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歲月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561579
- 條形碼:9787552561579 ; 978-7-5525-615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歲月筆記 本書特色
收入《歲月筆記》這本散文集的作品,是自作者1992年就讀六盤水市師范學校至今,20年多來陸續寫就的零星散文,分為三輯共計40余篇文章。“人間真情”“感悟人生”兩輯中的文章大多數涉及鄉親、親情、愛情和人生體驗及生命感悟。“鄉土情深”中有關地名故事的文章,是作者應水城縣民政局之邀,于2014年工作之余,用半年的時間,經過實地走訪6個鄉鎮的村寨后,對每個地名的來龍去脈作深入的研究考證寫出來的。
歲月筆記 內容簡介
《歲月筆記》是貴州作家符號近二十年來陸續創作的散文集,主要包括了“人間真情”“感悟人生”和“鄉土情深”三輯,涉及鄉土情、親情、愛情和人生感悟。特別是在“人間真情”這輯中的《家族往事》和“鄉土情深”中的地名故事篇什對研究那個時代的歷史、地名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鄉土情深”這輯中,作家搜集整理的《水城民間小調集萃》,描述了20世紀70至90年代水城地區農村的愛情、生產生活等現象,屬于農村的原生態文化,不能讓它消失。搜集整理成書,是對即將瀕臨失傳的民間文學、民間文化作出的一種搶救、傳承和保護,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裕的今天,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歲月筆記 目錄
家族往事
魏王符彥卿
岳父岳母
父親
為女兒取名字
那些年,寫給遠方戀人的詩
第二輯 感悟人生
故園之春
故鄉的老屋
雨夜讀書亦做夢
享受讀書
感悟凡人
追夢人
我與民進的情緣
孤獨二題
橘子洲游記
拜謁孫中山紀念堂
走進楊梅林場
第三輯 鄉土情深
水城民間小調集萃
金盆天生橋
南開跳花場
青林神仙坡
保華雙橋
保華下扒瓦大橋
金盆下馬田
青林索橋
南開搶媳婦埡口
青林馬蹄井
后記
歲月筆記 節選
家族往事 一 在祖國西南部,云貴高原黔西北烏蒙山麓的水城縣南開鄉涼山村,有一個叫臭水井的自然村寨。臭水井這個地名源于此地有一水井,因流人水井的水經過之處含有酸性的硫黃,久而久之水流過的地方泥土變為黃色,就像鋼鐵生了銹一樣,且含有些許硫黃的異味而得名。這個寨子地處水城、納雍、赫章三個縣的交界處,被群山包圍。在群山之中有大片大片的山坡地,山坡地間零星地分散著小塊的平地和盆地。這里的人家住房大多隨著兩排大山的山腳,依山而建,三家五家或十家八家集中在一起,隨著山勢的走向綿延十余里。 臭水井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因地勢高寒,自古被稱為涼山。在民國之前,涼山山高林密,人跡罕至,虎狼成群,是強盜土匪經常出沒之地。據臭水井現存的近代墳墓來看,*早遷來涼山臭水井居住的,應該是浙江紹興的楊姓和江西的符姓。之后,又陸續從畢節等地遷入了付姓、解姓、蔣姓、顏姓、黃姓、郭姓、李姓、曹姓等人家。 在臭水井,符姓是大姓,現有二十余戶,其他的均為小姓,各有三五戶或七八戶不等。自從各自的祖先從不同的地方遷來此地安營扎寨,兩百余年間,世世代代和睦相處,相安無事。那么,符姓祖先是什么時候,從什么地方來到臭水井落的腳?據譜書記載和祖輩世代相傳下來的零星記憶,可推測符姓人黔始祖江西第二十八世繼崇公,于清朝高宗弘歷年間,與堂兄繼眉公從江西省南昌府豐城縣劍池鄉桐林里扶岐上社保金華山,就是現今的江西省豐城市麗村鎮扶山村的地方出發,一路向西,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經長途跋涉,進入了貴州黑羊大箐,*終抵達了當時屬貴州省大定府管轄的水城縣南開鄉涼山臭水井。繼崇公和繼眉公為何要闊別富饒之地江西,來到荒蠻之地貴州?至今還是一個解不開的謎。 來到貴州的繼崇公和繼眉公又為何定居在海拔2000余米、土地貧瘠、交通非常落后的臭水井呢?原來浙江紹興人楊嵩在距離臭水井三公里的汞山壩子,開辦了一個銀廠,銀廠極為興旺。因楊嵩沒有男丁,只有一個女兒。楊嵩為讓他所辦的銀廠后繼有人,便招繼崇公為上門女婿。就這樣,繼崇公在臭水井安家落戶,并繼承了岳父楊嵩開辦的銀廠。據曾祖父傳下來的說法,在臭水井居住大概一至兩年后,繼眉公遷到水城縣金盆鄉凹盆底居住,并在凹盆底安家落戶。之后,大概過了七八年的光景,江西第二十九世緒筼公從江西送譜書給繼崇公和繼眉公,便定居在水城南開街上。 楊嵩給繼崇公及其女兒楊氏辦完婚事后,繼崇公就一心一意協助岳父楊嵩打理銀廠。由于銀礦所在地汞山壩子山高坡陡,既無水,又無煤,開采出來的礦石,要運到離廠三公里開外的沙沖南麓進行冶煉,煉礦場地面積約占兩平方公里,建了若干座爐子,冶煉礦石的灰渣堆積成兩座百余米高的小山,當時人們就把這個燒爐煉礦的地方稱作楊家爐。楊家爐這個地名沿用至今,屬于南開鄉涼山村大寨村民組,現在此處還居住著上百戶人家。運送礦料極為艱難,均靠人背馬馱,路途要翻越一座大山,不得不開山炸石,修筑了一條3000余米的石梯子路。石梯子路迄今基本上還保持著原貌,一直以來為人們提供諸多便利,體現了其存在的價值。 繼崇公在協助岳父楊嵩辦銀廠將近一年后,便與妻子楊氏生下一名男嬰,取名為緒璜。繼崇公的聰明能干,贏得了岳父楊嵩的歡心,楊嵩將全行家業及銀廠交給了繼崇公料理,并把辦銀廠的一切冶煉技術及經驗毫不保留地傳給了繼崇公。繼崇公也一門心思潛心學習,學思踐悟,不到兩年,繼崇公便熟練地掌握了辦銀廠的一切技術。幾年時間,繼崇公把銀廠辦得紅紅火火。之后的十余年時間里,繼崇公與妻子楊氏先后生有四子二女,長子緒璜、次子緒強、三子緒剛、四子緒湧;長女早歿,次女老五嫁回了江西豐城,適配大祥州肖姓。 繼崇公的岳父楊嵩及岳母去世后,繼崇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將其岳父岳母合葬,修建了一座帽墳。將近200年過去了,現今這座帽墳依然完好無損,每年的清明時節,我們都要去上墳掛青。 萬仞高山因為被挖空而塌陷,形成一個2000米見方、四周峭壁懸崖的大盆地,就是現在的落銀廠。該遺址面積約二三百畝,有昔日開鑿的鉛鋅礦洞20余個,且多為豎井,深度均在200米以上。少數礦洞保存較好,進洞石梯子多有垮塌,洞門寬高一般在2米見方,東側的山上,有塌陷或露天開采痕跡,其西南斜坡上,也有些鉛鋅礦洞。繼崇公艱苦奮斗十余年,掙得一筆錢買下了上千畝田地、山林,造福于子孫后代。繼崇公買的田地,稍遠點的有玉蘭八廂田,大寨河邊,塢鉛新水,納雍琨寨上馬田、下馬田,大多數田地和山林均在涼山。 P3-5
歲月筆記 作者簡介
符號,生于1975年5月,男,漢族,貴州水城南開人,民進會員,畢業于貴州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紀實文學學會理事,六盤水市水城區文聯主席。有小說、散文、散文詩、詩歌和評論散見《貴州作家》《香港散文詩》《江西散文詩》《貴州政協報》《貴州教育報》《新都市文學》《六盤水文學》《六盤水日報》《烏蒙新報》《六盤水教育》及貴州作家·微刊、文學貴州·微刊等。有作品入選《新世紀貴州散文詩選》《高邈的空間與幻想——水城十人散文詩選》,出版有書信體小說集《那些年的愛情》。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