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城市崛起-現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60050
- 條形碼:9787229160050 ; 978-7-229-1600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崛起-現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本書特色
2”的效果,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集約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等目標。 《城市崛起》是一本指導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的“現實讀本”,選取深圳、重慶、武漢等七大城市作為帶動都市圈發展的研究案例,同時,還就世界范圍內都市圈建設的有益經驗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新時代中國都市圈建設提供鏡鑒。 本書以小見大,行文不失幽默風趣,以作者獨特的眼光和親身體驗講好“城市故事”,更有益于普通讀者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感受美好。 要深刻領會中國的崛起,就要理解中國城市的崛起。中國城市地區的顯著變化——機遇、戰略、政策、成就和挑戰——是中國巨大發展的很好例證,也是一部人類進步的史詩。——靠前企業戰略家和投資銀行家,有名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政府友誼獎、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小鏡頭聚焦都市圈,大格局謳歌新時代。——教育部特聘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會長 喻國明 政治站位高,觀察思考深。切入角度好,推敲運筆細。——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 何家偉 集新聞記者的敏銳與研究學者的睿智于一體的佳作。——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不錯經濟師、北京林業大學兼職教授 謝華平
城市崛起-現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內容簡介
城市是人類*偉大的發明。與流動、聚集、建設、包容相伴隨,一座座城市崛起,強力支撐起當代中國由富到強的偉大變革。立足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雙循環發展格局等命題,中國城市的崛起越來越呈現出從以往“單打獨斗”向如今“抱團取暖”轉變的趨勢,進而帶動中國都市圈的發展、壯大、崛起,*終達成“1+1>2”的效果,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集約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等目標。 《城市崛起》是一本指導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的“現實讀本”,選取深圳、重慶、武漢等七大城市作為帶動都市圈發展的研究案例,同時,還就世界范圍內都市圈建設的有益經驗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新時代中國都市圈建設提供鏡鑒。 《城市崛起》以小見大,行文不失幽默風趣,以作者獨特的眼光和親身體驗講好“城市故事”,更有益于普通讀者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感受美好。
城市崛起-現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目錄
序
現代化都市圈助力大國崛起 / Ⅰ
自序
城市崛起 :新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 Ⅳ
第1章
深圳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先行者、探路者、集大成者 / 001
第2章
重慶 :同步發力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025
第3章
南京 :南京都市圈助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 047
第4章
武漢 :聚力武漢城市圈,打造國家中心城市 / 069
第5章
天津 :渤海明珠正煥發出新時代風采 / 091
第6章
蘇州 :江蘇經濟“領頭羊”正構建“融入上海”新局 / 113
第7章
太原 : 龍城晉陽轉型跨越“晉”風流 / 133
第8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掃描 / 155
第9章
中國城市群的崛起與中國夢的實現 / 179
城市崛起-現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節選
重慶:同步發力主城都市區 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穿梭于重慶這座獨具特色的山水之城,茶館、酒肆、美女總能與你不期而遇。火鍋、麻將、小面、棒棒……市井味道沉浸在九宮格(一種燙火鍋的器皿)中,更洋溢于往來悠然而又愜意自得的神情中。只有到了夜晚,重慶兩江四岸燈火通明,山城鱗次櫛比的高樓倒映于江中,才會讓你感覺自己正置身大都會。 我曾經在重慶求學,那時上課去趟教室都感覺像是在“翻山越嶺”,真乃“天生重慶,鐵打廬州”。后來出于工作緣故也經常往來重慶,見證了重慶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感受到了重慶蓬勃的發展。 作為繁弦急管的大都市,重慶的總面積相當于41個深圳、13個上海、11個廣州、5個北京。但與北上廣深津這5個城區人口過1000萬的兄弟城市相比,重慶顯得尤為淡然從容,就在這不緊不慢間,2020年,重慶GDP總量發展到大體與廣州相當。在四個直轄市中,重慶GDP總量位列第三、增速位列**。 有學者總結認為,若將重慶近年來的發展之路置于新時代背景下進行審視,重慶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探索,正是建基于對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這一時代背景的深刻認識,建基于對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現實國情的深刻認識。這種經過歷練和實踐所形成的“重慶模式”,將為中國高質量發展和廣大中西部內陸地區實現后發崛起提供有益經驗。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以及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重慶利用其長江黃金水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等優勢,將在“通江達海”中實現更大作為,讓中國的重慶逐漸變成“世界的重慶”。本章將主要圍繞重慶主城都市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以及品讀重慶四個方面,系統探查和解讀新時代重慶的崛起之路。 1.以大都市區建設推動山城一體化融合發展 重慶像大都市,重慶像大農村。 熟悉重慶的人都知道,一段時期以來,重慶的主城區主要是指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9城,這些地方經常是不少網紅的打卡地。但在主城之外,重慶其他區域的城市面貌相對滯后,實力較弱,具有較大的挖掘空間和發展潛力。 重慶地域廣闊,其地域面積接近于10個“大武漢”,城市治理難度可想而知。但另一方面,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以9個主城區為核心引擎推動構建主城區都市區,盡快形成一體化融合發展新優勢已迫在眉睫。 城市經濟圈以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為中心,通過經濟輻射和經濟吸引,帶動周圍城市和農村,以形成統一的生產和流通經濟網絡。同時,大都市區致力于覆蓋中心城市周邊的一批衛星城市(一般與市中心相距不到100千米的范圍內)以及城鎮,構筑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體,共同參與經濟競爭。 基于此,2020年5月9日,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召開,打造重慶主城區都市圈被提上議事日程。 按照新的謀劃,重慶主城都市區范圍現已囊括重慶21個區,并涵蓋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和萬盛經開區。除重慶既有9個主城區外,合川、江津、永川、長壽、涪陵、南川、潼南、銅梁、大足、榮昌、綦江、璧山12個區“跑步”進入主城時代,一道成為重慶的主城新區成員。 從理論來看,都市圈的空間結構一般包括核心圈、外圍圈、機會圈三個圈層。從重慶打造主城都市區的初衷來看,新入圍的12個主城新區均在由主城組成的核心圈的直接輻射或可間接帶動的范圍內,重要方向應該是帶動渝西片區的加速崛起。應當說,這既符合重慶市情和地形等實際條件,也較好地遵循了都市經濟圈發展的內在邏輯。 從長遠來看,構建大都市區是未來重慶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從而實現主城9區和渝西片區等區域更加緊密的融合互動,提升重慶城市建設品質以及大都市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從“1小時經濟圈”的角度看,重慶交通路網格局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雖然渝西片區已基本實現了通過高速公路、鐵路與既有主城區的連接,但另一方面,還存在高速公路交通綜合成本較高、班車鐵路覆蓋密度低、輕軌快軌運營線路有待延伸等問題。應圍繞21城一體化發展目標盡快構建高效便捷、覆蓋全面的互聯互通交通網格,才能有效避免大都市區成員各自為政的狀態,合力共建大都市區人流物流同城化、一體化發展新空間。 在產業布局方面,按照發達國家大都市區建設的經驗,都市圈的核心圈必須具備向外圍圈和機會圈提供產業孵化的能力,重點是提供融資、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撐,同時還要全面考慮大都市圈的“鐵公水空”布局、資源承載能力等因素,確保各區域內的產業分布呈現出多元和互補的格局,避免過度競爭和無序競爭。 針對重慶主城都市區產業合理布局問題,2021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著力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梯次推動主城新區和中心城區功能互補、同城化發展。 在中心9城產業整體規劃方面,重點是突出創新鏈頂端、產業鏈前端、價值鏈高端,加快集聚國際交往、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高端功能,提升整體發展能級,形成高質量的極核、硬核。以“兩江四岸”為發展主軸,加快建設廣陽島、科學城、禮嘉悅來半島、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等重點區域,彰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同時,規劃更加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各個區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譬如,對渝中區的定位是“現代服務業引領區”“美好城市示范區”“歷史文化示范區”。 在主城新區產業規劃方面,江津、璧山、長壽、南川四區被列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合川、涪陵、永川、綦江—萬盛被列為重要戰略支點城市,潼南、榮昌、大足、銅梁四區被列為橋頭堡城市。 現今,重慶主城都市區建設藍圖清晰,已經進入掛圖作戰階段,但關鍵的關鍵還在于落實。 從新時代都市圈發展戰略和機制方面的大量實踐案例看,城市圈的經濟合作不應簡單地靠行政壁壘、計劃和政府間的調控手段,而是應站在更高的戰略層面上將政府的作用發揮在撤除都市圈行政壁壘、提供無差異的公共產品上,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作用,將產業和企業推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臺,實現都市圈各成員多贏的目標。 作為超大城市的山水重慶,是一座將人間煙火與現代都市兩種氣質無縫融合的大都市,讓人置身高樓大廈又能隨時邂逅山水田園般的生活。其氣質與其他超大城市相比更多了幾分淡定,少了些許煩躁;多了幾分安逸,少了些許勢利。 “江流自古書巴字,山色今朝畫巨然。”主城擴容后的重慶,應該更是這般模樣。 ......
城市崛起-現時代都市圈發展觀察 作者簡介
賈寶勝,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方向)研究生畢業,經濟師、記者雙職稱,資深媒體人,已獲省部級以上新聞獎十余次。歷任中國報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紀檢監察報》要聞一版編審、某黨報總編輯助理、編委等職務,現任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近年來,在《人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報業》《軍事記者》以及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媒體,發表學術論文、新聞評論等數十篇。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