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汽車內燃機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89751
- 條形碼:9787111689751 ; 978-7-111-6897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內燃機設計 本書特色
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汽車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的開發與設計。每章都有教學目標、思考題和項目訓練。
汽車內燃機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汽車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的開發與設計。全書共10章,首先是緒論,闡述與汽車及內燃機相關的重大問題和內燃機作為車用動力的應用前景、汽車企業研發體系建設以及汽車內燃機開發流程和主要技術手段;然后是汽車內燃機選型、汽車內燃機主要參數確定、汽車內燃機工作過程計算、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動力學、汽車內燃機曲軸系統扭轉振動、汽車內燃機配氣機構動力學與設計、汽車內燃機主要零部件設計、汽車內燃機系統設計;*后是汽車內燃機開發的試驗評價與產品定型。每章都有教學目標、思考題和項目訓練。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車輛工程專業的教材,還可供汽車類相關專業,如汽車服務工程和交通運輸等專業的學生以及從事汽車內燃機開發、設計和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汽車內燃機設計 目錄
前言
本書主要符號表
第1章緒論1
11與汽車及內燃機相關的重大問題1
111能源問題1
112環境問題1
113內燃機作為車用動力的應用前景2
12汽車企業研發體系4
121汽車企業的研發模式4
122汽車企業開發能力的內涵6
13汽車內燃機開發流程和主要技術手段7
131發動機在汽車開發中的地位7
132汽車整車的研發過程7
133汽車內燃機設計開發流程和主要技術手段10
項目訓練16
第2章汽車內燃機選型18
21汽車發動機分類18
22汽油機與柴油機18
221汽油機的特點與應用18
222柴油機的特點與應用21
223汽車內燃機選配的基本原則22
23幾種汽車內燃機類型的討論22
231沖程數22
232冷卻方式22
233氣缸數和氣缸布置形式23
234進氣形式23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24
第3章汽車內燃機主要參數確定25
31性能指標25
311動力性指標25
312經濟性指標28
313可靠性與耐久性指標28
314運轉性能與適應性指標29
315低公害指標29
32基本結構參數31
321氣缸直徑和氣缸數31
322氣缸中心距L0與氣缸直徑D的比值L0/D32
323行程缸徑比S/D和活塞行程S32
324曲柄半徑r與連桿長度L的比值33
325汽車內燃機的幾個綜合評價參數34
33汽車內燃機的結構和總體布置35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37
第4章汽車內燃機工作過程計算39
41內燃機實際循環的示功圖39
42內燃機實際循環的計算41
421概述41
422內燃機實際循環的熱力學模型41
423熱力學模型的計算參數與內容43
43內燃機從零維模型到多維模型的發展51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54
第5章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動力學56
51內燃機動力學計算概述56
511內燃機動力學計算的主要內容和作用56
512內燃機動力學計算方法與工具57
52曲柄連桿機構運動學58
521曲柄連桿機構的形式58
522多缸內燃機的結構形式59
523曲柄連桿機構運動規律60
524曲柄連桿機構運動規律在內燃機設計中的作用70
53曲柄連桿機構動力學70
531中心式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分析70
532中心式曲柄連桿機構中力的傳遞及作用效果分析74
533偏心式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和力矩77
534主副連桿式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和力矩78
535曲柄連桿機構動力計算79
54內燃機的平衡與平衡分析82
541內燃機平衡的基本概念82
542內燃機的平衡措施84
543單缸內燃機平衡85
544單列式多缸內燃機平衡90
545雙列式多缸內燃機平衡100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115
第6章汽車內燃機曲軸系統扭轉振動117
61扭轉振動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義117
62內燃機當量扭振系統的組成與簡化118
621彈性參數(扭轉剛度或柔度)的換算119
622慣性參數(等效轉動慣量)的換算122
623曲軸系統扭轉振動計算的當量轉換124
63扭轉振動系統自由振動計算126
631單自由度系統與多質量扭振系統126
632曲軸系統自由扭轉振動振型圖130
64單自由度系統的有阻尼自由振動與強迫振動分析131
641單自由度系統的有阻尼自由振動131
642單自由度系統的有阻尼強迫振動132
65曲軸系統扭轉振動分析與減振133
651曲軸系統扭轉振動的激振力矩133
652曲軸系統的共振與臨界轉速136
653曲軸系統扭轉振動的消減措施138
654扭振的現代測試分析方法142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145
第7章汽車內燃機配氣機構動力學與設計147
71配氣機構的形式及評價147
711配氣機構的形式147
712單個氣門通過能力評價148
72配氣機構運動學和凸輪型線設計150
721配氣機構運動規律150
722凸輪型線設計155
73配氣機構動力學162
731配氣機構動力學模型162
732凸輪型線動力修正166
74凸輪軸及氣門驅動件設計167
741凸輪位置確定167
742挺柱、氣門和彈簧的設計169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178
第8章汽車內燃機主要零部件設計180
81曲軸飛輪組設計180
811曲軸的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180
812曲軸的結構設計181
813提高曲軸強度的措施184
814曲軸的強度計算186
815飛輪設計193
82連桿組設計196
821連桿的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196
822連桿材料197
823連桿主要參數的選擇198
824連桿的結構設計199
825利用有限元法對連桿進行計算分析203
83活塞組設計205
831活塞組的工作條件與設計要求205
832活塞的材料206
833活塞設計206
834活塞環設計214
835活塞環的力學及結構計算220
836油環的設計計算224
837活塞環的組合225
84機體與氣缸蓋設計226
841氣缸體的工作條件與設計要求227
842氣缸體的設計228
843應用有限元法對機體進行結構設計234
844氣缸蓋設計235
845氣道設計的CFD方法以及氣缸蓋CAE分析239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241
第9章汽車內燃機系統設計244
91燃燒系統244
911汽油機的燃燒室和燃燒系統244
912直噴汽油機燃燒系統開發246
913柴油機的燃燒室和燃燒系統252
914CFD在柴油機燃燒系統開發中的應用260
92進、排氣系統264
921車用柴油機進氣系統265
922車用柴油機排氣系統267
923乘用車汽油機進氣系統269
924乘用車汽油機排氣系統2
本書主要符號表
第1章緒論1
11與汽車及內燃機相關的重大問題1
111能源問題1
112環境問題1
113內燃機作為車用動力的應用前景2
12汽車企業研發體系4
121汽車企業的研發模式4
122汽車企業開發能力的內涵6
13汽車內燃機開發流程和主要技術手段7
131發動機在汽車開發中的地位7
132汽車整車的研發過程7
133汽車內燃機設計開發流程和主要技術手段10
項目訓練16
第2章汽車內燃機選型18
21汽車發動機分類18
22汽油機與柴油機18
221汽油機的特點與應用18
222柴油機的特點與應用21
223汽車內燃機選配的基本原則22
23幾種汽車內燃機類型的討論22
231沖程數22
232冷卻方式22
233氣缸數和氣缸布置形式23
234進氣形式23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24
第3章汽車內燃機主要參數確定25
31性能指標25
311動力性指標25
312經濟性指標28
313可靠性與耐久性指標28
314運轉性能與適應性指標29
315低公害指標29
32基本結構參數31
321氣缸直徑和氣缸數31
322氣缸中心距L0與氣缸直徑D的比值L0/D32
323行程缸徑比S/D和活塞行程S32
324曲柄半徑r與連桿長度L的比值33
325汽車內燃機的幾個綜合評價參數34
33汽車內燃機的結構和總體布置35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37
第4章汽車內燃機工作過程計算39
41內燃機實際循環的示功圖39
42內燃機實際循環的計算41
421概述41
422內燃機實際循環的熱力學模型41
423熱力學模型的計算參數與內容43
43內燃機從零維模型到多維模型的發展51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54
第5章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動力學56
51內燃機動力學計算概述56
511內燃機動力學計算的主要內容和作用56
512內燃機動力學計算方法與工具57
52曲柄連桿機構運動學58
521曲柄連桿機構的形式58
522多缸內燃機的結構形式59
523曲柄連桿機構運動規律60
524曲柄連桿機構運動規律在內燃機設計中的作用70
53曲柄連桿機構動力學70
531中心式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分析70
532中心式曲柄連桿機構中力的傳遞及作用效果分析74
533偏心式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和力矩77
534主副連桿式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和力矩78
535曲柄連桿機構動力計算79
54內燃機的平衡與平衡分析82
541內燃機平衡的基本概念82
542內燃機的平衡措施84
543單缸內燃機平衡85
544單列式多缸內燃機平衡90
545雙列式多缸內燃機平衡100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115
第6章汽車內燃機曲軸系統扭轉振動117
61扭轉振動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義117
62內燃機當量扭振系統的組成與簡化118
621彈性參數(扭轉剛度或柔度)的換算119
622慣性參數(等效轉動慣量)的換算122
623曲軸系統扭轉振動計算的當量轉換124
63扭轉振動系統自由振動計算126
631單自由度系統與多質量扭振系統126
632曲軸系統自由扭轉振動振型圖130
64單自由度系統的有阻尼自由振動與強迫振動分析131
641單自由度系統的有阻尼自由振動131
642單自由度系統的有阻尼強迫振動132
65曲軸系統扭轉振動分析與減振133
651曲軸系統扭轉振動的激振力矩133
652曲軸系統的共振與臨界轉速136
653曲軸系統扭轉振動的消減措施138
654扭振的現代測試分析方法142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145
第7章汽車內燃機配氣機構動力學與設計147
71配氣機構的形式及評價147
711配氣機構的形式147
712單個氣門通過能力評價148
72配氣機構運動學和凸輪型線設計150
721配氣機構運動規律150
722凸輪型線設計155
73配氣機構動力學162
731配氣機構動力學模型162
732凸輪型線動力修正166
74凸輪軸及氣門驅動件設計167
741凸輪位置確定167
742挺柱、氣門和彈簧的設計169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178
第8章汽車內燃機主要零部件設計180
81曲軸飛輪組設計180
811曲軸的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180
812曲軸的結構設計181
813提高曲軸強度的措施184
814曲軸的強度計算186
815飛輪設計193
82連桿組設計196
821連桿的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196
822連桿材料197
823連桿主要參數的選擇198
824連桿的結構設計199
825利用有限元法對連桿進行計算分析203
83活塞組設計205
831活塞組的工作條件與設計要求205
832活塞的材料206
833活塞設計206
834活塞環設計214
835活塞環的力學及結構計算220
836油環的設計計算224
837活塞環的組合225
84機體與氣缸蓋設計226
841氣缸體的工作條件與設計要求227
842氣缸體的設計228
843應用有限元法對機體進行結構設計234
844氣缸蓋設計235
845氣道設計的CFD方法以及氣缸蓋CAE分析239
思考題和項目訓練241
第9章汽車內燃機系統設計244
91燃燒系統244
911汽油機的燃燒室和燃燒系統244
912直噴汽油機燃燒系統開發246
913柴油機的燃燒室和燃燒系統252
914CFD在柴油機燃燒系統開發中的應用260
92進、排氣系統264
921車用柴油機進氣系統265
922車用柴油機排氣系統267
923乘用車汽油機進氣系統269
924乘用車汽油機排氣系統2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