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馬背上的蒙田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8851
- 條形碼:9787020148851 ; 978-7-02-01488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背上的蒙田 本書特色
米歇爾·德·蒙田是法國文藝復興之后*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以博學著稱,他的隨筆集是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稱。一直以來,我們對蒙田的認識都側重于其文學家、思想家的身份,然而這本蒙田傳記角度獨特,還原了蒙田作為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的一面,他曾兩次出任波爾多市長,還作為重臣常常游走于宮廷,甚至多次奔赴戰場,作者讓蒙田走出書房和象牙塔,在加斯科涅走向巴黎的道路上,他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一直以來,無論是法國學界,還是中國學界,對蒙田的認識,更多地將他視作人文主義作家、思想家,而忽視他作為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的一面。讓·拉庫蒂爾獨辟蹊徑,通過對各種社會歷史文獻,以及蒙田的《隨筆集》和《蒙田意大利游記》的解讀和研究,還原出一個走出蒙田城堡、在“馬背上”行進的蒙田,讓讀者能夠重新認識蒙田,看到他作為政治家、社會活動家的一面。作者行文幽默,書寫細膩,是研究蒙田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傳記。
馬背上的蒙田 內容簡介
“我知道什么?”看到這句傳誦了四個世紀的名言,必然會想到米歇爾?德?蒙田。這位法國賢哲1533年生于佩里戈爾地區,1557年進入波爾多高等法院工作,1571年才38歲時退隱回家,開始一心撰寫他的《隨筆集》,直至1592年彌留之際還在修改他的這部專享的作。蒙田的《隨筆集》是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稱。 蒙田一生中經歷了八場宗教戰爭,使他深感世道險惡、人生無常。然而他不從宗教與倫理去揣測人類的處境,而是從人的生存本身去探討生命的意義,從人的本性去尋找精神形成的線索。 讓?拉庫蒂爾是法國有名的傳記作家,一生著作甚豐,其作品包括《戴高樂傳》《馬爾羅世紀傳奇》《萊昂?布魯姆傳》等。他長期以來即有意寫一部蒙田傳,但是不對《隨筆集》的內容做任何分析和闡述,這在其他汗牛充棟的蒙田研究著作中早已提到。他從《隨筆集》的字里行間、當時的官方檔案、同時代人的敘述、蒙田研究者的發現中,說明蒙田不但是一代賢哲,還是精通文韜武略的忠臣良將!恶R背上的蒙田》描述蒙田如何從一位卑微的加斯科涅鄉紳,因巴黎的興起而承認自己是法國人,很后受古羅馬輝煌的啟發而升華為世界公民。他不愛拋頭露面,只是在幕后默默為法國統一、司法的公正、民智的開發做出超越時代的貢獻。
馬背上的蒙田 目錄
前言 1
章 初出家門 1
第二章 在巴黎,世紀的中心 24
第三章 正派女人與其他女人 45
第四章 愛情終于來了,“這神圣的紐 帶” 60
第五章 一件太長的官袍 89
第六章 一把太短的劍……或者說雞籠子戰爭 110
第七章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隱士 131
第八章 大屠殺:蒙田與馬基雅維 利 162
第九章 “騎在馬背上”穿越歐洲 186
第十章 面對危機四伏的市長 224
第十一章 參加三亨利的賭局 257
第十二章 1588 年的重大使命 282
第十三章 向國王告別 304
馬背上的蒙田 節選
初出家門 他跨上馬背,順著蒙特拉韋山坡,往下穿越森林——遠處是葡萄園——經常是去追求那條河邊或磨坊里的姑娘,他在那里很受人牽掛…… 有時米歇爾——也稱米肖,蒙田老爺的兒子——策馬奔向西邊和南邊,朝著拉穆特或卡斯蒂榮,然后又是波爾多和居耶納學院前往。但是當他在古爾松栗樹林中馳騁時,興致要差一些。這是因為他愛少女勝過愛教師嗎?那還用說 ! 此外這也是進入大城市的道路。 曾經有過兩次,為了渡過多爾多涅河和加龍河,他不得不下馬,推著坐騎上了一艘平底船,“忍受水上顛簸”,“船槳劃動,船身輕輕晃動在腳下滑過去,我不知怎么會感到腦袋和胃一陣攪動”。幸好那時是春分或秋分時節,多爾多涅河和加龍河的褐色河水沒有受到海水可怕的沖擊而泛濫!暈船的人往往顯出是好騎手。 但是那一天,這位少年不必費心去解決水運問題。米肖盡管躊躇滿志,次出遠門走的還是陸路:這次他要去發現的——即使不是去征服的——是巴黎。到達盧瓦爾以前,在旱季不用從東面繞河,蹚水也可以過去。這樣朝著蒙蓬、綠色佩里戈爾、利穆贊、奧依地區,他可以騎著馬走的。 這是夏天,還是冬天?走的是灰塵撲撲的道路,還是坑坑洼洼的泥地?這是 1549 年,還是 1550 年?父親皮埃爾·埃康·德·蒙田是波爾多市市政官和副市長,當兒子在波爾多藝術學校學業結束,學習了初級邏輯學與倫理學之后,就把他送去上大學。進入社會或者政界時,米歇爾是十六歲,還是十七歲? 說實在的,沒有人知道。蒙田幼年,他初生時的哭鬧,少年時不習慣學校集體學習的壞脾氣,從鄉下來的保姆,早熟的性意識,童年初的拉丁語情愛讀物——那段時期關于蒙田的一切,我們都知道得事無巨細。就是后來這段時期,直到他 1554 年到佩里戈爾間接稅法院任職為止,將近十年間的事情,我們一無所知。 他的童年就像小路易國王那樣事事都有案可查,那位教拉丁語的德國教師姓甚名誰、早晨催起床的音樂,等等。然而到了少年時代,已是外省豪門望族、即將又是大城市市長之子,他反而無聲無息了,豈不是不可思議?……我們只限于不多的幾條線索,猜測他在圖盧茲幾度逗留,例如在波爾多花天酒地,在波納法有過艷遇,在布列德諾森林打過獵……這方面的資料闕如實在太殘酷了,因為正是這幾年決定了人的一生——跟父親和母親的關系,在文化、立志、行為上的行事和表現。我們只是通過他的《隨筆集》知道正在成長中的米肖,精神上既“萎靡不振”,看起來又傻又自負。 為了識破步入成年的蒙田,必須依靠想象的力量,《隨筆集》作者對此是擅長的,卷第二十一章就是以此為題目,他反而囑咐不要讓想象變成脫韁之馬。這方面的好建議,應該依據羅歇·特蘭凱的作品《蒙田的青年時代》,在所有蒙田傳記中談到這段時期的,算它令人信服——也因為它是詳細的么?還可依據的是雅克·德·費托的那些讀來津津有味的研究。雅克·德·費托既是蒙田研究者,也是蒙田莊園附近圣埃米里翁的酒庫主人。 我們不盡可信地讓這個少年在 1550 年,走上多爾多涅河邊山丘到圣杰納維耶芙山的這些難走的路,主要是根據《蒙田的青年時代》的作者的假設。這些假設有堅實的根據,但與以前大多數說法是相違背的,以前的說法是皮埃爾·?档膬鹤幽莻時期在圖盧茲讀法律,然后從1554 到 1568 年先在佩里格,后在波爾多如愿以償地當上了法官。 種種論據使《蒙田的青年時代》的作者采用蒙田在巴黎讀書的這個假設,而放棄他所謂“圖盧茲讀書的神話”;尤其這些論據皆參照《隨筆集》文本。這里面缺乏他早年寄寓巴黎的經歷,也對他在朗格多克首府可能上學一事保持沉默。當然,《隨筆集》不是一部自傳(即使是的部分也必須驗證一下……)。書內不是什么都說,隱瞞的反而更多,偶爾還讓人看出作者力圖要人相信什么。但是《隨筆集》總是一個信息來源。 關于蒙田不提自己學校學習一事,其中明顯的是他對學法律緘口不談。他兩次提到去圖盧茲,他母親的家庭在那里的影響,幾乎與他父親在波爾多享有的同樣重要。雖則他去朗格多克大城市的旅行一般要走他討厭的水路,他在 1548 到 1560 年間還是受到外祖父母家多次接待,這是毫無疑問的。 圖盧茲那時有一所大學,威望要比波爾多的那所還要高,尤其在法學方面,這點無人反對。就是因為有這個好名聲,讓人懷疑少年米歇爾是不是在這里讀過書。他這人很樂意炫耀他的關系、他的頭銜、他的教師——對于在學校教過他的教師,如波爾多的戈維亞、巴黎的圖爾納斯,他都贊不絕口,而對圖盧茲著名的法學家則默不作聲。他提到讓·德·科拉,那是在一件著名的訴訟案中才說起的;還有馬丁·蓋爾,那是在上述大學時期結束十多年后的事了。 怎么,對著名的居亞斯沒有一句話?他可是圖盧茲大學的殿堂級人物,全歐洲都向他請教,從博洛涅、奧格斯堡、薩拉曼卡都有人來聽他的課。他對“他的”布坎南或“他的”西爾維烏斯推崇備至,怎么對那么德高望重的一位大師則又不吱一聲了呢?對那個時期沒有一句話,還有對以后成名成家的同學,如亨利·德·梅姆或居伊·德·皮布拉克也如此,他們在其他地方都有良好的名聲。這可不像是多爾多涅這位小莊園主的作風。 米肖在波爾多結束學業,父親好像允許他在莊園附近度過長假,之后騎馬疾馳在前往巴黎的大路上,這是有正經得多的理由。 皮埃爾·?·德·蒙田在許多人眼里還是一個“暴發戶”。他從祖父拉蒙和父親格里蒙手里繼承了蒙田這片土地。上兩代是經營腌魚、顏料與波爾多葡萄酒的商人,他自己還沒有晉級當騎士,雖然他在意大利馬里尼安和帕維亞之間打了將近十年的仗。“尊貴的皮埃爾·埃康”?“蒙田閣下”?當然可以這樣稱呼。但是于勒·愷撒·斯卡里杰,他從阿讓不懷好意瞧著這位幸運的鄰居飛黃騰達,還是把《隨筆集》作者看作是“腌魚商的兒子”——這本來是體面的職業,而且米歇爾的祖父早已放棄不做,只是魚腥味還沒有在門楣上完全褪盡而已。 波爾多市政官,不久又當上市長,大戶人家,蒙田莊園主,波爾多大主教的附庸,殷實富足,耳邊經常聽到的還有:新興貴族,是布爾喬亞而不像鄉紳,是有錢而不是門第高貴。他的祖父當年買下一片地,建成“蒙田莊園”,他徒然命人在城堡四角建造塔樓,魚腥味少了一點,但是流言蜚語則未必。 米肖在 1533 年誕生,之前有兩個哥哥,但都在出生后不久夭折。皮埃爾要把他培養成神童,按照偉大的伊拉斯謨及其《童幼禮儀》教育法生產的標準樣板:從小熟悉拉丁語,舉止灑脫,精通實用藝術,與人交談彬彬有禮,F在他要米肖在眾人面前成為真正的鄉紳、落落大方的貴胄,讓他為家庭光宗耀祖。 但是怎么達到做貴族的目的呢?先把莊園修繕一新,擴充裝點得富麗堂皇?皮埃爾在解甲歸田以后走的就是這條道路。但是自幼養在鄉下的寶貝兒子喜歡的只是牧羊女或者磨坊女,還有像他在《隨筆集》承認的,他分不清白菜與生菜、葡萄枝與犬薔薇、喜鵲與野 鴿……
馬背上的蒙田 作者簡介
讓??拉庫蒂爾(Jean Lacouture,1921—2015),法國著名記者、歷史學家、傳記作家。著有《戴高樂傳》《馬爾羅世紀傳奇》《萊昂??布魯姆傳》等。 馬振騁,1934年生于上海,法語文學翻譯家,“首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得主。先后翻譯了圣?颂K佩里、波伏瓦、高乃依、薩巴蒂埃、克洛德??西蒙、紀德、蒙田、杜拉斯、米蘭·昆德拉、洛朗??戈代等法國重要文學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鏡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殘缺的法蘭西》《誤讀的浪漫:關于藝術家、書籍與巴黎》等。其《蒙田隨筆全集》(全三卷)2009年榮獲“首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并被評為“2009年度十大好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