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氣候動力學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67239
- 條形碼:9787502967239 ; 978-7-5029-6723-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氣候動力學引論 內容簡介
《氣候動力學引論(第3版)》是基于作者的有關研究工作和國內外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綜合寫成的,目的在于對氣候變化,尤其是短期氣候變化的理論和動力學進行較為系統的論述,希望對我國氣候動力學的研究和發展有所裨益。《氣候動力學引論(第3版)》第三版中,在原第二版的第4章增加了“MJO的數值模擬”一節(包括5個小節),主要INNT作者在這方面取得且得到靠前同行高度重視和肯定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原第二版的第7章增加了“中太平洋E1 Nino事件”一節(包括5個小節),主要論述近些年大家都很關注的另外一種E1 Nino事件的特征和演變,以及它的影響;在原第二版的1章也增加了一些關于年代際氣候變化的新內容。希望通過各章的分析和論述,使讀者既可以看到氣候變化的復雜性和重要影響,又可以從一個新的高度認識氣候及其變化,從而得到新的知識和結論,可以更好地為科學研究、教學和實際業務工作提供參考。
氣候動力學引論 目錄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1緒論
1.1氣候變化
1.2古氣候及其變化
1.3氣候與人類社會
1.4當代氣候研究
參考文獻
2氣候系統
2.1大氣
2.2大氣運動基本方程組
2.3海洋
2.4陸地和冰雪圈
2.5水分及其循環
2.6太陽活動
2.7火山爆發
2.8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3大氣輻射過程
3.1太陽短波輻射
3.2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
3.3地表輻射特性
3.4晴空大氣紅外輻射傳輸
3.5輻射氣候
3.6云-輻射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4大氣季節內振蕩的動力學
4.1大氣中的30~60d低頻振蕩
4.2熱帶大氣低頻(30~60d)振蕩動力學
4.3大氣基本態的不穩定激發
4.4大氣的低頻響應
4.5大氣非線性過程
4.6MJO的數值模擬
參考文獻
5大氣環流持續異常(一)——阻塞形勢的動力學機理
5.1多平衡態理論
5.2共振理論
5.3孤立波理論
5.4天氣尺度渦旋的激發
5.5偶極子理論
5.6包絡Rossby孤立子理論
參考文獻
6大氣環流持續異常(二)——遙相關的動力學機理
6.1大氣環流的遙相關
6.2大氣對外源強迫的遙響應
6.3能量頻散和大圓理論
6.4時間平均基本氣流的不穩定
6.5行星波的能量通量——EP通量
參考文獻
7海氣相互作用
7.1大尺度海氣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7.2ENSO
7.3ENSO對大氣環流和氣候的影響
7.4東亞冬季風異常與ENSO
7.5ENSO的發生與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層海溫異常
7.6E1Nino與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
7.7海氣耦合波動力學
7.8中太平洋E1Nino事件
參考文獻
8陸氣相互作用
8.1生物-地球物理反饋
8.2土壤溫度和濕度的反饋
8.3植被
8.4陸氣相互作用模式
參考文獻
9氣候數值模擬(一)——大氣環流模式(GCM)
9.1模式基本結構
9.2主要物理過程及其參數化
9.3氣候狀態的一些數值模擬結果
9.4海氣耦合模式(CGCM)
9.5月-季氣候的數值預報試驗
參考文獻
10氣候數值模擬(二)——簡化模式
10.1能量平衡模式(EBM)
10.2盒型模式
10.3輻射一對流模式(RCM)
10.4輻射一對流模式的發展
10.5二維統計動力模式(SDM)
10.6濾波模式
參考文獻
11十年及年代際氣候變化
11.1科學背景
11.2十年及年代際氣候變化的特征型
11.3大氣環流年代際變化特征及機制
11.4大洋狀況的年代際變化特征及機制
11.5中國氣候的十年及年代際變化
11.6尚需特別注意研究的幾個問題
參考文獻
12氣候的可預報性問題
12.1大氣運動的可預報性
12.2氣候的可預報性
12.3非線性動力系統與可預報性
參考文獻
13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
13.1溫室氣體和氣溶膠
13.2大氣中CO2濃度增加的氣候效應
13.3其他溫室氣體的氣候效應
13.4“核冬天”
13.5大氣中的臭氧及臭氧洞
參考文獻
附錄:本書部分英文縮寫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1緒論
1.1氣候變化
1.2古氣候及其變化
1.3氣候與人類社會
1.4當代氣候研究
參考文獻
2氣候系統
2.1大氣
2.2大氣運動基本方程組
2.3海洋
2.4陸地和冰雪圈
2.5水分及其循環
2.6太陽活動
2.7火山爆發
2.8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3大氣輻射過程
3.1太陽短波輻射
3.2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
3.3地表輻射特性
3.4晴空大氣紅外輻射傳輸
3.5輻射氣候
3.6云-輻射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4大氣季節內振蕩的動力學
4.1大氣中的30~60d低頻振蕩
4.2熱帶大氣低頻(30~60d)振蕩動力學
4.3大氣基本態的不穩定激發
4.4大氣的低頻響應
4.5大氣非線性過程
4.6MJO的數值模擬
參考文獻
5大氣環流持續異常(一)——阻塞形勢的動力學機理
5.1多平衡態理論
5.2共振理論
5.3孤立波理論
5.4天氣尺度渦旋的激發
5.5偶極子理論
5.6包絡Rossby孤立子理論
參考文獻
6大氣環流持續異常(二)——遙相關的動力學機理
6.1大氣環流的遙相關
6.2大氣對外源強迫的遙響應
6.3能量頻散和大圓理論
6.4時間平均基本氣流的不穩定
6.5行星波的能量通量——EP通量
參考文獻
7海氣相互作用
7.1大尺度海氣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7.2ENSO
7.3ENSO對大氣環流和氣候的影響
7.4東亞冬季風異常與ENSO
7.5ENSO的發生與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層海溫異常
7.6E1Nino與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
7.7海氣耦合波動力學
7.8中太平洋E1Nino事件
參考文獻
8陸氣相互作用
8.1生物-地球物理反饋
8.2土壤溫度和濕度的反饋
8.3植被
8.4陸氣相互作用模式
參考文獻
9氣候數值模擬(一)——大氣環流模式(GCM)
9.1模式基本結構
9.2主要物理過程及其參數化
9.3氣候狀態的一些數值模擬結果
9.4海氣耦合模式(CGCM)
9.5月-季氣候的數值預報試驗
參考文獻
10氣候數值模擬(二)——簡化模式
10.1能量平衡模式(EBM)
10.2盒型模式
10.3輻射一對流模式(RCM)
10.4輻射一對流模式的發展
10.5二維統計動力模式(SDM)
10.6濾波模式
參考文獻
11十年及年代際氣候變化
11.1科學背景
11.2十年及年代際氣候變化的特征型
11.3大氣環流年代際變化特征及機制
11.4大洋狀況的年代際變化特征及機制
11.5中國氣候的十年及年代際變化
11.6尚需特別注意研究的幾個問題
參考文獻
12氣候的可預報性問題
12.1大氣運動的可預報性
12.2氣候的可預報性
12.3非線性動力系統與可預報性
參考文獻
13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
13.1溫室氣體和氣溶膠
13.2大氣中CO2濃度增加的氣候效應
13.3其他溫室氣體的氣候效應
13.4“核冬天”
13.5大氣中的臭氧及臭氧洞
參考文獻
附錄:本書部分英文縮寫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