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2022版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50905
- 條形碼:9787550450905 ; 978-7-5504-509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2版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 本書特色
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中公版·2022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嚴格依據四川省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真題編寫而成。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本書在各篇篇首設置了“開篇明義”版塊,立足近3年四川省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考情,結合圖表,點明各篇高頻考點、考查特點等,幫助考生把握各篇內容中的考查側重點。 2.本書設置了“經典真題”“易錯警示”版塊。“經典真題”版塊精選與考點相關的典型真題,幫助考生加深對考點的理解和掌握。“易錯警示”版塊對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細致講解,題型考生留意命題陷阱,對比記憶,攻克重點難點。 3.鑒于我國的方針政策以及四川省策等時事知識是四川省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的重要內容,本書在編寫時,依據考試特點以及命題規律,放置了重大方針政策等內容。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以及四川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四川省策內容,幫助考生把握時事政策知識。
2022版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 內容簡介
本書共包含九部分內容,分別是法律,公民道德建設,國情省情,公文寫作,*單位基本常識,經濟、科技、文化常識,職業能力測試、時事政治、管理。本教材在正文開頭部分放置了四川省*單位綜合知識考試綜述,深入剖析各學科的考試特點、考情變化,通過對各學科的細致解讀分析,幫助考生掌握作答技巧和答題要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備考策略及備考計劃。*單位考試又稱事業編制考試,這項工作由各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委托省級和地級市的人事廳局所屬人事考試中心(*單位,考試中心命題和組織報名、考試并交用人單位成績名單,部分單位自行命題組織實施)。尚無全國和全省、市統一招考,很多縣級各個單位統一招考 。
2022版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 目錄
開篇明義1
**章 憲法3
**節 憲法基本理論3
第二節 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制度4
第三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6
第四節 國家機構8
第二章 民法及民事訴訟法11
**節 民法概述11
第二節 民事主體和民事法律行為11
第三節 民事權利16
第四節 合同19
第五節 知識產權21
第六節 人身權和財產繼承權24
第七節 民事責任27
第八節 訴訟時效30
第九節 民事訴訟法31
第三章 刑法36
**節 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構成36
第二節 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39
第三節 單位犯罪和刑罰40
第四節 犯罪的種類42
第四章 勞動法44
**節 勞動法概述44
第二節 促進就業45
第三節 法定勞動管理保護制度45
第四節 勞動爭議48
第五章 勞動合同法49
**節 勞動合同及勞動合同法概述49
第二節 勞動合同的訂立49
第三節 勞動合同的無效、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50
第四節 集體合同、競業限制、勞務派遣52
第五節 事業單位的聘用合同與勞動合同的關系53
第六章 道路交通安全法54
**節 道路交通安全法概述54
第二節 車輛和駕駛人54
第三節 道路通行條件57
第四節 道路通行規定58
第五節 交通事故59
第七章 治安管理處罰法61
**節 治安管理處罰概述61
第二節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和適用61
第三節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和處罰63
第二篇公民道德建設
開篇明義65
**章 公民道德建設概述67
**節 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與長期性67
第二節 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67
第三節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68
第二章 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規范70
**節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70
第二節 社會公德規范70
第三節 職業道德規范71
第四節 家庭美德規范73
第五節 個人品德規范74
第三篇國情省情
開篇明義75
**章 國情知識77
**節 國土與資源概況77
第二節 人口與民族80
第三節 綜合國力82
第四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征84
第五節 外交政策87
第二章 省情知識89
**節 社會歷史簡況89
第二節 自然地理概況92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95
第四篇公文寫作
開篇明義97
**章 公文基礎知識99
**節 公文的含義及分類99
第二節 公文文種101
第三節 公文的主要作用102
第四節 公文的格式規范103
第二章 公文的撰寫109
**節 公文撰寫的要求109
第二節 常用法定公文撰寫109
第三節 信息反饋文書撰寫115
第四節 日常事務文書撰寫119
第五節 告啟文書撰寫123
第五篇事業單位基本常識
開篇明義125
**章 事業單位概述127
一、事業單位的內涵127
二、事業單位的特征127
三、事業單位存在的社會基礎128
第二章 事業單位改革制度129
**節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129
第二節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130
第三節 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132
第三章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133
一、公開招聘和競聘上崗133
二、應聘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133
三、回避制度和違紀處理134
第四章 事業單位聘用制度135
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實施范圍135
二、聘用合同的主要內容、類型和期限135
三、聘用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解除和爭議處理135
四、違約責任和聘用單位解除合同責任136
第五章 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137
一、崗位的概念、分類和設置原則137
二、崗位設置管理的單位范圍和人員范圍138
三、可以申請設置特設崗位的情形138
四、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等級及內部結構比例138
五、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聘用條件139
六、聘用管理崗位的學歷條件和年限規定139
七、聘用專業技術崗位的基本條件139
八、聘用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條件139
九、崗位設置的基本程序和作用140
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變更140
十一、崗位聘用的基本要求和規定140
第六章 事業單位人員考核制度141
一、考核的主要內容141
二、考核結果的使用141
第七章 事業單位的獎勵與處分142
一、事業單位的獎勵142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處分142
第八章 人事爭議處理144
一、人事爭議的概念和分類144
二、人事爭議處理的工作渠道和基本原則144
三、人事爭議協商與人事爭議調解145
四、人事爭議仲裁146
五、人事爭議訴訟148
第六篇經濟、科技、文化常識
開篇明義149
**章 經濟常識151
**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51
第二節 微觀經濟常識153
第三節 宏觀經濟常識160
第二章 科學技術及環保常識169
**節 科技概論169
第二節 科學前沿171
第三節 高新技術175
第四節 農業農村和農業科技182
第五節 環境保護188
第三章 文化常識195
**節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195
第二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98
第三節 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202
第七篇職業能力測試
開篇明義205
**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208
**節 選詞填空208
第二節 語句表達213
第三節 閱讀理解217
第二章 數量關系——數字推理226
一、等差數列及其變式226
二、等比數列及其變式227
三、和數列及其變式227
四、積數列及其變式228
五、多次方數列及其變式229
第三章 數量關系——數學運算231
**節 數學運算常考題型231
第二節 數學運算擴展題型239
第四章 判斷推理——圖形推理242
**節 圖形推理核心知識儲備242
第二節 圖形推理題型分類精講247
第五章 判斷推理——邏輯判斷252
**節 必然性推理252
第二節 可能性推理258
第三節 智力推理264
第六章 判斷推理——定義判斷270
**節 定義的邏輯知識270
第二節 定義判斷考點精講271
第七章 判斷推理——類比推理273
**節 類比推理考查方式273
第二節 類比推理核心考點精講274
第八章 資料分析278
**節 資料分析概念278
第二節 資料分析計算技巧284
第八篇時事知識
開篇明義289
**章 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291
**節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點)291
第二節 新時代我國強國強軍政策292
第二章 四川省策297
**節 《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要點)297
第二節 《成都平原經濟區“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要點)299
第九篇管理
開篇明義301
**章 管理學基礎知識303
**節 管理概述303
第二節 管理職能304
第二章 行政管理基礎知識308
**節 政府職能308
第二節 行政領導309
第三節 行政監督310
第十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開篇明義311
**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313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319
第十一篇人文與歷史
開篇明義321
**章 中國人文常識323
**節 中國文化常識323
第二節 中國文學常識325
第二章 中國歷史常識329
**節 中國古代歷史常識329
第二節 中國近現代歷史常識332
中公教育·四川分部一覽表338
2022版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 節選
法律是四川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中的必考內容,該部分考查內容包括憲法、民法及民事訴訟法、刑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考查題型涉及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案例分析題。 通過分析2019—2021年的四川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真題可知,法律試題在四川各地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中考查占比較大,一般不少于20%,多的可達35%~40%。通過真題分析,我們能夠得出本篇各章內容的考查占比情況和高頻考點,具體如下所示: 根據上述圖表,結合試題的考查形式,法律試題的具體考查特點如下: 1.考查范圍較固定,考點特殊 四川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有明確的大綱,考試范圍比較固定,其中憲法、民法及民事訴訟法和刑法的考查占比較大。另外,除了事業單位考試中常考的法律規范外,四川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還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以下題為例: (單選)下列選項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是( )。 A.甲乘坐摩托車應戴安全頭盔 B.盲人乙在道路上通行應使用盲杖或采取其他導盲手段 C.丙在非機動車道內駕駛電動自行車應以不超過15公里的時速行駛 D.某學校在沒有行政許可的情況下,組織全體新生在公路上進行5公里拉練 解析:A項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第五十一條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B項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第六十四條規定,“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C項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第五十八條規定,“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D項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年)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故本題選D。 考生在備考四川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時,既要深入理解和掌握憲法、民法及民事訴訟法、刑法等基礎知識,又要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規范的基本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考查題型多樣,形式靈活 四川事業單位綜合知識科目考試中,對于法律試題的考查,不僅涉及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等常規題型,還涉及案例分析題這種特殊題型。另外,對于憲法相關知識,多直接考查法條;而對于民法及民事訴訟法、刑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法律規范,常以案例的形式進行考查。以下題為例: (單選)以下構成累犯的是( )。 A.甲因故意傷害被判一年有期徒刑,2000年1月1日刑滿釋放,2000年9月9日又因為失火罪被判兩年有期徒刑 B.乙因故意傷害被判一年有期徒刑,2000年1月1日刑滿釋放,2000年9月9日又因為危險駕駛被判五個月拘役 C.丙因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被判刑,2000年1月1日刑滿釋放,2009年9月9日又因為過失致人死亡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D.丁因故意傷害被判一年有期徒刑,2000年1月1日刑滿釋放,2003年9月9日又因為搶劫罪被判五年有期徒刑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1年)第六十五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A項不構成累犯。失火罪是由于行為人的過失而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屬于過失犯罪。 B項不構成累犯。乙刑滿釋放后被判拘役,拘役不屬于有期徒刑,因此乙不屬于累犯。 C項不構成累犯。過失致人死亡屬于過失犯罪,且犯罪的間隔也超過了五年。 D項構成累犯。丁在被判處有期徒刑刑滿釋放后,五年以內又被判處有期徒刑,是累犯。 故本題選D。 相較于直接考查法條的試題,此類試題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對于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試題的綜合性更強,難度也更大。考生需要明確的是,法律與社會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因此,在備考法律知識時,切忌死記硬背,要對生活中的法律事件多加關注,借助生活中發生的具體案例來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會更加有效。 **節 憲法基本理論 一、憲法的概念 憲法是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國家根本法。 二、憲法的基本特征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是憲法的基本特征,也是憲法與普通法律重要的區別之一。作為國家根本法,憲法具有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這主要表現在: **,在內容上,憲法規定一個國家根本、核心的問題。諸如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國家的結構形式、國家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和職權等。 第二,在法律效力上,憲法具有高法律效力。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國家法律體系中處于高地位。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①憲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依據,普通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②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與憲法的內容、原則和精神相違背;③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高行為準則。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比普通法律更加嚴格。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保障憲法權威的重要環節:①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機關往往是特別成立的機關,而非普通立法機關;②通過或批準憲法或者憲法修正案的程序往往嚴于普通法律。 三、憲法的本質 憲法與其他法律一樣,具有階級性。在制定或修改憲法的時候,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綜合考察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并以此為基礎規定憲法的基本內容。因此,在憲法制度的設計以及具體運行過程中,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會產生重要影響。 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中,存在同一階級內部不同階層、派別或集團之間的力量對比。同時,與其他法律相比,憲法所表現的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具有全面性的特點。盡管其他法律也體現一定的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但它們只著重于某一具體方面,而憲法則集中體現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 四、憲法的作用 憲法的作用是指憲法通過規范調整憲法關系主體的行為從而對終的社會關系產生影響。 憲法具有以下四個特點:①憲法的作用在本質上是統治階級根本意志的現實化;②憲法作用的對象是憲法關系主體的行為和社會關系;③憲法對憲法關系主體和社會政治關系可能產生積極作用,也可能產生消極作用;④憲法作用的全面發揮有賴于一定的社會條件。 五、憲法監督 憲法監督是由憲法授權或憲法慣例所認可的機關,以一定的方式進行合憲性審查,預防和解決違憲,追究違憲責任,從而保證憲法實施的一種制度。 就監督對象來說,憲法監督主要包括兩方面: (1)規范的合憲性審查和監督,即審查法律、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合憲性,使其與憲法不抵觸。憲法是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立法機關制定的一般法律、其他國家機關制定的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2)行為的合憲性審查和監督,即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各政黨等主體的行為進行審查,追究違憲責任。憲法要求,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都必須將憲法作為自己根本的行為準則。因此,保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各政黨、武裝力量、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全體公民的行為的合憲性是憲法實施保障的又一重要內容。 第二節 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制度 一、國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二、政體 政體是一個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實現國體的具體方法。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其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形式是一種民主的代表制。 三、我國的統一戰線和政治協商制度 我國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包括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四、國家標志 國家標志又稱國家象征,一般是指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代表國家的主權、獨立和尊嚴的象征和標志,主要包括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等。 我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我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我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我國首都是北京。 五、國家結構形式 國家結構形式是指特定國家的統治階級根據一定原則采取的調整國家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相互關系的形式。如果說政權組織形式是從橫向角度表現國家政權體系,那么國家結構形式則是從縱向角度表現國家政權體系。 由于各國具體國情不同,因而采取的國家結構形式也不盡相同。概括來說,現代國家的國家結構形式主要有單一制和聯邦制兩大類。 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是單一制。 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概括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第二,人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第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七、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內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
2022版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知識 作者簡介
李永新,畢業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錄考試有著深入研究,具有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主持研發了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深度輔導教材系列和輔導課程、專項突破輔導教材和輔導課程,幫助廣大考生成就了夢想,備受考生推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