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杰《傷寒論》經方應用講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7325
- 條形碼:9787521427325 ; 978-7-5214-273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楊維杰《傷寒論》經方應用講座 本書特色
本書方劑共分十二大類,對于方劑之編次,原則如下。 一、以桂枝為主或桂枝湯加減為主的方劑,列入桂枝湯類。一般書籍之桂枝湯類,多將桂枝湯列在很前面,然后是桂枝湯的加減方,個人認為由于桂枝湯之組成為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其中包含桂枝甘草湯及芍藥甘草湯,因此將桂枝甘草湯及芍藥甘草湯列于很前面,如此當能使讀者更容易對桂枝湯有多方面的了解。 二、以麻黃為主的方劑,或麻黃湯的加減方,就列入麻黃湯類。 三、以葛根為主的方劑列入葛根湯類。桂枝加葛根湯,有人將其列入麻黃湯類,本書將其列入葛根湯類,與葛根湯比較更易使用。 四、以茯苓為主的方劑列入五苓散類。 五、以黃芩、黃連為主的方劑,列入瀉心湯類。 六、以柴胡為主的方劑列入柴胡湯類。 七、以梔子為主的方劑列入梔子豉湯類。 八、以石膏為主的方劑列入白虎湯類。 九、以大黃為主的方劑列入承氣湯類。 十、以干姜為主或理中為主的方子列入理中湯類。 十一、以附子為主的方子列入四逆湯類。 十二、不在前述的列入雜方類。
楊維杰《傷寒論》經方應用講座 內容簡介
作者擅長針藥并用,不僅精通針灸,并在傷寒論上的造詣深厚,先后師承傷寒大家姜佐景(曹穎甫徒弟)和劉渡舟(是其博士生)。作者臨床之余,在世界各地講座傷寒經方,本書為作者講座講學的教材匯編,結合臨床驗證后,修訂編寫而成。可供中醫臨床工作者和愛好者學習參考使用。
楊維杰《傷寒論》經方應用講座 目錄
目錄
壹 桂枝湯類 / 1
一、桂枝甘草湯 / 2
二、芍藥甘草湯 / 4
三、桂枝湯 / 8
四、桂枝加桂湯 / 28
五、桂枝加附子湯 / 31
六、桂枝新加湯 / 33
七、桂枝加厚樸杏仁湯 / 35
八、桂枝加芍藥湯 / 36
九、桂枝加大黃湯 / 37
十、小建中湯 / 40
十一、炙甘草湯 / 43
十二、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 47
十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苓芍術甘湯) / 49
十四、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 54
十五、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 55
十六、芍藥甘草附子湯 / 57
貳 麻黃湯類 / 59
一、麻黃湯 / 60
二、大青龍湯 / 69
三、小青龍湯 / 73
四、麻杏甘石湯 / 83
五、麻黃附子細辛湯 / 88
六、麻黃附子甘草湯 / 92
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 94
八、桂枝麻黃各半湯 / 97
九、桂枝二麻黃一湯 / 99
十、桂枝二越婢一湯 / 101
叁 葛根湯類 / 105
一、葛根湯 / 106
二、桂枝加葛根湯 / 112
三、葛根加半夏湯 / 114
四、葛根芩連湯 / 116
肆 五苓散類 / 123
一、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 124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 130
三、茯苓甘草湯 / 133
四、五苓散 / 136
五、豬苓湯 / 145
伍 瀉心湯類 / 149
一、大黃黃連瀉心湯 / 150
二、附子瀉心湯 / 154
三、半夏瀉心湯 / 157
四、生姜瀉心湯 / 162
五、甘草瀉心湯 / 164
六、旋覆代赭湯 / 169
七、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 172
八、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 175
九、黃連湯 / 176
陸 柴胡湯類 / 179
一、小柴胡湯 / 180
二、大柴胡湯 / 199
三、柴胡桂枝湯 / 205
四、柴胡桂枝干姜湯 / 209
五、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217
六、柴胡加芒硝湯 / 221
七、四逆散 / 223
柒 梔子豉湯類 / 229
一、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姜豉湯 / 230
二、梔子厚樸湯 / 237
三、梔子干姜湯 / 239
四、梔子柏皮湯 / 240
五、枳實梔子豉湯 / 242
捌 白虎湯類 / 245
一、白虎湯 / 246
二、白虎加人參湯 / 253
三、竹葉石膏湯 / 258
玖 承氣湯類 / 261
一、大承氣湯 / 262
二、小承氣湯 / 272
三、調胃承氣湯 / 276
四、麻子仁丸 / 282
五、蜜煎導方 / 284
六、桃核承氣湯 / 285
七、抵當湯、抵當丸 / 291
八、大陷胸湯、大陷胸丸 / 296
九、小陷胸湯 / 301
十、茵陳蒿湯 / 304
十一、十棗湯 / 306
十二、三物白散 / 309
拾 理中湯類 / 311
一、甘草干姜湯 / 312
二、理中丸(湯) / 314
三、桂枝人參湯 / 319
四、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 321
拾壹 四逆湯類 / 323
一、桂枝附子湯、桂枝去桂加白術湯(白術附子湯) / 324
二、甘草附子湯 / 327
三、附子湯 / 329
四、真武湯 / 333
五、干姜附子湯 / 338
六、四逆湯 / 340
七、四逆加人參湯 / 345
八、茯苓四逆湯 / 346
九、通脈四逆湯 / 347
十、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 350
十一、白通湯 / 351
十二、白通加豬膽汁湯 / 353
拾貳 雜方類 / 357
一、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 358
二、吳茱萸湯 / 361
三、黃連阿膠湯 / 365
四、烏梅丸 / 367
五、白頭翁湯 / 369
六、桃花湯 / 371
七、豬膚湯 / 373
八、甘草湯 / 374
九、桔梗湯 / 375
十、苦酒湯 / 376
十一、半夏散及湯 / 378
十二、麻黃升麻湯 / 380
十三、赤石脂禹余糧湯 / 382
十四、瓜蒂散 / 384
十五、文蛤散 / 386
十六、牡蠣澤瀉散 / 388
十七、燒
散 / 390
附錄一 《傷寒論》六經證治串要 / 393
附錄二 談經方運用的思路及方法——辨癥與辨機 / 403
展開全部
楊維杰《傷寒論》經方應用講座 作者簡介
楊維杰,生于山東青島,長大于臺灣,現常居美國。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為針灸泰斗董景昌之嫡傳弟子,中醫泰斗劉渡舟,易學泰斗朱伯昆之博士門生。曾任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臺北市中國醫藥研究會常務理事,美國針灸學會學術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