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八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65459
- 條形碼:9787112265459 ; 978-7-112-2654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八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本書特色
數十位城市規劃老專家,圍繞新中國城市規劃發展的若干重大項目和事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展開往事回憶與個人思考,以不同視角、不同觀點,共同講述和討論中國當代城市規劃工作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奮斗史。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八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內容簡介
本訪談錄是城市規劃史研究者訪問城市規劃老專家的談話實錄,談話內容圍繞中國當代城市規劃重點工作而展開,包含城、事、人等三大類,對70多年來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各項議題也有較廣泛的討論。通過親歷者的口述,生動再現了中國當代城市規劃工作起源與發展的曲折歷程,極具鮮活性、珍貴性、稀缺性及學術價值,是極為難得的專業性口述史作品。 本訪談錄按照老專家的年齡排序,分輯出版。《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八輯)》共收錄孫棟家、王有智、包海涵、張友良、沈遠翔、李桓和葛維瑛7位前輩的6次談話。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八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目錄
序
前言
總目錄
孫棟家、王有智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9日談話
一、孫棟家先生的家庭出身與教育背景
二、工作之初參與太原和北戴河規劃的經歷
三、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規劃工作以及蘇聯模式等的認識
四、“快速規劃”“三年不搞城市規劃”和“大三線”建設
五、調至杭州后的工作經歷
六、王有智先生的家庭出身與教育背景
七、參與侯馬、北戴河和秦皇島規劃工作的經歷
八、“青島會議”
九、“四清”及支援“大三線”建設
十、調至杭州后的工作經歷及認識
包海涵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10日談話
一、家庭背景與同濟大學的學習經歷
二、在軍委軍事建筑部參加工作之初
三、在青海省城市建設局的工作經歷
四、1958-1964年在浙江省建筑工業廳的工作經歷
五、在杭州市建設局的工作經歷
六、對杭州城市規劃的認識與思考
七、對城市規劃歷史研究以及推進規劃工作的看法
八、關于“城·事·人”訪談錄
張友良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10日談話
一、畢業之初參加西安等八大重點城市規劃的情況“一五”時期的詳細規劃工作
三、早年建工部城建局和城市設計院的領導與同事
四、與傅雨田書記結緣
五、風格迥異的蘇聯專家
六、對蘇聯規劃模式的評價
七、在建研院建筑展覽館工作的經歷
八、“一五”時期的“反四過”運動
九、“大躍進”前后的城市規劃工作
十、“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工作經歷
十一、早年在同濟大學學習的有關情況
十二、在杭州大學任教的工作經歷
十三、“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科建設問題
2018年8月9日談話
一、日記寫作的緣起
二、日記的重要價值
三、關于1956年規劃展覽模型的制作
四、蘇聯專家對城市規劃工作的技術援助
五、新中國**代城市規劃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風貌
六、若干提問
沈遠翔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11日談話
一、家庭出身與清華大學學習經歷
二、工作初期參加“一五”時期規劃工作的經歷與思考
三、“反四過”“設計革命”“三年不搞城市規劃”等相關運動時期的情況,
四、調至株洲與杭州的工作經歷和對現階段城市規劃工作的一些認識和設想
李桓、葛維瑛先生訪談
2018年8月25日談話
一、清華大學的求學經歷
二、李桓先生在城市設計院的工作經歷
三、葛維瑛先生在城市設計院的工作經歷
四、對蘇聯專家和蘇聯模式的評價
五、三年不搞規劃時期下放陜西省建筑設計院
六、調回天津工作的經歷
七、退休后參與河源規劃
索引
后記
前言
總目錄
孫棟家、王有智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9日談話
一、孫棟家先生的家庭出身與教育背景
二、工作之初參與太原和北戴河規劃的經歷
三、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規劃工作以及蘇聯模式等的認識
四、“快速規劃”“三年不搞城市規劃”和“大三線”建設
五、調至杭州后的工作經歷
六、王有智先生的家庭出身與教育背景
七、參與侯馬、北戴河和秦皇島規劃工作的經歷
八、“青島會議”
九、“四清”及支援“大三線”建設
十、調至杭州后的工作經歷及認識
包海涵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10日談話
一、家庭背景與同濟大學的學習經歷
二、在軍委軍事建筑部參加工作之初
三、在青海省城市建設局的工作經歷
四、1958-1964年在浙江省建筑工業廳的工作經歷
五、在杭州市建設局的工作經歷
六、對杭州城市規劃的認識與思考
七、對城市規劃歷史研究以及推進規劃工作的看法
八、關于“城·事·人”訪談錄
張友良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10日談話
一、畢業之初參加西安等八大重點城市規劃的情況“一五”時期的詳細規劃工作
三、早年建工部城建局和城市設計院的領導與同事
四、與傅雨田書記結緣
五、風格迥異的蘇聯專家
六、對蘇聯規劃模式的評價
七、在建研院建筑展覽館工作的經歷
八、“一五”時期的“反四過”運動
九、“大躍進”前后的城市規劃工作
十、“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工作經歷
十一、早年在同濟大學學習的有關情況
十二、在杭州大學任教的工作經歷
十三、“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科建設問題
2018年8月9日談話
一、日記寫作的緣起
二、日記的重要價值
三、關于1956年規劃展覽模型的制作
四、蘇聯專家對城市規劃工作的技術援助
五、新中國**代城市規劃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風貌
六、若干提問
沈遠翔先生訪談
2017年10月11日談話
一、家庭出身與清華大學學習經歷
二、工作初期參加“一五”時期規劃工作的經歷與思考
三、“反四過”“設計革命”“三年不搞城市規劃”等相關運動時期的情況,
四、調至株洲與杭州的工作經歷和對現階段城市規劃工作的一些認識和設想
李桓、葛維瑛先生訪談
2018年8月25日談話
一、清華大學的求學經歷
二、李桓先生在城市設計院的工作經歷
三、葛維瑛先生在城市設計院的工作經歷
四、對蘇聯專家和蘇聯模式的評價
五、三年不搞規劃時期下放陜西省建筑設計院
六、調回天津工作的經歷
七、退休后參與河源規劃
索引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