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波傳 本書特色
弘揚雨花精神,傳承紅色的經典讀物,不少烈士為首次立傳。 深刻緬懷雨花英烈生平事跡,大力弘揚“雨花英烈精神”,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厚營養,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高波傳 內容簡介
本書為雨花臺烈士傳叢書之一,為烈士高波的傳記。高波曾躡足行伍之間,不斷追尋真理;曾踏遍陜甘寧邊區,宣傳革命的聲音。1913年出生于陜西省米脂縣。1930年 到愛國民主人士杜斌丞處工作,先后擔任警衛員、副官。1934年考入西安綏靖公署步兵訓練班。1935年參加楊虎城7路軍。西安事變后,前往延安,被分配到中國人民抗 日軍政大學學習,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從抗日軍政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烽火劇團工作。后還參與了延安軍民的大生產運動。1945年,不幸落入反動軍閥馬鴻 逵之手。1947年,高波被押往蘭州國民黨軍西北行轅俘虜收容所。1948年10月,英勇就義于南京雨花臺,時年35歲。
高波傳 目錄
引子
**章 英雄故里得啟蒙
第二章 革命潮頭露崢嶸
第三章 西安從軍思報國
第四章 抗大熔爐再鍛造
第五章 烽火劇團顯異才
第六章 文藝戰線播火種
第七章 三邊統戰建功勛
第八章 文武兼備立新功
第九章 風云突變陷魔掌
第十章 慷慨激昂斗敵頑
第十一章 堅貞不屈向永生
尾聲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高波傳 節選
1955 年夏,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里,一位中年男子和家人緩步而行。當他們依次瀏覽碑銘上鐫刻的烈士姓名時,一個熟悉的名字突然映入中年男子的眼簾,他怔怔地看著那個名字,口中喃喃說道:“老伙計,真的是你嗎?” 這個中年漢子名叫任思忠,1918年出生,四川省達縣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先后任延安抗戰劇社隊長、烽火劇團政治協理員、文藝宣傳訓練大隊大隊長等職。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而任思忠口中的“老伙計”就是他在延安烽火劇團工作時的老搭檔,時任烽火劇團團長的高波。 高波,1913年出生于陜西省米脂縣, 先后在米脂東街小學和三民二中讀書。1931年投奔參議陜政的愛國民主人士杜斌丞。1934年考入西安綏靖公署步兵訓練班。翌年畢業后任第十七路軍楊虎城部排長。1937年進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其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抗大畢業后,歷任八路軍留守兵團政治部宣傳干事, 烽火劇團團長,八路軍留守兵團政治部宣傳部文藝科長,陜甘寧晉綏聯防軍警三旅民運科科長、敵工科科長,八路軍新編第十一旅**團政治委員等職。1947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先后被關押在銀川、蘭州、鎮江、南京等地,1948年就義于雨花臺。 任思忠永遠記得與“老伙計”初次相見的情景。那天,他奉命去烽火劇團報到。在歡迎的人群中,有一位同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人中等個子,身穿一套灰色棉軍衣,頭戴一頂舊軍帽,橢圓形臉,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藏在鏡片后的雙眼透出從容睿智的目光。這人就是時任烽火劇團團長的高波。任思忠永遠記得和“老伙計”朝夕相處的日子。那時,他在烽火劇團主要是做政治工作,負責隊員的思想教育。在那些日子里,他和高波一同帶領隊員到基層部隊演出。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跋山涉水,因陋就簡,為戰士們演出了宣傳劇《放下你的鞭子》、歌劇《小放牛》和《軍民大生產》、秦腔《三回頭》等諸多節目。這些節目不僅形式多樣,緊密配合政治形勢,而且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因而深受戰士們的歡迎。盡管那時物質生活貧乏,但他們每個人都精神抖擻,心中充滿了無窮的力量。而他和高波也在共同的革命工作中結下了深厚情誼。兩人成了生活中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工作上默契配合的好搭檔。 任思忠也永遠記得“老伙計”在獄中堅貞不屈的英勇事跡。高波被捕后,輾轉于銀川、蘭州、鎮江、南京等地監獄,面對敵人的威逼和誘降, 他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在新中國誕生前夕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就義時,他淡定從容,高聲呼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必勝!” 的口號。 高波的一生都在戰斗,他是真正的勇士。
高波傳 作者簡介
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和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聯合啟動雨花臺烈士傳叢書編纂工作,組織動員烈士籍貫所在地黨史部門參與。本冊由江蘇省委黨史工辦同志陳旺負責撰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