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 第二輯 (平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77601
- 條形碼:9787535977601 ; 978-7-5359-776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 第二輯 (平裝) 本書特色
眼下,公眾獲取知識的途徑前所未有的便利,但許多信息魚龍混雜,真偽難辨。本書由南方科技大學組織一批博學多才的科學家編寫而成,院士領銜,眾多學術名家參與,作者陣容強大、權威,內容深度與廣度兼備,所選題材瞄準科技熱點、貼近大眾生活。因此,本書集科學性、原創性和趣味性于一體,不但對廣大讀者認識高科技,了解高科技很有幫助,而且對激發讀者的科學興趣,增強公眾科學素質也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可以說,這是一本只要翻閱就會有收獲的科普書。
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 第二輯 (平裝) 內容簡介
高科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科學、技術與工程*前沿的技術群。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滋養著我們每一個人。 然而,時至今日,在不同專業及不同學科層面,高科技與大眾之間還隔著一道鴻溝。《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叢書緊跟當代科技發展的腳步,瞄準時代前沿的高科技問題,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對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生物與醫藥、材料與能源、資源與環境等領域人們關注的前沿科技問題作了科學、權威的回答!
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 第二輯 (平裝) 目錄
01科技熱點篇
人類為什么要探測火星 002
為什么芯片很難制造 007
人工智能真的安全嗎 012
疫苗研發為何要這么久 016
金融科技是什么 022
博弈論:一個美麗的智慧 026
什么是科幻小說 030
科技發展應該往哪里走 035
02電子與信息篇
5G為什么這么重要 040
電子設備中的數據安全嗎 046
機器人神奇在哪里 050
足式機器人如何行走 055
什么是3D打印 061
為什么量子點能“小”材大用,大“顯”身手 066
是什么讓激光如此特殊 073
神奇的“隔空充電”是如何實現的 078
03材料與化學篇
人工養殖硅藻可以做成哪些新材料 084
納米材料膜如何為我們帶來潔凈水 088
加熱就能跑的機器人怎么做 093
如何利用量子力學原理設計新材料 098
人類如何看到原子在微觀世界的排列 103
揭開“海豹兒”的神秘面紗 107
蛋白質如何“抓取”藥物分子 112
化學反應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是什么 116
分子視角下的磁行為有何不同 120
芳香性化合物都是香的嗎 125
04生物與科技篇
北極熊是怎樣保暖的 130
為什么古菌能在100℃沸騰的熱泉里生存 135
什么是微生物水泥 139
服用中藥會有重金屬中毒的風險嗎 144
光誘導力顯微鏡:光如何輕撫感知微觀世界 149
誰在突破光學顯微鏡的極限 153
光流控技術學是什么 158
超聲波怎么聽 163
什么是湍流 168
飛機能“靜音”飛行嗎 172
為什么組合結構可以實現“1+1>2” 178
05地球與環境篇
南海是怎么形成的 184
如何用物理方法解密海洋 188
大洋鉆探可以獲知地球的哪些秘密 193
地磁場要倒轉了嗎 198
磁細菌體內為什么生長磁小體 204
什么是范艾倫輻射帶 210
候鳥往哪里飛 215
自然界的水為什么五顏六色 220
全球氣候變化是真的嗎 224
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 第二輯 (平裝) 節選
近年來,媒體經常報道“卡脖子”“科技戰”等熱點話題。圍繞這些話題,芯片、集成電路、半導體成為被頻繁提到的科技熱詞。那么,究竟什么是芯片?芯片是怎么發展起來的?它為什么很難制造?我們在芯片制造的哪些環節被“卡脖子”了呢? 芯片的英文名叫chip,與我們平常愛吃的薯片是同一個單詞,指的是一種有特定功能的薄片狀器件。微電子芯片是一種封裝好的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晶體管、二極管等有源器件和電阻、電容等無源器件。它們按照給定的電路設計,集成在半導體材料(如硅、砷化鎵、氮化硅等)晶片上,實現特定的電路功能。在大部分場合,芯片可以等同于集成電路,而半導體是制造芯片的一種基礎源材料。 晶體管是芯片的核心單元。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約翰??巴丁(John Bardeen)和沃爾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利用半導體鍺材料,發明了世界上**個晶體管。隨后,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發明了PN結晶體管。這三人因此共同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晶體管的誕生開創了集成電路發展的先河。1958年,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工程師基爾比(Jack Kilby)提出并實現了集成電路的設想;幾個月后,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的諾伊斯(Robert Noyce)申請了基于硅平面工藝的集成電路專利。這兩項發明標志著集成電路的誕生,基爾比也因這一偉大創造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伊斯于1990年去世,因此未能共同獲獎)。
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 第二輯 (平裝) 作者簡介
李鳳亮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人文中心講席教授,暨南大學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博士后,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級人選及“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廣東省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廣東省委宣傳部及省文聯“新世紀之星”入選者,深圳市國級高層次專業領軍人才,第三屆“鵬城杰出人才獎”獲得者。兼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副會長等。研究領域為文藝理論、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文化。 劉青松 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明尼蘇達大學博士,歐盟瑪麗??居里學者。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青島海洋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首批“鰲山人才”卓越科學家,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榮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百年百名華裔優秀校友獎。主要從事古地磁學基本理論及其在地學中應用的基礎與綜合研究,在巖石與礦物的復雜磁性機理、沉積剩磁獲得機理與地球磁場演化、海洋磁學、大陸架沉積物年代學與古環境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