者序
序:螞蟻法則
**章 螞蟻與人類:道德與成就
第二章 博物學家之路
第三章 合適的物種
第四章 行軍蟻
第五章 火蟻
第六章 火蟻是如何塑造環境史的
第七章 螞蟻打敗征服者
第八章 世界上*兇猛的螞蟻
第九章 仁慈的母系制
第十章 螞蟻“說話”的方式:嗅覺和味覺
第十一章 破解信息素密碼
第十二章 蟻語
第十三章 螞蟻(幾乎)無處不在
第十四章 回家的路
第十五章 蟻學歷險
第十六章 世界上*快和*慢的螞蟻
第十七章 蟻群工程師——社會性寄生物
第十八章 馬塔貝勒蟻,非洲的螞蟻戰士
第十九章 螞蟻戰爭與奴役
第二十章 行走的尸體
第二十一章 非洲的小牧場主
第二十二章 陷阱顎與彈尾蟲
第二十三章 尋找稀有螞蟻
第二十四章 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
第二十五章 終極超個體——切葉蟻
第二十六章 恐龍時代的螞蟻
致謝
螞蟻的世界 節選
螞蟻與人類:道德與成就 我將以一段警示開啟我們的蟻學之旅。在道德層面上,我想象不到螞蟻的生活中有任何一點是人類能夠或應該去效仿的。 首先,也是*重要的,蟻群內活躍于社會生活的都是雌性。在一切人類活動中,我都忠實地站在女性這邊,但是在螞蟻的世界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其生存的1.5 億年間,兩性自由主義已經失控了。雌性螞蟻擁有完全的主導權。你看到的所有忙于勞動,忙于探索外部環境或參戰(全面的螞蟻戰爭)的螞蟻都是雌性。相比雌性,雄性螞蟻就顯得格外可憐。它們有翅膀可以飛行,腦袋很小,復眼和生殖器很大。它們對母親和姐妹毫無幫助,一生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婚飛時與其他蟻群中的處女蟻后交配。 簡而言之,雄性螞蟻僅僅作為一群會飛的精子導彈存在于蟻群中。“導彈”一經發射,它們就會被禁止再次進入曾經生活過的蟻巢,即便在一些物種中,如果成功授精,它們可能就成為擁有無數兒女的新蟻群的父親。雄蟻在婚飛時不管交配成功與否,都會被蟻群遺棄,并在之后的幾小時或*多幾天內死于雨水、高溫或捕食者的爪牙之下。雄蟻不能只是待在家里毫無作為,對蟻群來說不勞動就是累贅。婚飛之后,徘徊在蟻巢附近的雄蟻就會被它們的姐妹趕走。 其次,相比于雌性的絕對統治,這條螞蟻的道德準則更加令人毛骨悚然——許多螞蟻類群都會吃掉受傷或死亡的同類。年老或殘疾的工蟻會按照既定準則離開巢穴,不給蟻群造成任何負擔。死在巢穴里的螞蟻會被丟棄在原地,任憑后背著地六腳朝天,直到身體散發出腐爛的氣味——主要來自油酸和油酸酯。腐爛的尸體會被搬到蟻群的垃圾站丟棄。僅是嚴重受傷或是處于垂死之際的螞蟻, 則會被自己的姐妹直接吃掉。 *后是道德上可疑的習性——螞蟻是所有動物中*好戰的,以同物種不同蟻群間的斗爭*為激烈。多數情況下戰斗的目標是斬草除根。通常,較大的蟻群*終會戰勝較小的蟻群。它們斗爭的猛烈程度會讓滑鐵盧和葛底斯堡戰役都顯得黯然失色。我曾見過到處散落著“戰士”尸體的戰場,事實上,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年老的雌蟻。成年工蟻隨著年齡的增長,為了蟻群發展會從事越來越危險的工作。*初,年輕的工蟻主要負責照料蟻后及其后代, 陪伴它們從卵到幼蟲,再到蛹,直至羽化成為新的成年螞蟻。隨后,它們會更多參與到蟻巢的修復和其他內部事務中去。*終,年老的工蟻會傾向于在蟻巢外服務,從哨兵到覓食者,再從衛兵成為戰士。總而言之,人類將青壯年送上戰場,而螞蟻讓老太太參加戰斗。 對螞蟻來說,服務蟻群就是一切。自然死亡將近時, 老年工蟻在*后的日子里從事危險活動是對蟻群更有利的選擇。其中的達爾文主義邏輯清晰可見:年老的工蟻對于蟻群貢獻很小,是可有可無的。 在有組織的群居生活層面上,演化給予了全世界超過1.5 萬種螞蟻豐厚的回報。螞蟻在1~100 毫克量級陸生食肉動物中占據統治地位。白蟻,有時會被誤稱為“白色的螞蟻”,主要取食朽木。螞蟻和白蟻就是那群“推動世界運行的小生物”,至少在陸生動物中是如此。例如,在巴西熱帶雨林,它們占昆蟲總生物量的比例達到驚人的四分之三,占動物總生物量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螞蟻在地球上繁榮的時間比人類要長一百多倍。分子生物學研究估計,螞蟻起源于1.5 億年前。然后在爬行動物時代后期的1億年間分化出了許多不同形態和結構的物種。再一次的輻射演化發生在哺乳動物時代早期。相比之下,現代智人不到100 萬年前才出現在非洲,這只是1.5 億年的一瞬而已。 如果在過去的幾億年間,有外星人在任意時間造訪地球,他們就會發現在生機盎然的土地上,動植物都是被螞蟻控制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也因此保持著健康和完整的狀態。這些外星人說不定會成為蟻學家。他們會發現螞蟻、白蟻和其他一些高度社會化的生物,雖然行為有些奇怪,但也正是基于此它們成為維持地球上幾乎所有陸地生態系統的關鍵力量。 這些外星人或許會向他們的母星匯報關于地球的情況:“ 一切都井井有條。至少目前來看如此。”
螞蟻的世界 作者簡介
愛德華·威爾遜( Edward O. Wilson,1929—2021) 美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螞蟻研究翹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被譽為“達爾文之后博物學家的絕響”。《時代》 雜志將他評選為“影響全美的25人之一”、“ 世紀人物”。 威爾遜以杰出的科學成就,引發了20世紀生物學的數次革命:與麥克阿瑟共同提出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奠定現代物種保護的理論基礎;創建“社會生物學”這一全新學科,引發美國學界與民眾的大討論;倡導“生物多樣性”概念,使其成為影響全球的重要理念。他曾獲得100多項國際大獎,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泰勒環境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福德獎、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金質獎章等。 威爾遜非常擅長著述,是文采斐然的科學家。先后以《論人性》和《螞蟻》兩度獲得普利策獎。此外,代表作還有《繽紛的生命》《生命的未來》《知識大融通》《創世記》《社會生物學》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