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鐵血圍城: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4468
- 條形碼:9787521214468 ; 978-7-5212-1446-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血圍城: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內容簡介
敵人集結六個大隊的兵力,以及七千余人的偽軍對太岳山腹地的沁源縣城發動掃蕩。在近兩年半的對峙中,八路軍戰士在前線英勇作戰,百姓在后方鼎力支持:沒糧了大家湊,傷員接到家,送很好子弟上戰場……這個只有八萬人的小縣,配合在此駐守的八路軍,抗擊了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軍民一心,他們不向侵略者妥協一分,狠狠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勢。 我們的戰士是無畏的,我們的百姓是無私的,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
鐵血圍城: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目錄
引??子 / 001
好事多磨 / 002
風云突變 / 014
兩個“中國通” / 027
秋天的變奏 / 035
江家姐弟倆英雄 / 048
年關大搶糧 / 065
維持會鬧劇 / 077
激戰迷魂谷 / 095
伏擊州西嶺 / 107
李猛就義 / 116
夜半驚魂,張“書記”殞命 / 131
三戰永寧溝,賠了夫人又折兵 / 143
冬天的故事,冰坡伏擊 / 151
取義成仁有張成 / 181
再戰迷魂谷 / 198
歡樂的沁源人與困惑的日本兵 / 222
舍生取義,楊銘德赴死 / 240
“101”智斗齊標峰 / 254
又是一年正月三 / 267
*后的瘋狂,大林區慘敗 / 284
春天的故事,鐵流滾滾 / 299
春天的故事,絕世風流 / 316
附錄一:向沁源軍民致敬 / 333
附錄二:沁源人民的勝利 / 336
后??記 / 339
鐵血圍城: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節選
好事多磨 1942年秋,九月初九重陽節。沁源縣城西關一帶喜氣洋洋,整個西關大街三十六家鋪子的門頭上,到處貼滿了大紅的喜字。而在西關大街的正中央,這三十六家鋪子共同的東家——楊老太爺楊耀宗的府上,那濃濃的喜氣簡直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楊府門前原先的空地上,已經搭起兩座戲臺,正有一文一武兩大樂班在演出,文的是笙簫管樂,笛聲悠揚,唱的是正宗的地方小戲沁源秧歌《樂翻天》;武的是開鑼大戲,正演著一出中路梆子《鳳求凰》。而在這兩大樂班的周圍,那是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群,一浪高過一浪地叫好。概因這兩大樂班,差不多也就是本縣人所共知的梨園群英。這樣的場景,就是每年正月里的秧歌大會也難得一見,那些名角輕易是湊不到一塊來的,何況是兩大樂班的“對臺戲”,再掏多少錢人家也不會干的,可是今天這事例外,請誰干還就得干,且唱對臺戲的兩大樂班彼此之間也絕不生氣,反倒是其樂融融。這一切都是因為,今天這事主家,他說能行那就是能行,為什么呢?說到底是經濟因素在起作用,楊家在兩大樂班里原本就分別有著獨大的股份,當初之所以能夠在這小縣里開起兩家戲班,*主要的原因也是楊老太爺喜歡,他愿意花這個錢。今天楊家辦喜事,那班主啊,角兒們啊,還不趕緊可著勁兒來助個興? 要說楊家的宅子,其寬敞與豪奢在太岳山區當是無出其右的了。西關大街上那臨街三十六家店鋪不說,光說這楊家自己住的院子也足夠大的驚人,里里外外,一進兩開六串院子,*里邊的便是楊老太爺楊耀宗所在的正庭。此時此刻,盡管外面熱熱鬧鬧,一片喜氣,而在神主牌位前繚繞的香煙籠罩下略微有些陰暗的楊老爺子這里卻是愁云滿滿,看不見一絲絲的喜氣與歡樂。就連進進出出的下人與前來賀喜的親戚,看了楊老爺子那副六神無主的焦躁與不安,一大半也都跟著要念叨起老爺子口里正在念叨的詞來:“怎么回事?他怎就還不回來?”“是啊,這都多會兒了,他怎就還不回來?” 那么,楊老爺子與眾人所念叨的這個“他”又是誰呢?他就是今天這場喜事原本的男主角,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應當去娶媳婦成親的楊家三少爺,也是楊家唯一的大學生楊銘之。 要說這位楊三少爺,可謂聰明絕頂,打小讀書就展現了過目不忘、一點就通、舉一反三的天賦,真的是人見人夸,學啥會啥。也正因為如此,楊老爺子下了本錢讓他把能讀的書都讀盡,那學堂本就是楊家的,自然任由楊三少讀,上中學時,外面時興新學,楊銘之提出要到省城去,楊老爺子就把他送到省里*好的省立**中學去,楊銘之也算不負老爹眾望,幾年之后又以優異成績考取了久負盛名的燕京大學。要知道,在當時,燕大一貫以奉行精英教育為宗旨,每年招生不過百。楊銘之考取燕大,無論如何應該是楊家乃至整個太岳山區的一件大事。為此,當時的縣長還親來楊家送過喜幛,楊老太爺也很是以此而榮耀了一陣子的。可是,誰也沒有料得到,就在楊三少考取燕大的那一年,日寇在盧溝橋開了戰,在留在北平上學還是撤回山里躲避戰亂的問題上,楊家父子兩代**次發生了爭執,以楊老太爺和楊家老大楊銘義的意思,兵荒馬亂的,那學就別上了,干脆躲回山里放心,反正老三年紀小,想上學,啥時打完仗再上也不遲。而楊家老二,也就是在楊家學堂教書的楊銘德則認為這學是一定要上的。理由當然也很充足,一者,燕大是美國人辦的大學,那校長司徒雷登說了,無論戰爭怎么影響都不會停課。日本人再瘋狂,諒也不敢拿美國人辦的學校開刀。二者,老三現在年紀是小,可這戰爭打起來就沒個準,等打完了再上,那還不知拖到猴年馬月,鬧不好就耽誤老三一輩子。而老三上大學可是楊老太爺和整個楊家*大的希望所在。要說這事,無論老爺子和兩個哥哥怎么議論,那還不是為了楊銘之一個“好”字嗎?可人家老三偏不領情。這邊家庭會議還沒開,那邊人家連家也沒回,徑直就從省城太原到北平報到去了。還好,楊銘之這五年大學(預科一年,本科四年)那是順順利利上了四年,日本鬼子也當真沒有在燕園找麻煩。眼看再有一年就要真正大學畢業了,偏偏就在1941年的12月爆發了太平洋戰爭,美日兩國一下子成了交戰國,燕園也就不再受日本大兵的“保護”。于是,一心好好讀書的楊銘之和他的同學們在偌大的北平城再無安放書桌的尺寸之地。也就趁了這個不知應該不應該說成是機會的機會,憂心忡忡的楊銘之幾年來**次回到了也曾讓他魂牽夢繞的家鄉沁源城。 俗話說,爹的心在兒身上,兒的心在石頭上。素以家教極嚴而著稱的楊老太爺在全家文化水平*高,按說也在*知書達禮的小兒子身上**次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怎么說呢,那大學生他人是回來了,可心卻起碼有一半留在了燕園。打從公歷的1941年的12月回到了家,直到陰歷的第二年正月,前前后后幾乎兩個多月的時間,說過的話加起來都不到十句。充其量也就是見人點個頭,“嗯”“呀”“哈”地從喉嚨深處往外擠幾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單詞或漢字。一度時間,把老爺子嚇得,以為寶貝兒子得了什么怪病。可是請大夫來看,人家卻說沒病。沒病可好,但兒子就這么著不說話,那還不憋壞了呀?就在一家人苦思冥想,手足無措的時候,正月里的一天,臨時負責三兒子起居飲食的二管家胡順突然向楊老爺子報告了一個天大的喜訊。據那胡順說,正月十四這天下午,楊三公子楊銘之不知搭上了哪根筋,順著一陣悠揚的樂聲竟然不由自主地來到了離老楊家有一截路程的縣城中心關帝廟劇場。那個地方原來其實只是一個可以容納三五百人看戲的小戲臺,1938年抗日政府成立以后,已經改造成可以放得下上萬人的大劇場兼會場。這一天,正是抗日政府組織的一年一度秧歌大會的開場之日。
鐵血圍城: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作者簡介
郭天印,1955年生,山西沁源縣人。大學文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迄今為止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大宋三杰》《鄭成功》《中國戰友》《太原保衛戰》《沁源圍困戰》《美利堅大崩潰》《航空母艦北京號》等,人物傳記《狄仁杰傳》,報告文學《長江支隊》,學術專著《讀史品詩》《四書五經經典故事》等,創作劇本電視劇《沁源圍困戰》、電影《云上日出》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