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語驛邊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819099
- 條形碼:9787546819099 ; 978-7-5468-190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語驛邊橋 本書特色
《人語驛邊橋》中相當一部分文章來自公眾號“星辰拾萃”。書中文章,或為一時觀感,或為一時心境,或為讀書心得,我也只是在她發于公眾號之后,才得以觀覽,“打賞”“點贊”而已,未曾予以指導、橫加干涉。一方面,是她的基本寫作路子是對的,語言表述尚能清通,如若“指導”過多.可能形成“束縛”,適得其反。一方面,詩無達詁,在不悖離基本內涵的情況下,可以有自己的體悟和理解。何況,詩本身就具有包孕性,有脫離具體情境之移情審美呢。“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還是那個“哈姆雷特”,就可以有無窮的想象,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何必多加限制呢。文學作品,本來就是由作者的創作與讀者的閱讀體驗共同完成的。
人語驛邊橋 內容簡介
在整理完所有的稿子之后,作者試圖描述“心路歷程”,但也不過是日常有話想說而已。這一篇自序,既作為一切的開始,也作為總述性發言。 《人語驛邊橋》中相當一部分文章來自公眾號“星辰拾萃”。辦公眾號的時候沒什么可糾結的,更沒有這么慎重。當年高考結束,我和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商量著合開一個公眾號。我們風風火火地商定了大致的寫作方向,確定了公眾號名稱,發出了首篇文章《緣起》,約定每個人積極發稿……然而,那個漫長的暑假,有人外出旅游,有人體驗生活。再后來,大家學了不同的專業,寫文章的節奏迅速被大學生活打散,公眾號也就落在了我這個“專業對口”的人手中。于是,一個原本打算合伙運營的公眾號*終成了我個人在運營。不過,這樣也好,少了許多拘束,也就自由了許多。
人語驛邊橋 目錄
自序
尋詩邀夢
秦淮景
揚州慢
望神州
上海灘
姑蘇城
長安雪
敦煌道
河西行
帝王都
山海流光
與杜甫相遇
化庸常為神奇
借我一斗驚世才
明月何處掠飛鴻
童年的回憶
讀懂世界——記《文字的故事》
仰望那閃耀的星辰——記《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風雨四世間——記《四世同堂》
戀一段回憶一段“琴”——記《琴戀》
無人識君,無人知己——評《陸犯焉識》
故事如水,慢慢流淌
莫尋來處,無問西東——評電影《無問西東》
年少芳華——評電影《芳華》
相逢何處皆自由——評電影《死亡詩社》
回眸望前塵——評電影《白蛇:緣起》
離開是道門——評電影《末代皇帝》
再見的意義是今天——評電影《雪季過客》
終是赤血長殷——評電視劇《良琊榜》
風起不息——評電視劇《瑯琊榜·風起長林》
夢醒方知桃花源——記話劇《暗戀桃花源》
……
長歌漫行
故夢相逢
月到風來
跋
人語驛邊橋 節選
《人語驛邊橋》: “煙花三月下揚州”,終于是人夢了。多次江南行,卻還是專門在三月結束前,遂了自己的意,不遠萬里去了趟揚州。 到揚州是下午時分,一下車便是冷風侵襲而來。不是我期待許久的春日融融的景象,揚州的暮春著實是太冷了。從南京到揚州的路上,一面對金陵六朝意猶未盡,一面又激動不已想著那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將在眼前。我如同余秋雨沖著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一樣,尋求著惦念了數載歲月的揚州春景。我這一趟江南之行究竟是為了什么?或許真是為了親見那些存在于書本上的詩句盡入眼底。理想化的尋夢,也是任性而為了。 穿過東關街,向著個園去。江南園林總是相似的,詩情畫意山水石橋都在園中。花窗回廊精致優雅,婉轉閑適。我時常覺得,也只有江南的柔情能容下這種自在精細的構造。大到園林,小到盆景,都是耗費心思精雕細琢,慢慢布置起來的。何處壘假山,何處鑿荷塘,何處是回廊斗轉,何處是畫舫游船。只是見得多了,便覺得沒什么十足誘人的地方。 個園不一樣。個園得名于竹,據說是取袁枚“月映竹成千個字”的句意,也有說是因為三片竹葉形狀似“個”字。滿園*獨特的當屬竹子。各種品種的竹子生長著,我分不清它們,只覺得滿眼翠綠又高挑,模樣實在是好看。我一直很愛竹子,倒不是因為什么“氣節”“風骨”,就是覺得這些挺拔利落的植物能成片成林,在煙云縹緲處尋一方安然自得的角落,便很是誘人了。在我幻想的生活里有兩種極端,一種是在熱鬧的都市里忙忙碌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忙到腳不沾地也無所謂;一種則是在某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有一處居所,有一小片竹林,閑時讀書彈琴,好不自在。王禹偁的《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中,“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寫的當是*理想的生活了,只是謫居的苦楚我體會不來,而他也只字未提。去個園時有風,雖然冷,但東風吹過竹林時,那細細密密的“簌簌”聲響,像是玉碎一地,帶些清脆,而又在風里纏綿。 個園還有聞名的假山。“揚州以園亭勝,園亭以疊石勝”,個園的假山便很有特色。環繞中心的桂花廳,四周是春夏秋冬四種景色的假山,假山的石料不同,顏色不同,搭配的植物也不同。那種精心設計的美景,江南園林的細致,我向來是佩服的。江南的平原上,白墻青瓦圈出一片地就能隔絕喧囂,偶有幾座樓臺不過樹高,也能自成一種環境,形成一個小天地。而西北,無論在哪圈出一片地,也總有更高的山巒疊嶂將其中看得清清楚楚,江河盡在眼眸。雖然西北的壯美更觸動我,天然的景色有一種豪情讓人難忘懷,但江南的沉靜也是別處比不了的。 行程里還有瓊花觀。“東風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一直不太分得清瓊花和木繡球,落在地上的白色小花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初走錯了路,跟著導航從小巷子里走到了瓊花觀的后門,大門緊閉著,從墻里伸出來的枝權上也不見一朵瓊花。和朋友在門外徘徊許久,經過的老人說,我們來得晚了,瓊花大概都已經謝了。只好作罷,轉而向運河邊去。也許是我們專程在三月去揚州,想去的地方不忍辜負我們,穿過小巷向大路一轉,競看到了瓊花觀的大門。滿園開得正盛的瓊花啊!一人多高的樹冠上一團團一簇簇的小白花,像是浮在樹梢的云,襯著綠色的葉子。園里難得沒有木繡球,我也終于記得了瓊花的模樣。我不急于拍花,卻見廊下走過一只花貓,便追著去逗它。外面的野貓如今都不怕我,它蹲在回廊的柱子旁,我也蹲在它面前。瓊花觀里有散步的老人,一個老爺爺拿著一小罐貓糧,抓出來一撮兒放在小花貓的面前,他滿臉慈祥地看著小貓吃得歡,又輕聲向我感慨一句:“你看這貓兒多乖。”這貓不躲我,可一直是一副不高興的模樣。它吃完貓糧臥在石臺上,我拿出手機拍它,離得極近。它仿佛是見慣了,不管我怎樣拍得開心,它都斜著眼睛,滿臉不耐煩,就等著我拍完趕緊走,別打擾它發呆。 ……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