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平”——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及其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01332
- 條形碼:9787576401332 ; 978-7-5764-013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平”——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及其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在“王道平”的治理秩序觀和“維齊非齊”倫理正義觀的影響下, 中國古代傳統司法理念是“平”, 內蘊“等者同等”“不等者不等”“等與不等的辯證統一”三原則。作為中國古代傳統司法理念的“平”不僅貫徹于國家律法、訴訟制度、司法人員培養等方面, 還被落實在民事、刑事司法實踐中。中國古代傳統司法理念作為中國古代傳統司法文明的重要表現, 貫穿于中國古代傳統社會的司法實踐中。同時, 對于當前司法裁判過程中如何處理民眾的正義觀念與司法公正之間的關系, 如何正確處理情、理、法之間的關系等, 以達致公平正義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平”——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及其實踐研究 目錄
總序
序
摘要
導論
一、問題意識與研究意義
二、研究綜述
三、本書結構
**章 “平”——中國傳統司法理念
**節 “王道平”——中國傳統社會的秩序觀
一、“禮治秩序”——儒家的秩序觀
二、“法治秩序”——法家的秩序觀
三、“王道平”——中國傳統社會統治者的理想秩序觀
第二節 “維齊非齊”——中國傳統社會的正義觀
一、“義”是中國傳統正義觀的核心范疇
二、儒家學派的正義觀
三、“義”與相關概念的辨析
第三節 “平”——中國傳統社會的司法理念
一、“司法理念”的含義
二、對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平”的界定
三、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平”的原則
小結
第二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在國家法律中的體現——以《唐律疏議》為例
**節 “等者同等”與法律的普遍性
一、部分罪名適用于所有犯罪主體
二、相對平等的主體之間享有相同的司法待遇
第二節 “不等者不等”與禮制的等差性
一、不同社會階層之間享有不同的司法待遇
二、依據服制親疏尊卑厘定親屬之間的法律責任
三、基于仁愛和其他原因導致刑罰的差異性適用
第三節 “等與不等的辯證統一”與動態合理正義觀
……
第三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的訴訟制度設置
第四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的人員設置機制
第五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在民事司法中的實踐——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例
第六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在刑事司法中的實踐——以《駁案匯編》為例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序
摘要
導論
一、問題意識與研究意義
二、研究綜述
三、本書結構
**章 “平”——中國傳統司法理念
**節 “王道平”——中國傳統社會的秩序觀
一、“禮治秩序”——儒家的秩序觀
二、“法治秩序”——法家的秩序觀
三、“王道平”——中國傳統社會統治者的理想秩序觀
第二節 “維齊非齊”——中國傳統社會的正義觀
一、“義”是中國傳統正義觀的核心范疇
二、儒家學派的正義觀
三、“義”與相關概念的辨析
第三節 “平”——中國傳統社會的司法理念
一、“司法理念”的含義
二、對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平”的界定
三、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平”的原則
小結
第二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在國家法律中的體現——以《唐律疏議》為例
**節 “等者同等”與法律的普遍性
一、部分罪名適用于所有犯罪主體
二、相對平等的主體之間享有相同的司法待遇
第二節 “不等者不等”與禮制的等差性
一、不同社會階層之間享有不同的司法待遇
二、依據服制親疏尊卑厘定親屬之間的法律責任
三、基于仁愛和其他原因導致刑罰的差異性適用
第三節 “等與不等的辯證統一”與動態合理正義觀
……
第三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的訴訟制度設置
第四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的人員設置機制
第五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在民事司法中的實踐——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例
第六章 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在刑事司法中的實踐——以《駁案匯編》為例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平”——中國傳統司法理念及其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潘萍,1990年生,法學博士,河海大學法學院講師,曾在《法制與社會發展》《古代文明》《江蘇社會科學》《學海》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