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89658
- 條形碼:9787502089658 ; 978-7-5020-896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 本書特色
弗朗西斯·艾丹·加斯凱在《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這本書中,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黑死病的可怕,以及黑死病造成的大規模人口死亡,對經濟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從這本書中,我們能夠了解到黑死病的起源、傳播,對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巨大沖擊。這本書是重要的學術資料,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一百多所英美世界名校圖書館珍藏,《美國歷史評論》《英國醫學雜志》等媒體給予高度評價。
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 內容簡介
黑死病——人類歷史上恐怖、影響大的瘟疫之一,爆發于14世紀中葉,席卷整個歐洲大陸,造成2500萬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的1/3,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引發了歐洲各國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動蕩。英國歷史學家弗朗西斯??艾丹??加斯凱,在本書中詳細描寫了1348年到1349年黑死病在歐洲的起源、傳播和發展。作者參閱了英格蘭主教登記簿、莊園檔案、稅收記錄等大量原始資料,詳盡地描述了黑死病肆虐之后英格蘭遭受的重創以及黑死病對英格蘭的巨大影響。
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 目錄
引言/1
**章 *初:它從哪里來/7
第二章 意大利:來自東方的船/23
第三章 法蘭西:禱告吧,各位/41
第四章 歐洲他國:墓地滿了/65
第五章 英格蘭:死神還是來了/81
第六章 倫敦等地:無人繼承的財產/103
第七章 牛津等地:懺悔者與聆聽者/129
第八章 其他地區:神職危機/143
第九章 *后:一蹶不振/177
第十章 黑死病:改變了歷史/207
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 節選
引言 時至今日,尚無人對1348—1349年暴發的大瘟疫做出過完整的論述。那是一場影響深遠的災難,也是英格蘭歷史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大事件。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即便到了今天,人們也沒有對這場災難給予重視。 在許多普通的書籍中,14世紀中葉無疑是英格蘭有史以來*閃耀的時代。那時候,愛德華三世名聲在外。英格蘭于1346年在克雷西戰役中完勝法蘭西;次年,英格蘭進攻并占領了加來,愛德華三世因此攀上了權力巔峰。1347年10月14日,他親赴桑威奇并獲得了那個時代*卓越的勝利,舉國上下—起碼是權貴們,都為他的功勛所折服。身為編年史學家的托馬斯·沃爾辛厄姆如是說:“猶如一輪新生的太陽從人群間緩緩崛起,帶來了和平與富饒。這是一場光芒萬丈的勝利。無論哪家的女子都可以得到幾件戰利品,它們來自大洋彼岸的法蘭西卡昂、加來等地。”英格蘭的女人們穿上了華服,戴上了美飾,看上去分外妖嬈,盡管那些東西都是從其他國家掠奪來的。那是騎士精神的盛世。為了紀念自己的赫赫戰功,愛德華三世特意設立了嘉德勛爵這一頭銜。而為了迎合他的這一舉措,人們在各地舉辦起了騎士比武大賽。許多歷史專著都對“黑死病”視而不見,似乎認為這場大瘟疫并不能稱為一段歷史,不過是時光之路上的一個插曲。細想來,黑死病暴發于克雷西戰役之后、普瓦捷戰役之前,與嘉德勛爵爵位的設立幾乎同時,所以上述現象的出現也算是情有可原。 因此,無論是大衛·休謨的巨著《英國史》,還是別的歷史學家們筆下的英格蘭歷史,都只是把這場大瘟疫當作了輔料。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已經去世的約翰·理查德·格林很擅長探究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盡管如此,他也只是在分析14世紀農業發展的時候對黑死病做了些簡述。這也讓人們在讀到這個部分的時候略感疑惑。約翰·理查德·格林在書中寫道,在這次大瘟疫中喪生的人數大概占總人口的50%,然而他并沒有進一步看到這次災難的后遺癥:宗教也好,社會也罷,都深受影響。 不可否認,已經有人做過很多研究及優秀的論述,這才使得我們能夠關注這一重大事件,比如雷德里克·西博姆教授與奧古斯塔斯·杰索普博士所寫的文章,還有索羅爾德·羅杰斯教授和威廉·坎寧安博士在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專著中所寫下的諸多內容。不過就我所看到的來說,時至今日,尚未有人完整地論述過黑死病,換句話說,尚未有人能夠通過研究既有資料準確地估計出黑死病的巨大影響。查爾斯·克萊頓博士根據既有研究結果編纂了著作《英國瘟疫》,不過很少有人閱讀這本書。人們在這本書問世之后發現,盡管它論述的主題是瘟疫,也對1348—1349年間所暴發的大瘟疫進行了詳述,不過書中看不到該時期的其他各種歷史資料。另外,查爾斯·克萊頓博士的分析角度和我們這本書大相徑庭。 所以,我想在此做出解釋:我們為什么要好好談談這樣一個被人忽視的話題。對于1348—1349年間所暴發的黑死病,由專家將其放在一系列瘟疫事件中進行論述自然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不過,站在歷史學家的立場來想,他們之所以鮮少觸及這一話題,其背后的原因則頗為復雜。當然,探究這場大瘟疫的深遠影響,有助于我們對英格蘭中世紀末期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不但影響了社會發展,還影響了人們的理智與行為,特別是與宗教相關的情感與行為,儼然一場革命。 如果不能看清這場災難,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此后所出現的英格蘭歷史,從而迷失了探索的方向。顯然,它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拉下了中世紀的帷幕,將一個新的時代推到人們面前。它讓人們不再顧念過往,轉而堅定地迎接未來。災難過后,人口驟減,勞動力匱乏。我們可以看到,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就此生出了嶄新的,或許有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這也就是現代人口中所提到的,勞動者意識到了自身價值,并開始追求自身利益。 不過,在黑死病所造成的局面中,有一個是人們未曾重視過的。大部分人在追溯歷史時都會覺得,中世紀的英格蘭教會發展穩定且持久。但是,因為瘟疫的肆虐,教會系統在1351年崩潰了,超過半數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毀,這絕不是夸大其詞。在這場災難中,教會遭受重創,從而也禍及教育事業。因為公共宗教活動不能無人主持,所有教會只好啟用了一批不合規定的人員,然而就算是這樣,人手依然不夠用。平民百姓因瘟疫的出現而變得麻木,也就是說,大瘟疫直接削弱了人們的宗教信仰。包括英格蘭在內,歐洲各地的人們在災難中日益沉淪,對上帝的依賴并未因此而多出半分。每個遭遇瘟疫的國家都留下了這樣的資料:面對疾病的肆虐,人們開始放縱自己的行為。或許正因為如此,宗教信仰與宗教情感得以慢慢恢復了,不過方方面面的信息告訴我們,那是一種嶄新的局面。簡單來說,在我看來,相較于以往,英格蘭人成了更加虔誠的信徒,也更懂得自我反省了。從大瘟疫暴發以來,直至宗教改革結束,上述現象一直存在。眼下,我們正處在宗教復興時期,而這樣的現象同樣可見。*佳例證莫過于宗教作家的誕生。漢姆波爾的理查德·羅爾是宗教書籍的開山鼻祖,雖然他沒能逃過瘟疫的魔掌。此后,瓦爾特·希爾頓等人以及匿名創作出大量手抄本小冊子的作者們,將宗教書籍進一步發揚光大。人們漸漸注意到這些宗教作品,并將它們大致歸為威克利夫派作品。這樣的分類會令人產生誤解,不過這樣做的緣由卻并不難理解。一方面,那些小冊子宣揚的都是宗教精神;另一方面,當時人們認為宗教只不過徒有形式而已。迄今為止,仍有少數研究者堅持認為宗教作家是“羅拉德派的宗教復興”。當然,他們并不認為宗教作者的靈感來自“已淪落為追求自我的世俗教會”。 有的宗教作品旨在引導人們信仰天主教,了解這類作品的人對其基調、思想和教義并不會感到陌生。他們很清楚,那些小冊子講的是天主教的基調、思想和教義,完全不同于約翰·威克利夫式的小冊子。 隨著新宗教精神的到來,人們表現出了許多不同于以往的虔誠的宗教行為,社會上也出現了許多不同于以往的行會。那些以表達虔誠為核心的宗教行為日益壯大,愈演愈烈,甚至令一部分人感到難以理解。此外,新宗教精神的崛起還體現在:個體變得更相信圣體、圣母瑪利亞、五傷、圣名等一系列讓人感到親切且熟悉的意象,并報之以虔誠之心。此類信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教堂裝潢是這一系列變化的見證。從14世紀末葉,直至15世紀,教堂的裝潢、用具、器皿和塑像,要么繪制有精美的圖案,要么鑲嵌有好看的邊飾。教堂里的裝飾物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簡潔之風。透過這些財富和精美裝飾,我們可以洞察到國情的改變。大貴族的資助不再是教堂的唯一經濟來源,甚至可以說,大貴族不再是教堂的主要資助者了。到了這個時候,為教堂貢獻*多的是生活在城鎮中的中產階級及普通市民。基于當時人的想法與情感,這種慷慨的舉動足以說明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自19世紀末以來,豐富的物質生活一直是現代英國家庭的突出特點之一。15世紀,中產階級運動拉開了帷幕,但要追根溯源的話,我們可以看到這也是大瘟疫所導致的結果之一。這場偉大的運動在16世紀戛然而止,因為宗教領域又迎來了新的變化。 在這本書中,我們不會就英格蘭人宗教生活的變化,以及新方向做詳細討論。想要了解英格蘭日后的宗教發展情況,我們必須先來看看這場導致社會巨變及宗教改革的大瘟疫。若非如此,我們就無法明白黑死病之于英格蘭歷史的意義。 假如只局限于討論英格蘭一地的災難情況,恐怕會讓大家覺得不可信,所以我們會簡要地講述,瘟疫是如何從歐洲東部傳至西海岸的。我們將看到不同的講述者口中的悲慘世界,他們相隔遙遠,卻講著同樣的悲劇,甚至連所說的話都一模一樣,這足以說明這場大瘟疫并非杜撰。 對于英格蘭的疫情,我們花費了大量筆墨,論述了疾病由南至北,直至蘇格蘭高地的傳播過程。 在書的末尾,我們對災難過去后的英格蘭國情進行了簡要介紹,希望能讓大家重視大瘟疫所造成的諸多直接的影響,特別是對英格蘭教會生活的影響。
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艾丹·加斯凱,英國本篤會修士、歷史學家,1914年任紅衣主教。除《黑死病(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1348—1349)》以外,作品還包括《亨利八世與英格蘭修道院》《亨利六世的宗教生活》《英格蘭的修道院》《中世紀英格蘭的堂區生活》《中世紀的修道院生活》,為研究中世紀史做出了重要貢獻。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