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經典常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9947
- 條形碼:9787100129947 ; 978-7-100-12994-7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常談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小學語文教師朱自清先生用淺明而切實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七十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
經典常談 內容簡介
《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國語》附)、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簡明扼要地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精髓,是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典范之作。朱自清先生認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全書以書為主,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簡潔精辟,深入淺出,通俗流暢,是駛入經典的一只航船。
經典常談 目錄
序
《說文解字》**
《周易》第二
《尚書》第三
《詩經》第四
三《禮》第五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四書第七
《戰國策》第八
《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經典常談 節選
《語文教師小叢書:經典常談》: 三、沒有詮釋,經典將失去意義 美國學者愛德華??希爾斯在《論傳統》中論及“真正的傳統”時指出:“原始經文和對其所做的詮釋都是傳統。……這種‘傳統’就是對經文累積起來的理解;沒有詮釋,經文將只是一種物件。經文的神圣性使其與眾不同,但若沒有詮釋,經文便毫無意義。”①經典和對經典的詮釋延續著傳統,形成“真正的傳統”的雙重結構。 為什么“沒有詮釋,經典便毫無意義”?首先,經典是沉默的,詮釋使它開口說話。一種文化的活的生命力,并不無條件地表現在這一文化遺留的典籍文字中,而是表現在由該文化典籍所體現出來的普遍的精神價值中。然而,該文化的典籍文字是不會說話的,只有該文化中的人不斷對典籍文字進行充滿存在感和歷史感的詮釋,典籍文字中的普遍的精神價值才會被激活,這一文化才會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力。其次,經典是過去的,詮釋使它“現時化”。德國歷史學家揚??阿斯曼指出:“一旦文化連續性的重擔完全落在具有奠基意義的文本之上,相關的人群必須想方設法讓這個文本保持鮮活的狀態,盡一切可能克服文本與現實之間不斷加大的距離”;而實現“現時化這一過程,是在對流傳下來的經文加以闡釋的過程中才得以實現的”。①因此,經典必須“詮釋”,經典必須“常談”——必須經常地談,持續不斷地談,以激活經典活生生的生命力,以實現經典的“現時化”。 在20世紀大量經典“詮釋”,經典“常談”的著作中,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就是這樣一部特色鮮明、引人人勝、充滿學術活力的著作。 首先,在風格上,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談學術的佳作。如果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以小說的筆法寫散文,那么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則是用散文手法談學術。朱自清是散文大家,平易親切,委婉盡情的優美風格,在現代散文史上別樹一幟。朱自清又是古典文學專家,在詩歌史、詩學史和批評史領域,見識獨到,成就卓著。對于作家、學者一身二任的朱自清來說,用散文手法談學術,可謂本色當行。《經典常談》的散文手法,除了平易親切的敘述筆調,生動活潑的“兒化詞”的運用等等,特別在意每一篇開頭的經營,讓每一篇都有一個引入入勝的“鳳頭”:或從傳說人手,或從風俗人手,或從時代背景說起,或從人物故事說起。全書十三篇,每一篇的開頭各不相同。這種由事人理的寫法,極大地增強了學術文章的文學性和可讀性。 其次,在內容上,本書具有點面結合、點線結合的特色。全書十三篇,從“小學”開篇,然后依次介紹傳統的經、史、子、集。十三篇可分兩大部分:前九篇談“小學”和經史,以經典為主,力求點面結合;后四篇論子部和集部,以文體為中心,又做到點線結合。前九篇的“點面結合”,有多種表現:有的是一部書一門學問,如《說文解字》與文字學,《尚書》與尚書學,《詩經》與詩學,《史記》《漢書》與歷史學;有的是一部書一種生活風俗,如《周易》與上古巫術禮儀,三《禮》與“生活的藝術”;有的是一部書一段歷史,如《春秋》與春秋五霸,《戰國策》與戰國策士等等。 ……
經典常談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海州(今東海縣)。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曾任清華學校大學部國文教授。著有個人詩文集《蹤跡》《背影》等,還出版有《歐游雜記》《倫敦雜記》《詩言志辨》《語文影及其他》《新詩雜話》《論雅俗共賞》《標準與尺度》《中國歌謠》《朱自清古典文學專集》等,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與聞一多、余冠英等選編《西南聯合大學國文選(1938-1939)》,與葉圣陶合作編著有《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