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精裝)徐志摩散文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307011
- 條形碼:9787519307011 ; 978-7-5193-070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裝)徐志摩散文精選 本書特色
徐志摩散文有優美而浪漫、讓人馨香縈懷、久久不忘的心靈獨白,啟迪青春、點綴人生、暢想世紀的人生感悟, 代表性的或傷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純情的愛的故事;這是詩一樣的文字,格言一樣的論說……作為一個唯美主義的詩人和作家,徐志摩一直刻意追求的散文的獨特韻味,他讓人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個一讀傾心的徐志摩。他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技巧來宣泄情感,營造意境,增強散文的藝術表現力。 本書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散文。
(精裝)徐志摩散文精選 內容簡介
《徐志摩散文精選》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散文。徐志摩散文有優美而浪漫、讓人馨香縈懷、久久不忘的心靈獨白,啟迪青春、點綴人生、暢想世紀的人生感悟,擁有代表性的或傷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純情的愛的故事;這是詩一樣的文字,格言一樣的論說……作為一個唯美主義的詩人和作家,徐志摩一直刻意追求的散文的獨特韻味,他讓人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個一讀傾心的徐志摩。。他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技巧來宣泄情感,營造意境,增強散文的藝術表現力。 《徐志摩散文精選》既注重審美欣賞,也顧及歷史文獻價值,有助于文學愛好者的鑒賞和研究者尋根溯源。徐志摩是一個傳奇,他短暫的一生給中國文學增添了大量的很好作品,也給讀者們留下了數不清的故事。長期以來,人們提到徐志摩,只會聯想到他的詩,他的新月社,他的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其實,在文學造詣上,他的散文毫不亞于詩歌。文壇前輩梁實秋曾這樣評價徐志摩:“我覺得在他所有努力過的文學體裁里,他優選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葉公超也曾說:“我覺得志摩的散文是在他的詩之上。”
(精裝)徐志摩散文精選 目錄
《落葉》序
落葉
青年運動
“話”
海灘上種花
巴黎的鱗爪
給陸小曼
——代序
巴黎的鱗爪
翡冷翠山居閑話
吸煙與文化
我所知道的康橋
拜倫
羅曼·羅蘭
達文謇的剪影
濟慈的《夜鶯歌》
天目山中筆記
鷂鷹與芙蓉雀
從小說講到大事
自剖文集
自剖輯**
自剖
再剖
求醫
想飛
“迎上前去”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
哀思輯第二
悼沈叔薇
我的彼得
我的祖母之死
傷雙栝老人
吊劉叔和
游俄輯第三
歐游漫錄
——西伯利亞游記
附錄 志摩日記
西湖記
眉軒瑣語
(精裝)徐志摩散文精選 節選
這也并不是說他們不感覺災難的實際的難受,他們也是人,他們雖勇,心究竟不是鐵打的。但他們表現他們痛苦的狀態是可注意的;他們不來零碎的呼叫,他們采用一種雄偉的莊嚴的儀式。此次震災的周年紀念時,他們選定一個時間,舉行他們全國的悲哀;在不知是幾秒或幾分鐘的期間內,他們全國的國民一致的靜默了,全國民的心靈在那短時間內融合在一陣懺悔的,祈禱的,普遍的肅靜里(那是何等的凄偉!);然后,一個信號打破了全國的靜默,那千百萬人民又一致的高聲悲號,悲悼他們曾經遭受的慘運;在這一聲彌漫的哀號里,他們國民,不僅發泄了蓄積著的悲哀,這一聲長號,也表明他們一致重新來過的偉大的決心(這又是何等的凄偉!)。 這是教訓,我們*切題的教訓。我個人從這兩件事情——俄國革命與日本地震——感到極深刻的感想;一件是告訴我們什么是有意義有價值的犧牲,那表面紊亂的背后堅定的站著某種主義或是某種理想,激起人類潛伏著一種普遍的想望,為要達到那想望的境界,他們就不顧冒怎樣劇烈的險與難,拉倒已成的建設踏平現有的基礎,拋卻生活的習慣,嘗試*不可測量的路子。這是一種瘋癲,但是有目的的瘋癲;單獨的看,局部的看,我們盡可以下種種非難與責備的批評,但全部的看,歷史的看時,那原來紛亂的就有了條理,原來散漫的就成了片段,甚至于在經程中一切反理性的分明殘暴的事實都有了他們相當的應有的位置,在這部大悲劇完成時,在這無形的理想“物化”成事實時,在人類歷史清理節賬時,所得便超過所出,贏余至少是蓋得過損失的。我們現在自己的悲慘就在問題不集中,不清楚,不一貫;我們缺少——用一個現成的比喻——那一面半空里升起來的彩色旗(我不是主張紅旗我不過比喻罷了!)使我們有眼睛能看的人都不由的不仰著頭望;缺少那青天里的一個霹靂,使我們有耳朵能聽的不由的驚心。正因為缺乏這樣一個一貫的理想與標準(能夠表現我們潛在意識所想望的),我們有的那一部瘋癲性——歷史上所有的大運動都脫不了瘋癲性的成分——就沒有機會充分的外現,我們物質生活的累贅與沾戀,便有力量壓迫住我們精神性的奮斗;不是我們天生不肯犧牲,也不是天生懦怯,我們在這時期內的確不曾尋著值得或是強迫我們犧牲的那件理想的大事,結果是精力的散漫,志氣的怠惰,茍且心理的普遍,悲觀主義的盛行,一切道德標準與一切價值的毀滅與埋葬。 人原來是行為的動物,尤其是富有集合行為力的,他有向上的能力,但他也是*容易墮落的,在他眼前沒有正當的方向時,比如猛獸監禁在鐵籠子里。在他的行為力沒有發展的機會時,他就會隨地躺了下來,管他是水潭是泥潭,過他不黑不白的豬奴的生活。這是*可慘的現象,*可悲的趨向。如其我們容忍這種狀態繼續存在時,那時每一對父母每次生下一個潔凈的小孩,只是為這卑劣的社會多添一個墮落的分子,那是莫大的褻瀆的罪業;所有的教育與訓練也就根本的失去了意義,我們還不如盼望一個大雷霆下來毀盡了這三江或四江流域的人類的痕跡! 再看日本人天災后的勇猛與毅力,我們就不由的不慚愧我們的窮,我們的乏,我們的寒傖。這精神的窮乏才是真可恥的,不是物質的窮乏。我們所受的苦難都還不是我們應有的試驗的本身,那還差得遠著哪;但是我們的丑態已經恰好與人家的從容成一個對照。我們的精神生活沒有充分的涵養,所以臨著稀小的紛擾便沒有了主意,像一個耗子似的,他的天才只是害怕,他的伎倆只是小偷;又因為我們的生活沒有深刻的精神的要求,所以我們合群生活的大網子就缺少*吃分量*經用的那幾條普遍的同情線,再加之原來的經緯已經到了完全破爛的狀態,這網子根本就沒有了聯結,不受外物侵損時已有潰散的可能,哪里還能在時代的急流里,撈起什么有價值的東西?說也奇怪,這幾千年歷史的傳統精神非但不曾供給我們社會一個鞏固的基礎,我們現在到了再不容隱諱的時候,誰知道發現我們的樁子,只是在黃河里造橋,打在流沙里的! ……
(精裝)徐志摩散文精選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作家,新月社發起人之一,曾任北大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其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代表作品《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