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2633
- 條形碼:9787100202633 ; 978-7-100-20263-3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藝術史、藝術哲學相關《藝術史與藝術哲學》(**輯)已于去年出版,得到業內外一致好評。第二輯延續了**輯較高的學術質量,集結國內外活躍在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研究領域的優秀學者,從不同角度呈現這些學科的進展與前沿。第二輯除了收錄國際性會議的研究論文外,還加入了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的專題研究,以及書評,內容不拘一格。我們仿佛透過一個神奇的多棱鏡,窺視到藝術的方方面面,而藝術也逐漸回歸到藝術本身。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 內容簡介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為核心,集結國內外活躍在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研究領域的很好學者,從不同角度呈現這些學科的進展與前沿,強調藝術史、藝術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史學厚度為筑基,以思想深度為旨歸。以期經過多年努力,形成系統而成規模的學術成果。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收錄了十四篇國內外學者撰寫的近期新研究論文,包括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與“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合作舉辦的靠前論壇“創生與準確:藝術、設計和科學間的非平凡關系”的專題論文,關于塞尚研究的藝術史專題,關于康德研究的藝術哲學專題,由本輯刊編委詹姆斯·埃爾金斯教授提供的近期新圖像研究的特稿,以及四篇國內青年學者撰寫的書評。內容不拘一格,但秉承我們的一貫宗旨:以跨學科的方法和多元化的視角對藝術進行更深層次的追問和思考。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 目錄
一 “創生與精確”國際論壇專題
I. Poesis and Precision: Forum on the Non-trivial Relations Between
Arts, Design and Sciences
Poesis and Precision: Art and Science as Practised Culture of Experiment
/ Siegfried Zielinski
Perception and Fine Art: From Art History to Science / Liu Chuang
Porous and Poietic Exchanges: Pioneering Practices in the Arts, Sciences, Technologies in South America / José-Carlos Mariátegui
The KLAS: Give ’Em Enough Rope—Poiesis et Poiein / Arnau Horta, Caterina Benincasa, Rodrigo Perez-Garcia
二 藝術史研究專題
II. Studies in Art History
塞尚研究中的形式分析/ 沈語冰
塞尚繪畫作品的統計研究/ 徐克艦
塞尚的“感覺”與胡塞爾的本質直觀——從喬納森?? 克拉里的視覺考古學出發 / 莫為為
三 藝術哲學專題
III.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Art
康德對客觀性內涵的重構與鑒賞判斷普遍有效性的證成 / 李偉 張平虎
康德論模仿與美的藝術 / 王維嘉
四 特稿與書評
IV. Features and Book Reviews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Image / James Elkins, Erna Fiorentini
曲徑通幽——《詞語與圖畫》與夏皮羅的藝術符號學路徑 / 諸葛沂
蓬圖瓦茲的歲月與海浪/ 張 雷
感性的歧見——評托馬斯??克洛《60年代的興起:異見時代的美國與歐洲藝術》 / 高 薪
新前衛究竟“新”在何處?——評《隨機秩序:羅伯特??勞申伯格與新前衛》
/ 夏 天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征稿函
Call for Papers: Journal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rt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 節選
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有一張三人組浴女圖值得一提,那就是為馬蒂斯所得、*終又捐獻給巴黎小皇宮的那一張(圖12)。在繪畫方面,一般地說,在視覺和諧方面,后人大可信任馬蒂斯的眼光。他認為,這是塞尚三人組浴女圖當中*和諧的一張。我認為,稍微有一點繪畫基礎和視覺素養的讀者,不難從塞尚的眾多三人組浴女圖中印證馬蒂斯的絕對正確性。在這里,不僅三角形或者金字塔的構圖已成為浴女圖的典范,人物姿勢和相互關系相對和諧,而且平行的筆觸、空間的營造和光線的嬉戲,已經使畫面完全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請注意地面的水平線短筆觸、樹葉及光線的對角線筆觸,以及左側人物左右手臂周圍(包括右手的腋下)深綠色的空間暗示,與左側人物和中間人物之間金黃色陽光的對比。退后五步看,觀眾會驚訝地發現左側人物前方,以及中間人物的背后那縱深的空間,與整個畫面的有序筆觸之間的相互嬉戲。這已經實現了人物與風景的完美統一——也就是對馬蒂斯來說天啟般的啟示所在。 ……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第二輯) 作者簡介
沈語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大學世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兼職教授,湖北美術學院“楚天學者”講座教授(2016—2018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第3版)??藝術學理論卷》藝術批評分支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系”主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文庫??藝術理論研究系列”執行主編。曾為劍橋大學哲學學院訪問學者,哈佛大學意大利文藝復興研究中心訪問教授。著有《20世紀藝術批評》《圖像與意義》等;譯有《弗萊藝術批評文選》《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