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調整失敗:美國人如何落后于全球經濟的步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233037
- 條形碼:9787564233037 ; 978-7-5642-330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調整失敗:美國人如何落后于全球經濟的步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世界*偉大的自給自足制的終結、應對競爭 —— 貿易政策的局限性、應對競爭 —— 強勢美元帶來的傷害、投資 —— 海外的獲勝者和失敗者、幫助失敗者 —— 貿易調整援助的悲劇、虎媽和失敗的學校教育 —— 家庭的競爭挑戰、如何思考經濟競爭力、在全球化世界競爭的策略。
調整失敗:美國人如何落后于全球經濟的步伐 目錄
致謝
**章 世界*偉大的自給自足制的終結
第二章 應對競爭——貿易政策的局限性
第三章 應對競爭——強勢美元帶來的傷害
第四章 投資——海外的獲勝者和失敗者
第五章 幫助失敗者——貿易調整援助的悲劇
第六章 虎媽和失敗的學校教育——家庭的競爭挑戰
第七章 如何思考經濟競爭力
第八章 在全球化世界競爭的策略
調整失敗:美國人如何落后于全球經濟的步伐 節選
《調整失敗:美國人如何落后于全球經濟的步伐》: 喪失的機會:《伯克一哈特克法案》 彼得森在致尼克松總統的備忘錄中明確表示,跨國企業在他給總統描繪的新經濟現實中至關重要。他只是不太確定有多重要。他在貨幣、貿易和下一章要提到的工人調整援助方面給出了清晰建議,但他對如何處置不斷增加的美國企業海外投資方面卻猶豫不決。他寫道,跨國企業將“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人們傾向于在還不太了解的情況下,談論這些新的特別重要的企業”。①他呼吁在得出明確結論前,開展更多的研究和運用“新的思維”。他認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稅收、投資控制、對投資者的征收和待遇、促進外國在美投資以及對美國就業的影響。彼得森對工會認為企業是“就業出口者”的論斷持懷疑態度,他指出美國來自這些海外投資企業的出口也在快速增長,創造了美國的就業。但他也關注“美國海外投資和在美外資的巨大差距”。另外,他還擔憂“在一個地方而不是另一地方運行的人為誘導因素”,以及是否需要“共擔污染成本”,來抵制企業逃避環境監管的成本。確實,在簡短的幾段文字中,他總結了直至今日一直爭論的主要話題,包括外包、離岸經營、國際勞工和環境標準以及國外反競爭行為。他只是不太確定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他寫道:“這些寬泛的問題在過去我們的政策制定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在這份文件所討論的新現實情景下,必須馬上解決。” 然后,這一個經過考慮后的分析沒有再出現。與之相反,工會決定開戰。《伯克一哈特克法案》(Burke-Hartke Bill)——由共同倡議者馬薩諸塞州民主黨眾議員詹姆斯·伯克(James Burke)和印第安納州民主黨參議員萬斯·哈特克(Vance Hartke)的姓命名——是未經國會同意的*重要的貿易法案。該法案于1971年提出,就像約翰·朱迪斯(John Judis)所說的,這是基于某種假設,“假定當美國人的工作處于危險情況下時,公眾有權監管美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行為”。對大型美國企業來說,這一想法是有威脅性的——不僅對其狹隘的經濟利益,而且對經濟架構所持有的信念來說——因而這超過了任何單一的觸發機制,激起了強烈反擊,創造了至今在華盛頓依然存在的強有力的大型企業游說團體。在工人施壓推出《伯克一哈特克法案》之前,大多數大型美國企業——除了國防合約商和石油企業——在政治上是缺乏組織的,對華盛頓發生的事情也并不十分感興趣。但隨著工人在《伯克一哈特克法案》和其他貿易投資限制措施下重整旗鼓,企業以將其自身融人資金充足的大型游說組織作為反應,如商界圓桌會和美國貿易緊急委員會(ECAT)。1895年在辛辛那提成立的國家制造企業協會是美國*早的企業團體,于1973年將其總部搬至華盛頓。商會從一個松散的中小企業聯合體變為大型企業強有力的發聲機構,如今經常是共和黨的大型政治捐助機構之一。企業游說團體在國際貿易和投資問題上屢屢獲勝,獲得國會對《北美自貿協定》《中美洲自貿協定》以及其他貿易協定的支持,這些貿易協定受到有組織的工人、環境和消費者團體的強烈反對,而且一點也不受公眾歡迎。這些成功都是從應對《伯克一哈特克法案》開始的。 在某些方面,《伯克-哈特克法案》是企業很容易達到的目標,回過頭來看,工人對法案的承諾是巨大的戰略錯誤。考慮到當時還有較大的影響力以及罷工給工廠關閉帶來的實際威脅,有組織的勞工本可以說服美國企業接受讓海外投資受到一些適當的限制,并共同促進治理投資的更佳國際準則。然而,工人們卻設計了一個法案,一名高級企業管理人員稱其為“國際化企業面臨的*嚴重的法律挑戰”。法案的大部分內容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為了應對工人對于進口競爭加劇的擔憂,該法案提議將美國市場的進口份額凍結在1965-1969年的平均水平,這對某些行業來說,要將進口削減30%才能不超過限額。但讓美國企業擔心的并不是限額條款;實際上,1971年美國企業出現了分化,與進口產品競爭的產業樂于受到保護,而出口導向型企業擔憂會發生影響其海外銷售的反擊行為。所有企業害怕法案就美國海外投資的稅收和監管所提出的準則。比如,國家制造企業協會對于法案的限額條款沒有明確立場,但強烈反對其所稱的“對直接海外投資的政治控制”。 ……
調整失敗:美國人如何落后于全球經濟的步伐 作者簡介
愛德華·奧爾登(Edward Alden),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曾任《金融時報》駐華盛頓辦公室主任。代表作:《美國邊境的關閉》(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Border),榮獲J.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