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干旱:科學與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931589
- 條形碼:9787550931589 ; 978-7-5509-315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干旱:科學與政策 內容簡介
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具有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等特點,并對經濟、社會和環境造成廣泛影響。在優選范圍內,干旱每年造成的損失約為800億美元,約占所有自然災害損失的五分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年損失為60億~80億美元。在歐盟,每年的干旱損失約75億歐元。我國盛行季風氣候,屬易旱多旱區,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加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使得我國干旱事件愈加頻發,如2007年川渝大旱、2009年華北冬春連旱、2010年西南大旱等。干旱的發生過程極為復雜,應該從只關注自然過程向綜合物理系統(氣候-水文)和社會系統(包括反饋)轉變。干旱無法避免,因此要強調減少未來干旱風險,轉向更加積極主動的防御方式,即強調備災規劃、重視適當的減緩措施、改善干旱監測與預報水平、降低社會脆弱性以及開發綜合預警信息系統等。
干旱:科學與政策 目錄
譯者前言
系列前言
**部分 理解干旱的自然災害屬性
第1章 干旱形成過程診斷
1.1 引言
1.2 背景
1.3 干旱的氣候驅動因素
1.4 土壤水分干旱過程
1.5 水文干旱過程(地下水和徑流)
1.6 干旱演化
1.7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歷史干旱的當前趨勢
2.1 簡介
2.2 趨勢分析和數據
2.3 歐洲河流流量趨勢
2.4 討論
……
系列前言
**部分 理解干旱的自然災害屬性
第1章 干旱形成過程診斷
1.1 引言
1.2 背景
1.3 干旱的氣候驅動因素
1.4 土壤水分干旱過程
1.5 水文干旱過程(地下水和徑流)
1.6 干旱演化
1.7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歷史干旱的當前趨勢
2.1 簡介
2.2 趨勢分析和數據
2.3 歐洲河流流量趨勢
2.4 討論
……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