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新書--德拉克洛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696267
- 條形碼:9787535696267 ; 978-7-5356-9626-7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德拉克洛瓦 本書特色
浪漫主義的靈魂人物,19世紀法國畫壇的旗手 本國經驗與東方見聞的綺麗融合,文學、音樂、歷史與畫作的交相呼應 奔放的色彩,動感的構圖,延續藝術史的昔日榮光,開辟新一代創作的自由之風 ◎既古典又浪漫,著眼未來與回望傳統的藝術典范 德拉克洛瓦既受到席卷歐洲的“浪漫主義”藝術風潮影響,又推動了“浪漫主義”更進一步的發展。他在創作主題和色彩表現上均突破了古典主義的框架,以他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和與安格爾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之爭,是19世紀中葉影響甚大的主要藝術觀念爭論之一。本書全面剖析了德拉克洛瓦的古典文藝素養與藝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對兩大藝術流派之爭做了深入分析,認為德拉克洛瓦“一面著眼未來,一面回望傳統”,在藝術史上的位置可謂承前啟后。 ◎“文藝青年”、交友達人,文學、音樂、戲劇藝術滋養下的全才 文學愛好者德拉克洛瓦熟讀但丁、欽佩莎士比亞、熱愛拜倫、鐘情司各特、盛贊雨果,他將拜倫、歌德、司各特、莎士比亞的部分作品翻譯成了法文,他的《日記》也成為價值不朽的名作;音樂愛好者德拉克洛瓦是肖邦、莫扎特、帕格尼尼的熱情崇拜者,為他們揮筆畫像;現實中的德拉克洛瓦是音樂廳、劇院的常客,也是喬治·桑、大仲馬等文學家的座上賓。文藝的個人生活與高雅的社交圈層,持續為他的創作汲取養分,啟發他創作了一批文藝氣息濃厚的杰作。 ◎圖文并茂,收盡德拉克洛瓦的經典之作 全書配圖190余幅,從德拉克洛瓦學徒時期的習作、早期浪漫主義創作、東方主題之作到官方委托項目和晚年作品,清晰展示了德拉克洛瓦的藝術發展之路,且與藝術家生平中經歷的大事件互為對照。 其中,《但丁之舟》《薩丹納帕路斯之死》《自由引導人民》等經典之作,在全幅完整作品之外更收錄了質量上乘的細節圖。波旁宮王座室與圖書館的裝飾項目,單幅壁畫的呈現之余也展示了建筑內部空間。細致的文字分析以畫面本身為起點,輔以歷史背景和圖像傳統的介紹,幫助讀者深入了解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
新書--德拉克洛瓦 內容簡介
歐仁?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的高超畫技集提香、委羅內塞、魯本斯、倫勃朗等人之大成,但他的作品又引領了一種全新而現代的風潮,著重于畫面表現,以喚起情感上的共鳴。他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開創者,他富有表現性的筆觸和他對色彩的研究,對后來的印象派影響深遠,而他對異域風情的熱情也激發了象征主義運動中諸多藝術家的創作。 本書是關于這位法國浪漫主義藝術大師的全新研究,作者將德拉克洛瓦的生平和藝術放在他生活的迷人而動蕩的年代,對其藝術與生平做了精彩的評述。結合德拉克洛瓦的重要作品與諸多文字材料,帶領讀者探索這個“一面著眼未來,一面回望傳統”的浪漫主義靈魂。
新書--德拉克洛瓦 目錄
4 引 言
7 **章 在拿破侖影響下成長
1798—1822年
45 第二章 懺悔與屠殺
早期浪漫主義
73 第三章 浮華的英國情結
英國和英國文化
93 第四章 從流浪者到愛國者
1827年沙龍和1830年革命
137 第五章 東方的喜悅
北非之旅及其后續
169 第六章 滿墻畫色
官方浪漫主義
213 第七章 想象與神秘
文學、音樂和藝術
227 第八章 創作的隱退
*后時光 1848—1863年
273 第九章 色彩的解放
德拉克洛瓦的遺產
283 附錄
注釋
術語表
人物小傳
大事年表
地圖
延伸閱讀
索引
致謝
新書--德拉克洛瓦 節選
引 言 歐仁·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總是與浪漫主義聯系在一起,而浪漫主義作為19世紀初的主要文化現象,其影響力遍及歐洲,營造出一種激動人心、富于表現力且充滿個人色彩的畫風,截然不同于新古典主義所特有的那種理性與客觀。幾乎在“浪漫主義者”一詞問世于法國的同時,德拉克洛瓦便與之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世人看來,他突破了常見的古典框架,發掘出了不同凡響的繪畫主題,其風格飽含四射的活力,對色彩表現力的依賴甚于精準的畫技。 “浪漫主義者”這張標簽成了德拉克洛瓦在世時的負擔,而后世作者在描述畫家于19世紀20年代創作的那些動人佳作時,這也成了他們信手拈來的修飾語,于是他們往往會忽視其繪畫生涯的漫漫跨度和細微精妙。每每論及19世紀中葉的主要藝術流派之爭,堪稱人盡皆知的便是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對陣安格爾的古典主義。盡管這種比較不無道理,可這樣過于簡單的兩極分化卻忽視了兩位藝術家作品中的錯綜復雜與紛繁多變。不論德拉克洛瓦是否是浪漫主義者,他始終都是名獨來獨往甚至離群索居的藝術家,無怪乎他的學生寥寥無幾—他的藝術有著過于強烈的個人風格,難以傳授于人。 那么,德拉克洛瓦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與其作品之間的紐帶是什么?這是個難以捉摸的復雜人物,許多見過德拉克洛瓦的人如是評論他身上的重重矛盾。透過他那清雅拔俗、彬彬有禮的迷人表象,人們感知到了一個激情萬丈卻又愁思滿懷的他。他生活和作品中的任何一面都帶有雙重屬性——這樣一個聲稱“我是個純粹的古典主義者”的男人,偏偏又創作出了19世紀上半葉*驚世駭俗、*具感染力的作品。他多情善感,興趣廣泛,精力充沛,卻又容易陷入自省,擔心自己會失去藝術創造力和性能力。這或許也解釋了德拉克洛瓦為何終身未婚。身為藝術家的他習慣于開門見山的視覺表達,而在令他產生好感的女性面前,他卻往往過于羞怯,多少也是因為他體型算不上高大—他身高僅一米七。他是個八面玲瓏的人,表面上看是個理想型的晚宴嘉賓,然而他卻會戴上一張拘謹的面具與人刻意保持距離。盡管他的藝術耗費了他的創造力,他依然很清楚金錢的價值,他在股票證券上有所投資,但又始終對所謂的“進展”持懷疑態度。 德拉克洛瓦筆耕不輟且頗為多產,名作《日記》(Journal)中包含了藝術論述以及往來信函,洋洋灑灑百萬余字。有了他那些朋友和熟人的記載,我們手頭上關于他的信息要多于任何在他之前或與他同時代的藝術家。但即便積累了如此多的細節,還是不足以完善我們對這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幸虧留存下了大量記錄德拉克洛瓦興趣愛好和人際關系的檔案資料,我們才對這個有著多面人生的男人逐步形成了整體印象。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根植于一種帶有貴族氣的距離感—他絕非一名“人民藝術家”。對他而言,藝術的表現力是通過對自身鑒賞力的強化和投射才達成的,而非屈就于那種泛泛的感受——這樣的精英視野必然會為他的藝術招致批評的聲音。盡管其他人往往也能創作出他作品中的內容,但他更專注于如何繪制和表達出其間的思想與理念。為此,他運用了抽象且帶有暗示性的線條、色彩及輪廓,從而激發觀眾的聯想。像這樣完整性的視覺體驗必然能予人啟迪,但這也意味著觀者必須有觀看意愿且有備而來,而這在當時——哪怕在當下—并不多見。 德拉克洛瓦決意拓寬繪畫的表現手法,探索經驗的范疇,而這迄今都被認為是與“高雅”藝術格格不入的。在審視和思考這類主題的過程中,德拉克洛瓦流露出一種刻意的反布爾喬亞姿態,免不了受到諸如自我恣縱和品味低下之類的譴責。他對于想象力在藝術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著深入的思考,他是19世紀**位頻頻從文學作品中尋找題材的畫家。在德拉克洛瓦看來,文學經過想象力的鍛造而令人神往,而同時代的歷史事件反倒會對創作靈感有所束縛,因為藝術家不得不囿于確鑿的事實與細節之中。 德拉克洛瓦渴望維持藝術靈感的本真性與自發性,這意味著他的畫作總是在挑戰那些已被廣泛接受的有關畫面構成的觀念;這樣的渴望同樣也造就了他驚人的高產—逾700幅布面畫,這還沒有算上他的壁畫裝飾作品。正因為如此,筆者曾為在本書中將哪些作品排除在外而多次歷經艱難抉擇;而如若不偏不倚地論及德拉克洛瓦的每一件作品,則又會超出本書的范疇。所以,那些已經遺失或損壞的作品就不在此做深入討論了。他有若干件重要的裝飾性作品位于政府建筑中,不易為公眾所了解,這些作品的品質和價值仍值得進一步正視。 如今的人們在欣賞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之時,恐怕很難理解為什么它們會在色彩的表現手法和想象效果上引發爭議。但我們應當牢記于心的是,現代人對于繪畫色澤所懷有的種種期許,本身就離不開德拉克洛瓦當年那些開創性的探索;與此同時,部分色彩其實已然褪色,這是由于他經常會使用一些非正統的技法和不穩固的顏料。即便如此,這些作品依然會令人聯想起它們曾有過的明艷絢麗,使得觀者不由心馳神往。 德拉克洛瓦的高超畫技集提香、委羅內塞、魯本斯、倫勃朗等人之大成,但他的作品又引領了某種全新而現代的風潮,著重于如何進行描繪詮釋,如何喚發情感上的共鳴。雖說算不上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仍被視作*后一批偉大的宗教畫家之一,將基督與圣人的苦難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將德拉克洛瓦看作一個雙面神“雅努斯”式的人物會比較易于理解,因為他的確是一面著眼未來、一面回望傳統,但這樣一來又會過于簡單化他的價值。評論家泰奧菲爾·戈蒂耶(1811—1872 年)在文章中曾將德拉克洛瓦描述成一個“微縮世界”,可謂全然自給自足。1當我們試圖去思考這位絕世獨立、潛心篤志的畫家時,聯想到他如何設計出極具個人風格的藝術身份,以及創作出那些引人入勝又發人深思的作品,上述這一珍貴的形象就此揮之不去。
新書--德拉克洛瓦 作者簡介
[英]西蒙·李(Simon Lee),雷丁大學藝術史助理教授、人文學院高級講師,18世紀、19世紀法國藝術和西班牙藝術領域的知名專家。他著述頗豐,對雅克-路易·大衛、歐仁·德拉克洛瓦和弗朗西斯科·戈雅尤有研究。他的兩本專論《大衛》和《德拉克洛瓦》均收錄在“藝術與觀念”系列中。 苗紓,自由譯者,現居上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