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自說自畫:李保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1668
- 條形碼:9787108071668 ; 978-7-108-0716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說自畫:李保田 本書特色
生猛的繪畫、老道的文章 演員李保田 文字繪畫作品 首次重磅出版 王安憶、北島、姜文誠摯推薦 老戲骨有了新身份 不是劉羅鍋!不是喜來樂!也不是王保長! “瘋老頭”的自說自畫,“掃地僧”的實力跨界! 像北野武一樣野蠻生長,多才多藝的瘋老頭兒 一九四六年出生的李保田,已經是一個年近八旬的老爺爺。然而這本書的出版,絕不是“藝術人生”版的蓋棺定論。對于熟悉李保田的人,閱讀它會是對你既有認識的一次顛覆。 他這個年紀,無所謂粉絲,更不懂什么流量。可如果讓劉羅鍋畫畫(而且還是油畫),叫喜來樂剪紙(剪自己的自畫像),王保長做木刻(刻一些人體模特),你會不會好奇呢?和北野武幾乎同齡的他,也是一個藝術的多面手,在不經間總會帶給關注他的人,措手不及的驚喜(甚至驚嚇),而且總是那么大膽,那么恣意妄為。 他們這種人,往往畢其功于一役,一旦沉浸其中便忘乎所以(也容易得罪人),這本書里的李保田,有時流連在梵高、畢加索、戈雅之間;有時陷入對往昔的回憶之間,有時往返于戲仿與模仿之間,仿佛外間的一切都與我無關。確實,在他的自說自畫里已為讀者展開了無限可能,還管其他作甚! ·傳說中的“老戲骨”,實力跨界的“掃地僧” 李保田的大名可以和一連串的電影與獎項連在一起:《人鬼情》《菊豆》《有話好好說》《搖啊搖,要到外婆橋》《神醫(yī)喜來樂》《宰相劉羅鍋》…… 金雞、百花、金鷹、華表大滿貫!去年更是獲得中國電視終身成就獎,原地封神!然而進入新世紀他的形象卻漸漸淡出了觀眾的視野。這本書從某種意義上說,便是在回答:“李保田到哪里去了”? 從編輯思路上,這本書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演員之外的李保田。從圖文比例上,略側重于圖!書中的李保田,一方面用文字邏輯編織的思想,另一方面以視覺色彩呈現(xiàn)出的精神,特別是他晚年神隱后的精神。 他沒怎么上過學,藝術探索非常野生,長自地方,全靠自己的勤奮和悟性沖出來。這悟性不是閉門造車,他得自過去的生活和苦,這也是他這一代藝術家與當下的演員不同的地方。對于這些經驗,他無法完全嚴絲合縫的總結成文,但繪畫給了他空間,又能彌補些文字表達的不足——那是囫圇個兒的潑灑色彩的空間,是恣意勾勒線條的空間。 閱讀這本書,你無法說他的思想多么深刻,因為他就是一個人的精氣神。
自說自畫:李保田 內容簡介
李保田的畫和文字,是野生的。這野生里帶著他那代人特有的歷史來路。本書便基于他的畫與文,企圖折射一個共和國同齡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青春少艾,到七十年代的慘綠少年,再到八九十年代的激情歲月,而至新世紀的老年的個人精神史。本書從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自傳絮語、畫作漫談、雜說藝術。絮語是配合畫作的一種即興闡發(fā),往往不系統(tǒng),缺少邏輯,但是靈光乍現(xiàn),讓人醍醐灌頂。文章部分,自成一體,是畫作之外,以文字的形式勾勒的李保田的一生。它沒有畫那么直觀可感,但因為全憑想象,往往讓讀者走得更近,更貼膚貼肉。從結構上以時間為軸,自七十年代末的速寫談起,到八十年代的自畫像,九十年代的鋼筆畫,及至新世紀以來的植物花卉畫。李保田在我與物,人與景之間不斷嘗試新的實驗,新的感覺,痛苦而激憤。終至物我兩忘。
自說自畫:李保田 目錄
【目錄】
形在言中——李保田自述
言在畫外——李保田畫作管窺
畫外之藝——雕刻與剪紙
雜說 · 絮語
后記
附錄 :我熟悉的李保田
出版說明
自說自畫:李保田 節(jié)選
小時候,我并不是個靈秀聰明的孩子。母親說我曾經胖而好玩、憨態(tài)可掬。貪玩好奇自不必說,這是小男孩的常情,卻透不出日后離家出走、多年流浪的征兆端倪。 我五歲那年,厭煩了幼兒園的單調乏味,趁人不備,一溜煙兒跑到了離家不遠的街上,東游西逛,飽看街景。那是個星期天,我頭一次覺得沒人管真好。 逛累了我就蹲在路邊看那些大孩子玩兒彈球。玲瓏剔透的球兒在地上美妙地滾動,我兩眼直直地盯住那些尤物,卻不料幼兒園,父親單位,家里上上下下早已沸反盈天。天漸漸黑了,我渾然不覺。突然有人從背后狠踹了我一腳——是父親,他暴怒地揪住我的耳朵,將我從地上拎起來。 當晚回到幼兒園,所有的人不約而同從小床上坐起來,貓頭鷹一般雪亮的眼睛怒視我。一霎時,我發(fā)覺自己**次成為異類,成為眾矢之的。平時藏在枕頭下的小玩意兒全都不翼而飛,被那些滿腔正義的小朋友瓜分掠奪了去。從那時起我開始納悶兒,為什么凡人總把自以為稀罕寶貴的小東西放在枕頭底下。大概是把它們看得和自己的腦袋一樣重要,需時時挨著,甚至還要帶進夢里去。 那時我就很有特立獨行的氣質,極少與別人一起玩。這種自我意識在家里,尤其在父親面前更是頻頻受挫。 弟弟們陸續(xù)降生,我漸漸失寵,沒了逗人喜愛的樣子,竟至變得細瘦難看。三弟的小臉細皮嫩肉,著實招我嫉恨,我像一只好斗的公雞一樣欺負他,那時候他*受寵,卻成為我的攻擊目標,于是他那張細白粉嫩的娃娃臉經常哭得一團模糊。 父親原本不是平和的性子,我加諸弟弟們的暴行常令他憤怒難耐。父親又是徹頭徹尾的舊式父親,陶醉于多子多福的虛榮。幾乎每個星期天,他都帶著孩子們上街,左手領著,右手抱著,身前圍著,身后跟著,舉家出動,浩浩蕩蕩,好不威風。父親臉上時常洋溢著驕傲的光彩,引人羨慕。而我的頑劣卻常使父親的自豪大打折扣,我被規(guī)勸、責罵、哄騙著跟他們出去,卻不是超前二十個米,就是落后二十個米。 小學四年級結束時,我數(shù)學不及格,補考再次不及格,便留級。父親說,行,不給你買書了,用你的舊書吧。我上哪找舊書去?課本都爛了,都讓我撕咬成橢圓形的了,上面還畫了好多的刀槍劍戟、武俠人物,課文內容都不全了,這使我比同學們矮了三分。因為留級,我在班里面大一歲,個頭比別人高一截,這可不是鶴立雞群的感覺,而是羊群里出了一頭驢的感覺,這又讓我覺得矮人三分。嚴重的自卑心理更讓我沒有心思再好好學習了。 老師把我當作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活樣板,常叫到講臺前罰站。久而久之,老師和我都習慣了,以致有一天這種習慣成了自然——老師忘了叫我放學回家。我就一動不動地站在教室里看著漫天的雪花出神,直到母親到學校來找我,已經是晚上七點多鐘了。 父母認為老師這種教學方法有欠妥當,寫了一封《人民來信》給學校,他們不知,這一舉動竟然使他們的兒子在學校成了“人民公敵”,被學校里所有的人挖苦、嘲笑。老師們要么十天半月也不提問我一次,要么就是幾科的教師輪番教訓我。久而久之,我也就習以為常了,于是得一外號——橡皮臉。 到了晚上,我就在劇場門口混,撿中途退場的觀眾的票根,我進去再看*后的半個小時、二十分鐘。回到家十點左右了,就睡了。那時候我娘上補習班學文化,這個時間還沒回家。就這樣疏于管理又混了一年半,我終于混不下去了。 …………
自說自畫:李保田 作者簡介
沒為大家服務的時候,我就躲在家里,一門心思的畫畫。 等有了合適的機會,我繼續(xù)像以往一樣充滿激情的向大家服務。 ——在中國電視終身成就獎頒獎禮上的發(fā)言 李保田,一九四六年生于江蘇徐州,中央戲劇學院退休教師,國家一級演員。 早年進入徐州地方劇團學演丑角,曾任徐州文工團副團長。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干部進修班,一九八三年主演電影《闖江湖》正式開始演藝生涯。 曾經參演《人鬼情》《菊豆》《有話好好說》《馬背上的法庭》等電影。曾經參演《宰相劉羅鍋》《神醫(yī)喜來樂》《王保長新編》《躍龍門》《巡城御史鬼難纏》《警察李“酒瓶”》《我的丑角爸爸》等電視劇 曾獲金雞、百花、金鷹、華表、中國電視終身成就等多個獎項。 青少年時期開始研習繪畫,幾十年來,保持影視與美術并行創(chuàng)作,因美術創(chuàng)作更加自由,近一二十年來更加側重繪畫創(chuàng)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