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21969
- 條形碼:9787117321969 ; 978-7-117-3219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史 本書特色
注重**手原始資料的收集,以事實還原歷史,保證史實的準確性與嚴謹性。 以研究的態度考據資料及寫作,對重要、關鍵的歷史史實均做引文出注。 展示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圖文并茂。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史 內容簡介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是搶先發售針灸科研機構,通過對針灸研究所所史的梳理,可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針灸科研、教育、醫療、對外交流等方面的基本概貌;同時,也是研究整個中國針灸發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系統梳理與呈現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原始資料,努力再現針灸研究所發展的歷史史實畫面。全書共分為6編,主要包括:前身與初創階段;奠基與建設階段;停滯與重生階段;恢復與改革階段;發展與振興階段;繁榮與興旺階段。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史 目錄
**篇
前身與初創(1951年—1954年9月)
**章 針灸療法實驗所建立的背景與緣起/ 3
**節 毛澤東主席的指示與鼓舞/ 3
第二節 開拓者朱璉的激情與執著/ 5
第二章 初創時期的基本概況/ 13
**節 兩居東城,二遷西城 /14
第二節 免費門診,義務醫療/ 20
第三節 科研開端,初步試驗 /25
第四節 針對需求,開展培訓/ 28
第二篇 奠基與建設 (1954年10月—1966年5月)
**章 針灸研究所組建與掛牌成立 /37
**節 中研籌備,三處合一 /38
第二節 針所成立,正式掛牌 43
第二章 針灸研究所建設的基本情況 /45
**節 組織機構與人事變動 /45
第二節 科室組建與科研開展/ 53
第三節 臨床醫療與建院名醫/ 63
第四節 針灸教育與對外培訓/ 70
第三章 經絡研究所成立及基本情況/ 85
**節 成立背景/ 85
第二節 機構設置/ 86
第三節 重復朝鮮“鳳漢系統”實驗的研究工作/ 87
第三篇 停滯與重生(1966年6月—1976年)
**章 “文革”沖擊下的發展停滯 95
一、基本情況與組織機構 /95
二、經絡研究所科研停滯 /96
三、針灸研究所工作維艱 /96
第二章 周總理關懷下的重生 98
一、組建針灸經絡研究所/ 98
二、針麻原理研究/ 101
三、循經感傳現象研究/ 103???
四、中醫針灸抗瘧研究/ 104
五、針刺治療聾啞等研究 /106
六、組織巡回醫療隊/ 107
七、開辦“外國醫生針灸學習班”/ 108
第四篇 恢復與改革(1977—1990)
**章 整體情況/113
一、撥亂反正,改革發展 /113
二、組織建設與行政管理/ 114
三、中國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成立/ 121
四、發展第三產業/ 122
第二章 科醫教工作/ 124
**節 科學研究/ 124
一、基礎研究/ 125
二、臨床研究 /132
三、文獻研究/ 135
第二節 臨床醫療 /139
一、面對困難,積極改善醫療條件/ 139
二、橫向聯合與“中日國際針灸推拿診所”成立/ 141
第三節 教育培訓/ 142
一、開啟針灸碩博士研究生教育/ 143
二、國際針灸教育得到較大發展/ 145
三、開展繼續教育與國內針灸培訓/ 147
第三章 學術引領/ 150
一、創辦針灸學術期刊 /150
二、參與籌辦全國針麻、針灸重大學術會議/ 153
三、開展針灸國際合作與交流/ 155
第五篇 發展與振興(1991—2004)
**章 整體情況/ 163
一、堅持黨的指導思想發展針灸所/ 163
二、組織機構建設與人事管理 /164
三、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針灸系短期合并/ 166
四、程莘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67
五、成立“中國針灸博物館” /168
第二章 各項工作開展 /170
**節 科研工作 /170
一、重點學科與重點實驗室建設/ 171
二、重大科研項目研究/ 174
三、基本科研項目研究/ 179
第二節 醫療工作/ 185
一、基本條件與內涵建設/ 185
二、科室設置與臨床醫療 /185
三、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 /187
第三節 教育工作與人才培養 /187
一、研究生與本科生教育/ 188
二、博士后流動站與中醫師承工作 /188
三、繼續教育與社會教育 190
第四節 國際培訓與交流合作 191
一、針灸國際培訓 /192
二、對外交流與合作/ 195
第五節 針灸期刊的發展 /199
一、《中國針灸》與《針刺研究》 /199
二、《世界針灸雜志》創刊 /200
第六節 黨政與工會活動/ 201
第七節 第三產業情況 /203
第三章 建所慶典/ 204
一、40周年所慶/ 204
二、50周年所慶 /205
第六篇繁榮與興旺(2005年—2021年8月)
**章 整體情況 /209
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209
二、針灸所黨建工作與文化建設 /211
三、組織機構建設與人事管理/ 218
四、針灸所搬遷與科研綜合樓建成 /222
第二章 各項工作開展 /224
**節 科研工作/ 224
一、重點學科與創新團隊建設/ 225
二、重點研究室(實驗室)建設/ 227
三、重大科研項目研究與特色成果/ 229
四、基本科研工作/ 233
第二節 臨床醫療 /247
一、針灸醫院建成與發展/ 248
二、突出針灸特色,創建專病專科/ 250
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 /251
四、對口支援邊遠地區 /252
第三節 研究生教育與博士后培養 /253
一、學位與研究生培養/ 253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 253
三、博士后流動站工作/ 254
第四節 針灸培訓工作/ 255
一、國內針灸培訓/ 256
二、針灸國際培訓/ 257
第五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258
一、外賓參觀訪問和進修/ 258
二、派遣人員出國訪學與醫療 /259
三、針灸科研國際合作 /260
第六節 期刊工作 /262
一、內容與編輯/ 263
二、收錄與影響 /264
三、印刷、出版與發行 /267
四、主辦學術會議與寫作培訓 /267
第七節 黨建活動與工會、老干部工作 /268
第八節 針灸科普與宣傳/ 271
一、科普項目與著作/ 272
二、科普宣講與展覽/ 272
第三章 引領針灸學科學術發展 /274
一、重點參與“中醫針灸”申遺 /274
二、全國性針灸學術組織掛靠/ 275
三、主辦國際針灸學術專家論壇 /276
四、組織香山科學會議“穴位本態的研究思考”/ 277
五、發起“針灸國際大科學計劃”/ 278
附錄/281
附錄1 歷任領導班子/ 282
附錄2 人物錄/ 289
附錄3 研究生培養情況 /343
附錄4 承擔科研項目 /348
附錄5 代表性成果 /367
附錄6 大事記/ 372
附錄7 機構名稱、地點變遷模式圖 /379
編后記/380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史 作者簡介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長。主持國家重大重點項目等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70余篇,SCI論文33篇。獲北京市、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針灸學會和中醫科學院和科技進步獎。榮獲首屆岐黃中醫藥傳承發展青年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