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傳統家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910742
- 條形碼:9787521910742 ; 978-7-5219-107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家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6個方面對中國傳統家具進行了專題介紹,闡釋了中國傳統家具的概念、主要的思想來源、特征、研究現狀與發展概要,介紹了以漢族家具為主體的傳統家具的發展流變、裝飾方法與題材、典型卯榫結構的性能,也介紹了我國代表性的少數民族家具的種類和特征,并結合現代審美及家具工業的現狀,提出了中國傳統家具在當代發展創新的途徑。我國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國家,家具藝術與文化多彩斑斕,故在教材內容的組織上,吸收了我國少數民族家具的研究內容,此為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的林業工程、設計學、風景園林、建筑學等學科的師生作為教材或相關企業的技術人員作為參考書籍。
中國傳統家具研究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中國傳統家具概述
1.1 中國傳統家具釋義
1.2 中國傳統家具的意匠溯源
1.2.1 中華文明的文化區構成
1.2.2 儒家思想的影響
1.2.3 道家思想的影響
1.2.4 佛教的影響
1.2.5 西方家具藝術的影響
1.3 中國傳統家具的特征
1.3.1 文化的傳承性——存續與融合
1.3.2 多元的民族性——主流與支流
1.3.3 典型的地域性——共性與個性
1.3.4 樸素的科學性——低技術與精工藝
1.3.5 形式與功能的流變性——納新與發展
1.4 中國傳統家具的研究現狀與發展概要
1.4.1 中國傳統家具的研究現狀
1.4.2 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概要
第2章 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流變
2.1 萌芽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1.1 先秦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公元前221年以前)
2.1.2 秦漢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2.2 早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2.1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傳統家具的背景
2.2.2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220-581年)
2.3 中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3.1 隋唐五代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581—960年)
2.3.2 宋元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960-1368年)
2.4 晚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4.1 明代家具(1368-1644年)
2.4.2 清代家具(1636-1912年)
2.5 近現代中國傳統家具
2.5.1 民國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1912-1949年)
2.5.2 古風新韻的現代中式家具
第3章 中國少數民族家具專論
3.1 藏族家具
3.1.1 藏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1.2 藏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1.3 藏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2 白族家具
3.2.1 白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2.2 白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2.3 白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3 傣族家具
3.3.1 傣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3.2 傣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3.3 傣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4 納西族家具
3.4.1 納西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4.2 納西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4.3 納西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5 蒙古族家具
3.5.1 蒙古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5.2 蒙古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5.3 蒙古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第4章 中國傳統家具裝飾專論
4.1 中國傳統家具的裝飾方法
4.1.1 髹漆
4.1.2 雕刻
4.1.3 鑲嵌
4.1.4 五金件裝飾
4.1.5 結構裝飾
4.1.6 攢斗
4.2 中國傳統家具的裝飾題材
4.2.1 動物題材
4.2.2 植物題材
4.2.3 宗教、典故類題材
4.2.4 其他裝飾紋樣
第5章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性能研究專論
5.1 中國傳統家具的結構概述
5.1.1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發展脈絡
5.1.2 中國傳統家具與傳統建筑的關系
5.1.3 竹家具的結構對傳統家具結構的影響
5.1.4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接合形式
5.2 中國傳統家具的結構性能研究
5.2.1 中國傳統家具的整體性能分析
5.2.2 傳統家具結構與木材性質的關系
5.2.3 中國傳統家具典型結構的力學性能研究
5.3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設計轉化
5.3.1 在榫卯接合形式的結構美感方面的設計轉化
5.3.2 在結構特征應用方面的設計轉化
5.3.3 在文化符碼應用方面的設計轉化
5.4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改良
5.4.1 面向拆裝需求的傳統家具結構改良
5.4.2 面向折疊需求的傳統家具結構改良
5.4.3 數控生產條件下傳統家具榫卯結構改良
5.4.4 傳統粽角榫的改良與性能比較
第6章 中國傳統家具創新途徑及設計實踐專論
6.1 中國傳統家具的創新歷程
6.1.1 古代的慢創新
6.1.2 近代的冷創新
6.1.3 當代的創新熱
6.1.4 海外的異創新
6.2 中國傳統家具的創新途徑探討
6.2.1 造型語言的承襲與展演
6.2.2 功能需求的適應與轉變
6.2.3 生產技術的突破與拓展
6.2.4 文化內涵的融合與凝練
6.3 中國傳統家具創新設計實踐與分析
6.3.1 以造型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6.3.2 以功能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6.3.3 以技術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6.3.4 以文化內涵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中國傳統家具概述
1.1 中國傳統家具釋義
1.2 中國傳統家具的意匠溯源
1.2.1 中華文明的文化區構成
1.2.2 儒家思想的影響
1.2.3 道家思想的影響
1.2.4 佛教的影響
1.2.5 西方家具藝術的影響
1.3 中國傳統家具的特征
1.3.1 文化的傳承性——存續與融合
1.3.2 多元的民族性——主流與支流
1.3.3 典型的地域性——共性與個性
1.3.4 樸素的科學性——低技術與精工藝
1.3.5 形式與功能的流變性——納新與發展
1.4 中國傳統家具的研究現狀與發展概要
1.4.1 中國傳統家具的研究現狀
1.4.2 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概要
第2章 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流變
2.1 萌芽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1.1 先秦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公元前221年以前)
2.1.2 秦漢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2.2 早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2.1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傳統家具的背景
2.2.2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220-581年)
2.3 中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3.1 隋唐五代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581—960年)
2.3.2 宋元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960-1368年)
2.4 晚期的中國傳統家具
2.4.1 明代家具(1368-1644年)
2.4.2 清代家具(1636-1912年)
2.5 近現代中國傳統家具
2.5.1 民國時期的中國傳統家具(1912-1949年)
2.5.2 古風新韻的現代中式家具
第3章 中國少數民族家具專論
3.1 藏族家具
3.1.1 藏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1.2 藏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1.3 藏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2 白族家具
3.2.1 白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2.2 白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2.3 白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3 傣族家具
3.3.1 傣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3.2 傣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3.3 傣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4 納西族家具
3.4.1 納西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4.2 納西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4.3 納西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3.5 蒙古族家具
3.5.1 蒙古族家具形成的背景
3.5.2 蒙古族家具的種類與形態特征
3.5.3 蒙古族家具的成因解析
第4章 中國傳統家具裝飾專論
4.1 中國傳統家具的裝飾方法
4.1.1 髹漆
4.1.2 雕刻
4.1.3 鑲嵌
4.1.4 五金件裝飾
4.1.5 結構裝飾
4.1.6 攢斗
4.2 中國傳統家具的裝飾題材
4.2.1 動物題材
4.2.2 植物題材
4.2.3 宗教、典故類題材
4.2.4 其他裝飾紋樣
第5章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性能研究專論
5.1 中國傳統家具的結構概述
5.1.1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發展脈絡
5.1.2 中國傳統家具與傳統建筑的關系
5.1.3 竹家具的結構對傳統家具結構的影響
5.1.4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接合形式
5.2 中國傳統家具的結構性能研究
5.2.1 中國傳統家具的整體性能分析
5.2.2 傳統家具結構與木材性質的關系
5.2.3 中國傳統家具典型結構的力學性能研究
5.3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設計轉化
5.3.1 在榫卯接合形式的結構美感方面的設計轉化
5.3.2 在結構特征應用方面的設計轉化
5.3.3 在文化符碼應用方面的設計轉化
5.4 中國傳統家具結構的改良
5.4.1 面向拆裝需求的傳統家具結構改良
5.4.2 面向折疊需求的傳統家具結構改良
5.4.3 數控生產條件下傳統家具榫卯結構改良
5.4.4 傳統粽角榫的改良與性能比較
第6章 中國傳統家具創新途徑及設計實踐專論
6.1 中國傳統家具的創新歷程
6.1.1 古代的慢創新
6.1.2 近代的冷創新
6.1.3 當代的創新熱
6.1.4 海外的異創新
6.2 中國傳統家具的創新途徑探討
6.2.1 造型語言的承襲與展演
6.2.2 功能需求的適應與轉變
6.2.3 生產技術的突破與拓展
6.2.4 文化內涵的融合與凝練
6.3 中國傳統家具創新設計實踐與分析
6.3.1 以造型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6.3.2 以功能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6.3.3 以技術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6.3.4 以文化內涵為主的創新設計實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