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3981
- 條形碼:9787515363981 ; 978-7-5153-639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本書特色
人民英雄國家記憶文庫由共青團中央指導,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中國青年出版社聯合發(fā)起,共同組織實施,以中宣部發(fā)布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主要實體線索,以人民英雄的杰出事跡和精神傳承為主要敘述內容,用革命文物講好英烈故事,在物中見人見事見精神,重溫民族復興英雄史,打造新時代的《紅旗飄飄》,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提供優(yōu)秀精神食糧。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內容簡介
《雷鋒:的好戰(zhàn)士》一書由老屋、課桌、《選集》、拖拉機、水泥被子、入伍通知書、13 號汽車、烈士墓八章構成,作者用這些物品或意象串起了雷鋒短暫又光輝的一生,記錄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追求與操守,再現了一個鮮活可愛、無私奉獻的雷鋒,更用當代人的視角去觸摸、融入雷鋒,重新挖掘雷鋒理想、信仰背后所蘊含的精神,解讀“雷鋒精神”的當代價值。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目錄
楔子
**章 老屋
第二章 課桌
第三章 《毛澤東選集》
第四章 拖拉機
第五章 水泥被子
第六章 入伍通知書
第七章 13號汽車
第八章 烈士墓
后記 相遇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節(jié)選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一直以來,我都在試圖走進雷鋒母親的內心,尤其是準備寫下這篇關于雷鋒的文字的時候;尤其是我結了婚、準備要一個屬于自己孩子的時候。說實話,我不能理解,即使我把自己全然清空,試圖只裝下她和她的故事,我也不能理解她的決絕與不顧。她為什么如此“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怎能拋下幼小無力的孩子做出那樣的選擇……我反復掂量,讓自己換位,進而反復進入到“那個時代”:我不得不承認,我和那個時代是有隔膜的,我體驗不到那種貧窮所帶來的愁與苦,也體驗不到那種日積月累所帶來的無力感。雷鋒母親的“離別”,一定是她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后的選擇,不是一時的沖動,而這個“不是”,則更讓人心痛。我在這間老屋旁轉了幾圈,那條當年送雷鋒母親離開人世的上吊繩,還直直地掛在老屋的橫梁上,空空蕩蕩。我抬頭,來到了1910年的望城。也許,我們應該把目光拉得更長一些,看看她的經歷和生活吧!沒有人在意是這一年的幾月,就像在那個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影響很深的年代里,一個女孩的降生,并不會給一個家庭帶來多少期盼一樣,在望城縣霞凝港一個十分貧窮的鐵匠家里,雷鋒的母親張元滿,作為張家的第八個孩子,出生了。張元滿,父母給她取名元滿,只是希望以后不要再生了。在那個全家都靠父親張春華打鐵維系的家庭里,已經沒有更多的口糧留給這個剛來到世上的小女兒。沒過多久,張元滿就和姐姐一樣,被父母送到了長沙的一家育嬰堂。幸運的是,張元滿天生惹人憐愛,本縣坪山的楊一娭作為育嬰堂的女傭人,她將張元滿抱回家撫養(yǎng),借此,她也可以每月換取幾個油鹽錢。就這樣,張元滿在楊一娭的撫養(yǎng)下長到6歲,直到這一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想象,當寄養(yǎng)的家庭里有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后,領養(yǎng)的那個孩子,仿佛瞬間就會變成一條珍珠項鏈里多出來的珠子,無論色澤還是圓潤度,都和整個家庭匹配不上了。更何況在那樣的年代,多一張嘴就多了一份生活的辛勞,楊一娭一家生活日益艱難,她又不愿將張元滿這個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送回育嬰堂受罪。擺在她面前的一半是不舍,一半是生活。這個早已沒有能力撫養(yǎng)更多孩子的女人,*終選擇了向生活低頭。在楊一娭苦思冥想了無數個凄苦的夜晚之后,張元滿被送到一戶叫雷新庭的家中當了童養(yǎng)媳。雷新庭,也就是雷鋒的爺爺,用幾擔谷子迎來了元滿;而自己的兩個女兒,也以同樣的方式,被送到別人家做了童養(yǎng)媳。小小的年紀,她兩次更換新家,再次跨進了別人家的門檻。她不得不早熟,不得不以*快的、*得體的和*沒有個性的方式去承接其中的任何一種改變。她不會將這些說出來,已有的文字也沒有記錄下這些,但我們應當可以猜到。在張元滿十幾歲的時候,這個出落成漂亮能干的大姑娘,已經學會了紡織布、做衣、繡花。與此同時,在雷新庭的期盼下,張元滿嫁給了比自己大3歲的雷明亮,他是雷新庭唯一的兒子,也就是雷鋒的父親。明亮、元滿,兩個名字中都充滿了光輝、美好寓意詞匯的人,組成了自己的家庭。有時,人們習慣于將美好的期冀放在*重要的名字當中,因為他們太希望讓生活變得明亮、圓滿了。可是,當一縷灰塵彌漫的斜光透過屋頂的縫隙照射進來的時候,它似乎強化了屋內的黑暗,而不是驅散了黑暗。在那樣的舊時代,所有期愿的美好,都可能被種種的風吹浪打所擊碎。當國家貧弱、無力和多災多難時,個人,更像是漂泊的草葉或者螻蟻。在我所閱讀的有關那個舊時代的一些記錄和回憶中,我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而有這種感覺的,應當并不止我一個。為了維持生計,張元滿和丈夫、公爹一起租種了地主唐四滾子的田地。她憑一手漂亮的針線活,為人家繡花、做衣、織布,提籃小賣做點生意。張元滿經常在夕陽快要收盡余暉之時,飛針走線,繡著手中的蓮花和鴛鴦——它們一旦完成,就不屬于自己了。可不屬于自己更讓她高興:因為這些繡品可以換出一點兒微薄的收益,讓她有了可憐的“小富足”,能夠補貼一點兒家用。……
雷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作者簡介
胡月,1989年出生,河南人,多篇新聞及散文、報告文學刊登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小說刊登于《青年文學》《兒童文學》《青年作家》等,曾獲全軍首屆長征文藝獎。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