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死水微瀾(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0210
- 條形碼:9787020170210 ; 978-7-02-01702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死水微瀾(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本書特色
★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上,如果說《阿Q正傳》《邊城》《金鎖記》《生死場》是非常精彩的中篇的話,那么,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應當是非常精致、非常完美的長篇了。 ——著名評論家劉再復,《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和中國作家的缺席》 ★一九二五年后,我多半在搞翻譯,很少搞創(chuàng)作,但一直很想寫一個長篇,反映辛亥革命斗爭。自己感到辛亥革命是歷史上一件大事,這次革命首先發(fā)難的是四川爭路事件……事后一追憶,覺得應該寫下來,這個愿望積蓄了很久。……要寫,就必須追源溯流,從非常早的時候寫起……從庚子寫到辛亥革命,寫所聞,寫所見,寫所經(jīng)歷,三段一個系列,這就是大家所說的三部曲。第1部叫《死水微瀾》,第二部叫《暴風雨前》,第三部叫《大波》。從書名就可以看出當時革命的進程。 ——李劼人《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
死水微瀾(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內容簡介
《死水微瀾》是李劼人三部系列長篇(《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的部,以從甲午戰(zhàn)爭到辛丑條約簽訂這一歷史時期的中國社會,成都北郊一個小鄉(xiāng)場天回鎮(zhèn)為背景,描寫了當時四川教民和袍哥兩種勢力的消長,展現(xiàn)內地一潭死水的黑暗現(xiàn)實。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作家跳出中國傳統(tǒng)小說重情節(jié)、重故事的框框,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回鎮(zhèn)“市民階層”的群畫像呈現(xiàn)于讀者面前,對市民心理的刻畫細微入理,惟妙惟肖。1936年此書一出版便轟動一時,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郭沫若甚至稱為李劼人為“中國的左拉”。 作品評論: 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目前,如果說《阿Q正傳》、《邊城》、《金鎖記》、《生死場》是很精彩的中篇的話,那么,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應當是很精致、很完美的長篇了。”——有名評論家 劉再復 作者創(chuàng)作談: 一九二五年后,我多半在搞翻譯,很少搞創(chuàng)作,但一直很想寫一個長篇,反映辛亥革命斗爭。自己感到辛亥革命是歷目前一件大事,這次革命首先發(fā)難的是四川爭路事件……事后一追憶,覺得應該寫下來,這個愿望積蓄了很久。……要寫,就必須追源溯流,從很早的時候寫起……從庚子寫到辛亥革命,寫所聞,寫所見,寫所經(jīng)歷,三段一個系列,這就是大家所說的三部曲。部叫《死水微瀾》,第二部叫《暴風雨前》,第三部叫《大波》。從書名就可以看出當時革命的進程。——李劼人《談創(chuàng)作經(jīng)驗》
死水微瀾(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目錄
第二部分 在天回鎮(zhèn)
第三部分 交流
第四部分 興順號的故事
第五部分 死水微瀾
第六部分 余波
死水微瀾(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節(jié)選
《死水微瀾》: 在蔡興順未娶妻之前,羅歪嘴回到天回鎮(zhèn)時,只要不帶婊子晏子,以及別的事件,總是落腳在興順號上。自蔡大嫂來歸之后,云集棧的后院,便成了他的老家。只在十分空閑時,到興順號坐坐。 興順號是全鎮(zhèn)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鋪子,并且經(jīng)營了五十年。所以它的房舍,相當來得氣派!臨街是雙開間大鋪面,鋪門之外,有四尺寬的檐階;鋪子內,貨架占了半邊,連樓板上都懸滿了蠟燭火炮;一張L字柜臺,有三尺高,二尺寬;后面貨架下與柜臺上,擺著大大小小幾口瓦壇,全盛著鎮(zhèn)上*負盛名的各種白酒,紅紙簽帖上標著綿竹大曲、資陽陳色、白沙燒酒。柜臺內有一張高腳長方木凳,與鋪面外一張矮腳立背木椅,都是興順號傳家之寶,同時也是掌柜的寶座;不過現(xiàn)在柜臺內的寶座,已讓給了掌柜娘,只有柜掌娘退朝倦勤以及夜間寫帳時,才由掌柜代坐。 鋪子之內,柜臺之外,尚空有半間,擺了兩張極結實、極樸素的柏木八仙桌,兩張桌的上方,各安了兩把又大又高、又不好坐的筆竿椅子,其余三方,是寬大而厚重的板凳,這是預備趕場時賣酒的座頭,閑場也偶爾有幾個熟酒客來坐坐。兩方泥壁,是舉行婚姻大典時刷過粉漿,都還白凈;靠內的壁上,仍懸著五十年前開張鴻發(fā)時,鄰里契友等鄭而重之地敬送的賀聯(lián),朱砂箋雖已黯淡,而前人的情誼仍隆重得像昨日一樣。就在這壁子的上端懸了一個木神龕,供著神主;其下靠柜臺一方,開了一道雙扇小門,平常掛著印白花的藍布門簾,進去,另是一大間,通常稱之為內貨間,堆了些東西和家具,上前面樓上去的臨時樓梯,就放在這間。因為前后都是泥壁,而又僅有三道門,除了通鋪面的一道,其余一道通后面空壩,一道在右邊壁上,進去,即是掌柜與掌柜娘的臥房。僅這三道門,卻無窗子,通光地方,全靠頂上三行亮瓦,而亮瓦已有好幾年未擦洗,通光也就有限。臥房的窗子倒有兩大堵,前面一堵臨著柜房,四方格子的窗欞,糊著白紙,不知在什么時候,窗欞上嵌了一塊人人稀奇的玻璃片,有豆腐干大一塊;一有這家伙,那真方便啦,只要走到床背后,把粘的飛紙一揭開,就將外面情形看得清清楚楚,而在外面的人卻不能察覺。后面一堵,臨著空壩,可以向外撐開。后窗之左,又一道單扇小門。全部建筑,以這一間為*好,差不多算得是主要部分。上面也是樓板,不過不住人,下面是地板;又通氣,又通光,而且后面空壩中還有兩株花紅樹,長過了屋檐,在春夏之交,綠蔭蔭的景色,一直逼進屋來。 空壩之左,挨著內貨間,是灶房。灶房橫頭,本有一個豬圈的,因為蔡大嫂嫌豬臭,自她到來,便已改來堆柴草。而原來堆柴草之處,卻種了些草花,和一個豆角、金瓜架子。日長無事,在太陽曬不著時,她頂喜歡端把矮竹椅坐在這里做活路。略為不好的,就是右鄰石姆姆養(yǎng)了好些雞,竹籬笆又在破了,沒人時,*容易被拳大的幾只小雞侵入,將草花下的浮土爬得亂糟糟,還要撒下一堆一堆雞糞。靠外面也是密竹籬笆,開了一道門,出去,是場后小路;三四丈遠處,一道流水小溝,沿溝十幾株榿木,蔡大嫂和鄰居姆姆們洗衣裳的地方,就在這里。 羅歪嘴每次來坐談時,總在鋪面的方桌上方高椅上一蹲,口頭叼著一根三尺來長猴兒頭竹子煙桿。蔡興順總在他那矮腳寶座上陪著咂煙,蔡大嫂坐在柜臺內面隨便談著話。大都是不到半袋葉子煙,就有人來找羅歪嘴,他就不走,而方桌一周,總有許多人同他談著這樣,講著那樣;內行話同特殊名詞很多,蔡大嫂起初聽不懂,事后問蔡興順,也不明白,后來聽熟了,也懂得了幾分。起初很驚奇羅歪嘴等人說話舉動,都分外粗魯,乃至粗魯?shù)今斎耍环置魇且痪浜迷挘赜昧R的聲口,兇喊出來。但是在若干次后,竟自可以分辨得出粗魯之中,居然也有很細膩的言談,不惟不覺駭人,轉而感覺比那斯斯文文地更來得熱,更來得有勁。她很想加入談論,只可惜沒有自己插嘴的空隙,而自己也談不來,也沒有什么可談的。再看自己丈夫,于大家高談闊論時,總是半閉著眼睛,仰坐在那里,憨不憨,癡不癡的,而眾人也不瞅睬他。倒是羅歪嘴對于他始終是一個樣子,吃葉子煙時,總要遞一支給他,于不要緊的話時,總要找他搭幾句白。每每她在無人時候,問他為何不同大家交談,他總是搖著頭道:“都與我不相干的,說啥子呢?” 只有一兩次,因為羅歪嘴到來,正逢趕場日子,外面坐頭上擠滿了人,不好坐,便獨自一人溜到后面空壩上來,咂著煙,想什么心事。蔡興順一則要照顧買主,因為鋪子上只雇用了一個十四歲不到的小徒弟,叫土盤子的,不算得力,不能分身;二則也因羅歪嘴實在不能算客,用不著去管他。倒是蔡大嫂覺得讓他獨自一人在空壩上,未免不成體統(tǒng),每每抱著還是一個布卷子似的金娃子,離開柜房,另拖一把竹椅,放在花紅樹下來陪他。 ……
死水微瀾(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作者簡介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黃陂,原名李家祥,常用筆名劫人、老懶等,中學時代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擅長講述故事,是中國現(xiàn)代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學大師之一,中國現(xiàn)代重要的法國文學翻譯家,發(fā)表各種著譯作品幾百萬字,同時也是新文學長篇歷史小說的“開山祖師”,著有大河小說“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其中《死水微瀾》一出版,即轟動一時。他被巴金稱為“魯迅、茅盾之后第1人”,被同窗郭沫若盛贊為“中國的左拉”。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