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3173
- 條形碼:9787100203173 ; 978-7-100-20317-3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城市管理、城市規劃本書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青年學者李晨曦的新作,內容翔實,富有邏輯,體現出作者深厚的學術造詣。書中,作者用具體的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城市用地對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輔以多幅圖、表,使本書的論點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本書對專業研究者理解我國城市發展現狀、做出產業用地配置規劃具有參考價值。此外,本書采用32開本,四色印刷,裝幀設計簡潔大方,這也是本書的亮點之一。
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 內容簡介
產業發展需要布局在土地上,而不同產業用途的土地供應也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方向。促進產業用地的協調發展和優化,是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以京津冀產業轉移的具體實例為切入點,利用不同模型,分析和總結了城市用地對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揭示了城市群產業用地在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上的協調關系。作者指出了優化配置城市用地的重要性,并結合目前存在的問題,從產業轉移、產業用地利用和土地利用規劃三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設性意見。
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 目錄
緒論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義 3
三 文獻綜述 4
(一)產業轉移研究進展 4
(二)產業用地研究進展 12
(三)研究述評 22
四 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 23
(一)研究目的 23
(二)研究內容 24
五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25
(一)研究方法 25
(二)技術路線 26
六 本章小結 28
**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29
一 基本概念 29
(一)京津冀城市群 29
(二)京津冀協同發展 30
(三)產業轉移 30
(四)產業用地 30
二 理論基礎 33
(一)投入產出理論 33
(二)工業區位論 34
(三)中心地理論 35
(四)可持續發展理論 36
三 本章小結 37
第二章 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38
一 研究區概況 38
(一)地理位置 38
(二)自然條件 38
(三)社會經濟條件 39
(四)土地利用結構 40
(五)土地利用變化特征 42
二 數據來源 45
(一)遙感影像數據 45
(二)產業用地數據 46
(三)社會經濟數據 46
(四)投入產出表數據 47
(五)公路交通網絡數據 47
三 本章小結 48
第三章 京津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特征及其路徑分析 49
一 研究方法 50
(一)投入產出表 50
(二)區域間投入產出表 52
(三)D3數據可視化方法 56
二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特征 58
(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總體特征 58
(二)京津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總體特征 59
三 京津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路徑分析 60
(一)京津冀區域外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路徑分析 60
(二)京津冀區域內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轉移路徑分析 64
四 京津冀產業轉移特征與《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對比分析 65
(一)《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規劃情況 65
(二)京津冀產業轉移情況——以河北定州經濟開發區為例 66
五 本章小結 68
第四章 京津冀產業用地與公路交通網絡的耦合協調關系研究 69
一 耦合協調發展度模型構建 70
(一)耦合度 70
(二)協調度 71
(三)耦合協調度 71
二 產業用地利用效益評價及其耦合關系 72
(一)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73
(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74
(三)指標標準化及權重確定 79
(四)產業用地利用效益評價結果84
(五)產業用地利用經濟-社會一生態效益的耦合協調關系 85
三 公路交通網絡可達性評價 86
(一)可達性評價方法 86
(二)公路網絡可達性評價結果 93
四 產業用地利用綜合效益與公路交通網絡可達性的
耦合協調關系 94
五 本章小結 96
第五章 京津冀產業用地需求預測與調控分區研究 98
一 產業用地需求預測方法 98
(一)經濟相關預測法 99
(二)分類規模預測法 99
(三)數學模型預測法 100
二 產業用地需求預測模型構建 101
(一)灰色關聯分析法 101
(二)GM(1,1)預測模型 102
(三)RBF神經網絡預測模型 103
(四)預測精度檢驗方法 105
三 變量選取與數據處理 107
(一)變量選取 107
(二)數據處理 107
(三)灰色關聯度分析 117
四 產業用地需求預測結果 119
(一)GM(1,1)模型預測結果 120
(二)RBF神經網絡模型預測結果 123
(三)模型精度檢驗 126
五 產業用地調控分區 127
六 本章小結 129
第六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規劃情況 130
一 產業轉移規劃情況 130
二 產業轉移用地情況 131
第七章 京津冀典型地區產業轉移工作進展 134
一 北京市 134
(一)土地規劃 134
(二)土地供應 135
(三)用地管理 136
二 天津市 137
(一)規劃編制與實施 137
(二)交通、生態以及產業合作 138
(三)非首都功能承接 138
(四)協同創新共同體構建 139
三 河北省 139
(一)工作進展情況 139
(二)產業轉移用地政策 141
第八章 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調研報告 152
一 北京市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情況專題 152
(一)土地利用管理形勢分析 152
(二)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情況 162
二 天津市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情專題 168
(一)土地利用管理形勢分析 168
(二)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情況 171
三 河北省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情況專題 179
(一)土地利用管理形勢分析 179
(二)京津冀產業轉移用地情況 185
第九章 京津冀產業用地調控對策 190
一 產業轉移與產業用地存在的問題 190
(一)外延擴張的發展觀念根深蒂固,與產業轉移的初衷背道而馳 190
(二)產業規劃缺少協調統籌,產業轉移用地疏解和承接底數不清 191
(三)產業轉移承接平臺設置與實際用地需求不符,導致粗放圈占 192
(四)產業轉移政策供給不足,土地粗放利用問題突出 193
二 產業用地調控對策 194
(一)基于產業轉移的調控對策 194
(二)基于產業用地利用的調控對策 196
(三)基于土地利用規劃的調控對策 197
第十章 結論與展望
一 主要結論 199
二 可能的創新點 201
三 不足與展望 202
附錄 204
參考文獻 207
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 節選
(1)強化頂層設計,夯實產業轉移支持政策落地的基礎工作 適時轉變GDP考核方式,以新理念實現產業轉移的健康推進。應正確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改進政績考核方法,將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作為重要考核內容。 進一步明確北京、天津和河北產業轉移的功能定位。《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僅僅是政策上的指南,在產業轉移的實際過程中應依據各地產業的比較優勢進行判斷。基于產業和行業發展特點,優化產業鏈集聚和空間分布。根據京津冀三地產業轉移的經驗和現實發展, 應找準產業轉移的切入點,聚焦產業聚集效應與產業鏈系統,通過創新性手段對資源配置進行科學調節。 (2)市場調節與政府指導相互配合,相輔相成 在充分認識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對需要轉移的產業進行評估,確定該產業是否真正滿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與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條件。在京津冀產業轉移與承接以及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過程中,應遵循經濟規律,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讓市場調節成為產業轉移的推動者。加強政府規劃的引導協調作用,在充分掌握國家經濟形勢的整體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宏觀布局的條件下,京津冀三地政府在市場調節滯后的時候適時給予產業轉移的政策性指引,確保市場調節與政府指導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3)因地制宜明確產業轉移的具體方向,合理選擇轉移企業承接地 京津冀各地應結合本地區的現實發展狀況確定轉移產業,充分評估自身的生產要素情況與區位因素,對本地區的產業轉移進行規劃,在產業規劃的基礎上,根據轉移企業的產業類型、發展方向等條件,確立轉移企業的具體清單,引導轉移企業向具備承接條件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承接平臺搬遷,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交通一體化” “生態環境保護” “產業升級轉移”三個突破點,加強產業承接平臺的建設水平。對于化工等環境污染風險較大的轉移企業,必須轉入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齊全并通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產業園區。對于距離偏遠的搬遷企業承接地,所在城市應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加強路網銜接連通能力,方便遷入職工生活。
城市群與產業用地轉型 作者簡介
李晨曦,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土地資源與城鎮建設管理研究所副所長,陜西省旅游協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資源評價與利用規劃、資源環境管理、區域可持續發展等。主持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陜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聯合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四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等*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SSCI、SCI、CSCD等學術論文二十余篇。2020年受邀擔任學術期刊SAGE Open論文編輯,2021年受邀擔任學術期刊PeerJ—the Journa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編委會成員、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