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比較法學:2020年卷:文化、網絡與司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01646
- 條形碼:9787576401646 ; 978-7-5764-016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比較法學:2020年卷:文化、網絡與司法 內容簡介
過去的2020年是真正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改變了而且仍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未來何時結束、如何結束至今還難以確定?梢哉f,這一年全世界都是在抗疫中渡過的! ∫陨袑W者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斷言,20世紀人類已經克服了饑餓、疾病和戰爭,這樣的樂觀結論現在看來似乎還為時過早。新冠來了,我們整天高喊的科技革命還未能有效阻止疫情的漫延,它的破壞力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嚴厲的管控措施還需要時間的進一步檢驗?傮w而言,如果疫情這樣發展下去,赫拉利所言人類已經克服的饑餓也必將再次來臨,雖然其程度或許沒有那么嚴重。 或許,我們不必過于悲觀。從樂觀角度言之,新冠實際上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可怕,就算是*終它與人類共存,也不過是多了一種常見病而已,還遠沒有達到威脅人類生存的程度,感染者雖眾,但致死率并不高。 當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原定于西北政法大學召開的一年一度的比較法學研究會年會未能如期舉行,這對于比較法學界的學術交流當然是一個重大損失。另外,2020年是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成立30周年,我們比較法學同仁未能相聚一堂好好地慶祝一下,這多少也是個遺憾! 〔贿^,由比較法學研究會主辦、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第八屆全國青年比較法論壇于2020年11月28日在上海召開。因疫情防控需要,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有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在內的20余家國內高校的60多位青年學者參會,圍繞“文化、網絡與司法”這一主題,就信息隱私權的保護、互聯網時代的國家安全與民族認同、數據法益的保護、數據參與社會經濟分配的法律路徑、互聯網時代的司法正義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本文集即為本次論壇的重要成就之一。除一篇特稿之外,本文集其余各篇皆是從第八屆全國青年比較法論壇會議收到的論文中選錄的! *后應當指出的是,在舉國抗疫的艱難歲月,比較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于明教授出色地完成了本卷-《中國比較法學(2020年卷)》的組稿工作,可謂備嘗辛苦。另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編輯馮琰女士和吳瀠女士對文集的出版付出了艱辛而繁瑣的勞動,在此一并致謝。
中國比較法學:2020年卷:文化、網絡與司法 目錄
特稿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三十年(1990-2020年)
**編 網絡時代的法律發展
鞏固抑或消亡:互聯網時代的族群認同與民族國家
司法“網絡化”對民事訴訟的重塑及其限度
商用無人船法律地位的界定
屬性與責任:智能合約何以為合同?
崔家蔚在線庭審:現狀、成因與變革
第二編 數據時代與信息保護
信息隱私權的憲法時刻:規范基礎與體系重構
數據按貢獻參與分配實現的法律意蘊
調整與合規:數字經濟時代網絡服務商刑事責任
認定研究
遠程辦公過程中信息安全性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歸責體系研究
——以公民“安全空間”之界分為參照
合理隱私期望理論在我國本土化應用中的現狀與反思
第三編 比較司法文化
司法裁判說理援引法律學說的功能主義反思
情理文化、疑難案件與價值判斷
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作品的著作權限制:價值沖突與利益平衡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權利來源及原告資格探討
倫理責任、宗法制重構與中西比較
——重讀《鄭伯克段于鄢》
第八屆全國青年比較法論壇會議綜述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