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危重病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5676
- 條形碼:9787547855676 ; 978-7-5478-556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危重病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醫醫生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長期以來受到“中醫治慢、西醫救急”觀念的影響,面對“危重癥”,中醫的作用與地位被漸漸淡化,甚至形同虛設。但事實上中醫對于危重病的認識及診治,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20年暴發的新冠肺炎,中醫藥的出色表現,再次向世人證明了中醫藥治療危重癥的獨特優。中醫危重病學亟需打破世人慣有“治慢”印象,建立文化自信。 本書特點:①博古通今,衷中參西,有傳承又有創新。既有文獻挖掘整理又從實驗、臨床各角度匯集現代研究,突出中醫特色。②創新性地繪制疾病思維導圖,將晦澀的醫理與復雜難辨的診治過程串聯起來,直觀易懂。③集合數家三甲醫院危重病學術帶頭人編撰,書稿質量上乘,結構清晰。
中醫危重病學 內容簡介
本書以常見的20種危重病為對象, 以中醫理論體系為基石, 系統介紹中醫危重病發展源流, 梳理中醫危重病的理論結構框架, 歸納常見危重病病因病機、辨證救治、特色方藥與適宜技術, 并整理古今典型醫案及現代研究概要。本書博古通今, 通過全面梳理淹沒在中醫典籍中危重病的辨證要點、經方驗方, 厘清了中醫辨治危重病思路, 意在打破“中醫治慢”觀念, 建立規范的中醫危重病臨證思維體系, 這是學科發展的必要基礎工作。
中醫危重病學 目錄
總論001
**章·中醫危重病學概述002
**節·中醫危重病概念002
第二節·中醫危重病學發展源流003
一、秦漢時期: 理論基礎萌芽期003
二、魏晉隋唐時期: 病因病機推進期004
三、宋金元時期: 治法方藥積累期005
四、明清時期: 中醫危重病理論體系初步建立005
五、晚清至民國時期: 現代中醫危重病理論體系探索期006
六、新時代中醫危重病理論體系的發展和完善006
第三節·中醫危重病學理論體系007
一、陰陽為綱008
二、虛實為本010
三、表里寒熱并舉011
第四節·中醫危重病學技術發展概要015
一、中國古代急救技術015
二、中醫急救技術的現代應用018
第二章·中醫危重病診治概要021
**節·中醫危重病病因概況021
一、外部病因021
二、內傷病因022
三、不內外因024
四、合并病因024
五、繼發病因024
第二節·中醫危重病發病規律025
一、發病特點025
二、傳變形式與發病規律026
三、發病類型027
第三節·中醫危重病四診概要028
一、望診028
二、聞診033
三、問診035
四、切診036
第四節·中醫危重病辨證診斷要點038
一、指導原則038
二、四診要點039
第五節·中醫危重病治則治法041
一、治療原則041
二、治療方法045各論
049猝死050
中醫診療基礎050
特色方藥淺析054
中醫適宜技術056
經典醫案賞析056
各家論述輯要059
現代研究概要067
脫證069
中醫診療基礎069
特色方藥淺析074
中醫適宜技術075
經典醫案賞析076
各家論述輯要080
現代研究概要082
厥證085
中醫診療基礎085
特色方藥淺析089
中醫適宜技術092
經典醫案賞析093
各家論述輯要096
現代研究概要101
臟竭證104
中醫診療基礎104
特色方藥淺析108
中醫適宜技術109
經典醫案賞析110
各家論述輯要112
現代研究概要115
心悸119
中醫診療基礎119
特色方藥淺析122
中醫適宜技術125
經典醫案賞析126
各家論述輯要128
現代研究概要133
真心痛136
中醫診療基礎136
特色方藥淺析140
中醫適宜技術142
經典醫案賞析143
各家論述輯要146
現代研究概要150
心衰156
中醫診療基礎156
特色方藥淺析161
中醫適宜技術164
經典醫案賞析164
各家論述輯要167
現代研究概要172
暴喘175
中醫診療基礎175
特色方藥淺析180
中醫適宜技術181
經典醫案賞析182
各家論述輯要186
現代研究概要187
哮病193
中醫診療基礎193
特色方藥淺析197
中醫適宜技術199
經典醫案賞析200
各家論述輯要203
現代研究概要204
肺脹209
中醫診療基礎209
特色方藥淺析214
中醫適宜技術215
經典醫案賞析217
各家論述輯要219
現代研究概要223
中風226
中醫診療基礎226
特色方藥淺析231
中醫適宜技術234
經典醫案賞析235
各家論述輯要238
現代研究概要241
痙證245
中醫診療基礎245
特色方藥淺析250
中醫適宜技術252
經典醫案賞析253
各家論述輯要257
現代研究概要260
關格266
中醫診療基礎266
特色方藥淺析272
中醫適宜技術274
經典醫案賞析274
各家論述輯要279
現代研究概要281
癃閉286
中醫診療基礎286
特色方藥淺析290
中醫適宜技術294
經典醫案賞析295
各家論述輯要297
現代研究概要300
急黃304
中醫診療基礎304
特色方藥淺析306
中醫適宜技術307
經典醫案賞析308
各家論述輯要309
現代研究概要311
瘟黃313
中醫診療基礎313
特色方藥淺析321
中醫適宜技術324
經典醫案賞析327
各家論述輯要330
現代研究概要337
血證340
中醫診療基礎340
特色方藥淺析343
中醫適宜技術347
經典醫案賞析347
各家論述輯要350
現代研究概要352
瘀血證361
中醫診療基礎361
特色方藥淺析364
中醫適宜技術366
經典醫案賞析367
各家論述輯要370
現代研究概要372
高熱376
中醫診療基礎376
特色方藥淺析382
中醫適宜技術385
經典醫案賞析386
各家論述輯要389
現代研究概要395
暑厥397
中醫診療基礎397
特色方藥淺析400
中醫適宜技術402
經典醫案賞析402
各家論述輯要405
現代研究概要410
中醫危重病學 作者簡介
陳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重癥醫學科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世界中醫聯合會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常委。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危重癥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危重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哈佛大學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高級訪問學者,上海醫師協會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上海醫學會重癥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急診與危重疾病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從事中西醫結合危重癥的臨床、教學、研究工作近30年。獲2020年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主編或參編《醫師考核培訓規范教程——重癥醫學科分冊》等專著3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王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急診內科(兼感染科)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上海市衛局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常委,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急癥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急診醫師協會中醫結合急重癥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中醫結合學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結合學會抗感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會常委,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危重病分會常委,上海市醫學會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食療研究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西醫結合危重癥的臨床、教學、研究工作近30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科委課題、申康中心課題等多項課題,發表核心論文30余篇。曾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優秀科主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科主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突出貢獻獎,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榮譽。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