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第三帝國的生與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8808
- 條形碼:9787520178808 ; 978-7-5201-788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三帝國的生與死 內容簡介
本書用冷靜且客觀的筆調,為納粹的意識形態如何一步步在德國占據地位進行畫像和分析。納粹的基本訴求的核心是民族共同體,它呼吁所有日耳曼人糾正《凡爾賽和約》的錯誤,努力讓國家變得強大、充滿活力,消除體制中的“不健康”因素。德國要生存,其他人(特別是猶太人)必須死。弗里切披露的日記和信件揭示了德國人的恐懼、欲望和疑慮,也展示了納粹概念如何滲透普通德國民眾的日常生活。本書從全新層面探討了德國人如何努力適應新的種族身份、相信戰爭的必要性及接受無條件破壞——簡而言之,如何一步步成為納粹分子。
第三帝國的生與死 目錄
序言
引言
**章民族復興
“希特勒萬歲!”
德國人有多支持納粹?
民族共同體
消費德國
納粹的視聽空間
第二章種族修飾
雅利安證書
生物學與民族革命
雅利安思維
集體營
“沒有價值的生命”
對德國猶太人的攻擊
第三章毀滅一切的帝國
寫信
帝國項目
德意志帝國的擴張
“猶太人問題”的“*終解決方案”
遷走德國猶太人
反猶大屠殺
第四章洞察
火車站
猶太證人
德國證人
作惡者和受害者
期盼戰爭結束
解讀災難
注釋
索引
第三帝國的生與死 作者簡介
彼得·弗里切(Peter Fritzsche),1986年于伯克利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歷史學教授。弗里切曾獲得坎迪爾歷史獎、古根海姆獎和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對其杰出研究成果授予的獎勵。他主要出版關于20世紀歷史及技術史方面著作,作品之一是《德國人如何成為納粹》,此外他還著有《弗里德里希·尼采和上帝之死》《解讀1900年的柏林》《柏林漫游》等知名作品。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