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觀山景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在學習京劇的過程中的記錄,有《戲迷》《說書先生》《尖團字兒》《腔調》《唱功》《軍師》《身段》《初心已變,何得始終?》等,既是關于人生特殊經驗的個人回味,也能反映新時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感受、理解與接納。
觀山景 內容簡介
《觀山景》是一名中學少年學習京劇的個人記錄。從初次接觸京劇,到被兩位京劇老師領進藝術大門,還有與同齡學習者之間相處的樂趣和煩惱……作者憑借敏銳的觀察力,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當代青春期少年與京劇這門古老藝術所碰撞出的心靈波動。這既是關于人生特殊經驗的個人回味,也能反映新時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感受、理解與接納;而這一切,又因為作者對心理活動和人與人關系的如實描寫,呈現出復雜綺麗的色彩。
觀山景 目錄
戲迷
說書先生
尖團字兒
腔調
唱功
軍師
身段
初心已變,何得始終?
無題!
清早起來菱花鏡子照
初心不變,方得始終
苦盡甘來,苦中作樂
諸葛孔明
期望
反感
宗保
看開,練習,準備
想,念
音樂盒
借東風
夢罷了
自由
花臉
花臉Ⅱ
代課
戲服
七俠五義
眼妝
架子
戲學全書
有始有終
背影
一切歸零
彩排
后臺
上臺(戲迷番外)
下部
觀山景 節選
戲迷 對于京劇,我是有很深的執念的。 小時候,經常在電視上看豫劇。跟著爺爺,一知半解地看,也不懂為什么要鼓掌、叫好,只覺得唱戲很難,以后可不能當唱戲的。看到好笑的地方,便開懷大笑,后來發現*讓人好笑的,是京劇演員臉上只有一點白的,這白的要么是在鼻梁上有這么一點,要么是在眼睛和鼻子這兒有一個白方塊,其他地方倒沒怎么見過。 后來還是爺爺跟我說,臉上畫了許多油彩的,就是花臉,笑起來頂粗獷。 “那白臉的呢?” “那是奸賊,反正不是好人。”說罷還指給我看,“像曹操,就是白臉。” “不是這種,是七品芝麻官那種,就是鼻子上有白的那種!” “哦,那是丑角。這是文丑,這是武丑。都是逗人笑的,少有念白,就說北京話,*好玩兒的一個。”聽了這話,我心道:這丑角挺簡單的,就是丑了點,丑角丑角,不丑怎么行?反正這長相的都是丑角,馬馬虎虎我就認下來了。 “那這帶三綹胡子的呢?”我指著電視里的諸葛亮。今天看的是京劇,聽說叫什“失斬空”還是“失空斬”來著,反正里面有一個叫孔明的人。 “呵呵呵,”爺爺笑笑,“這是老生,胡子長。臉上也不怎么畫太多油彩。” “哦。”我頭也不轉地答道。 “那這個呢,這個姓……楊的?他也沒畫許多油彩,為什么沒胡子呢?”我指著被抓進穆柯寨的楊宗保問道。那時也不知道他叫啥,反正就記得有這么一位主兒,被一個女孩兒抓進了一個什么寨,后來還差點被他爹給砍了。挺同情他的。 “這是楊宗保,是武生,挺下功夫的人才能演。各種武藝都得學,挺累的。” 后來看了華容道,知道了有一位關老爺,挺疹人的。大紅臉,偃月刀,反正我是不敢再看了。還有小蒼娃兒,我還會唱呢!用河南話唱出來,鑼鼓點兒呢,就是爺爺用根筷子敲敲碗,我就唱起來了。唱完了,我姑姑還會喊好兒呢! 后來聽了各種各樣的戲,都覺得沒有小蒼娃兒好。 就像林沖被逼上梁山那樣,我也被迫長大。初中,我剪掉及膝長發,換上成熟的短發。學校有選課,我選了京劇。我想看看,它到底有多難。 我們京劇老師唱的是余派,我心道好玩。學的正是我**個認識的京劇老生——諸葛亮。 說書先生 周五。 這會兒是盛夏,吃完午飯的我們不敢沖出教室,跑向各自興趣班的教室。我大姐拉我起來:“離上課只剩下五分鐘了,二妹,別磨嘰啦!萬一京劇老師暴脾氣,咱們哪,都得遭殃!” 我站起身來,扭頭就跑,頭上頂著筆記本、鉛筆袋。“哎哎哎,二妹,你慢點!哎呀!”大姐在我后面直跺腳,恨鐵不成鋼。 到了教室,空調的冷風吹得我們神清氣爽。我們癱在椅子上,聽外面有沒有皮鞋聲。 等了一會兒,一直沒有,只有外面幾聲鳥叫。 大家早已經等得不耐煩了,我們幾個心急地沖下樓,剛到校門口,看見京劇老師拿著老式公文包,走得筆直筆直。看樣子也就五十多歲,應該不會打人吧。我愣了一下,扭頭就跑。 回到教室,我把頭埋在桌子底下,誰問都不答話。 “二妹!老師來啦!” 我心里一驚,變得很緊張。 京劇老師走進來,依舊走得筆直筆直的。他把公文包放下,拿出電腦,連接到投影上。 “老師好。”我們一齊說道。我沒敢出聲。 “我是唱老生的,你們學完之后還要表演,所以要努力。” 誰都沒敢答話,誰都不想惹怒老先生。 “京劇分老生、旦角……”這我小時候都知道,所以倍感無聊。 但誰想惹怒老先生呢?我裝作聚精會神的樣子。這老先生何時能說完呢?這樣,倒是真像說書先生。 我忍住給他醒木、白毛巾和紫砂茶壺的念頭,微微地靠著椅子背。 不過,我似乎不能確定他是個唱戲的,或是戲班兒出身。他的一舉一動絕不像戲班兒里那些暴脾氣的老人,只是有點兒冷漠,畢竟與我們也不甚熟悉。 這節課沒教京劇,單講了京劇的發源、出處、四班兒,還有西皮什么的,我都抄下來了。 這也僅是打發時間而已。 P3-7
觀山景 作者簡介
段易良,就讀于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曾多次在市級作文比賽中獲獎,目前在課余跟隨上海戲劇學院周百穗教授學習京劇旦角行當。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