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37697
- 條形碼:9787542637697 ; 978-7-5426-376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 本書特色
父親版&母親版家庭教養全攻略 本書是從一位父親角色,談論教養4位天才少年的育兒之道的佳作。
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 內容簡介
何仲柯醫生與妻子蘇緋云博士均為教育專欄作家,夫婦二人近年來應邀在世界10多個國家演講教育專題。同時,他們也是一對教養兒女的“能手”,4位天才兒女皆于9歲至12歲稚齡考入美國華盛頓大學:長子允信13歲獲數學學士、現為計算機博士,在波士頓從事計算機研究;長女允愛14歲就學華盛頓大學、19歲音樂文學士與化學理學士,現為遺傳學碩士與學校心理碩士,在波士頓從事教育心理輔導;次女允心14歲就學華盛頓大學、18歲雙理學士,現為哈佛大學醫學與生物化學雙博士,在圣地亞哥行醫;次子允圣13歲就學華盛頓大學、18歲數學與計算機理學士,現為數學碩士、計算機博士、溫哥華三一大學教授。 家是孩子成長的基地,教養是一門藝術。《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在母親版問世6年后相繼出版,可謂如何教養兒女的“上下篇”或者“父母篇”,使我們看到在教養兒女的事上,他們夫婦二人是如何親密無間,同心合一。所以,只讀“母親版”,不讀“父親版”,就不能完整全面地了解他們二人相互配搭、合作的美好圖景。 相比母親版,父親版有不同的職分和視角,何仲柯醫生針對很多人認為養育孩子主要是母親的責任,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他指出這是錯誤的觀念,并認為一個家庭的建立,父親在家庭中的責任是首位的。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擅于發掘與發展孩子不同的特性,更要擔當起父母親在家庭中不同的角色。
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 目錄
編者序
前言
天才何價?
盡情發揮,好不好?
活得快樂
第1章 男人在家庭的角色之一
什么是正常?
現代社會的矛盾
女權運動下的男人角色
何去何從?
男人何價
我有價值
第2章 男人在家庭的角色之二
肯定自我
發揮自我
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的困難
自我尊嚴的恢復
第3章 男人在家庭的角色之三
大男人的痛苦
獨特的生命
神親手塑造
有靈的活人
第4章 溫馨的家
愛要表達
尋回失去的溫馨
愛的經歷
愛的真理
從我做起
第5章 家,誰來建立?
神所立的
在神手里
第6章 男人要定位
父親形象對于兒子的重要性
父親形象對于女兒的重要性
有誰在家?
第7章 安全感
給孩子安全感
家庭的安全感
第8章 父親的職守
老板還是仆人
修理
修理不是修剪
修理不是壓制
修理是服侍
第9章 男人要看守家園
心有余而力不足
誰能看守?
男人要照顧小羊
詳細知道
留心料理
個別的關懷
長子(女)的關懷
好牧人是我們的榜樣
第10章 男人要看守神言(上)
個人靈修
神與人之間的關系
創造主的屬性
神給人的命令
救恩的完成
第11章 男人要看守神言(中)
男人要開口
亞當的錯誤
誰該回答?
誰該更正?
誰在看?
第12章 男人要看守神言(下)
男人要帶領看守神言
家庭靈修要溫馨
家庭靈修要有神的話語
家庭靈修要有彼此的溝通
家庭靈修要向神傾訴
第13章 男人要尊重妻子
尊重妻子的價值
尊重妻子身為母親的尊嚴
對單親的母親致敬
母親所付上的代價
第14章 愛孩子們的媽媽
夫妻溫馨地相愛
尊重孩子的媽媽
離了婚別批評
第15章 男人需要幫忙
復活的大能
效法耶穌的死
耶穌是至寶
第16章 按部就班
謙卑檢討
追求什么
忘記背后
努力面前的
循序漸進
第17章 教導兒女人生有目的
設定目的,人生快樂
設定目的的三忌
以什么夸口
發揮潛能
先天的條件
后天的條件
有損有益——價值觀
什么目的
第18章 人生的標準
信心的能力
愛的擁抱
怎樣才是現實?
面向未來
勇往直前
腳踏實地
第19章 幫助孩子選修科目
了解孩子的天分
老師的天職
發現機會
神家服事
第20章 螺旋學習法
學習數學
學習文字
屬靈的生命
第21章 如何幫助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需要父母的同在
教導孩子自動自發地學習
接受主耶穌基督做救主
教導孩子有每天的個人靈修
第22章 教導孩子立志
立志靈修
立志獻身
第23章 培養孩子的品格
我的孩子變了!
原則不變
行事不變
世界會變
愛不會變
第24章 不受同儕壓力
自我形象的不肯定
孩子沒有溝通的途徑
父親的責任
第25章 談談愛的表達
缺乏愛的經歷
受過傷害
愛的醫治
第26章 與孩子們分擔困難
按照孩子可以了解的
量著孩子們的力量
第27章 家里有人患精神病
我的弟弟約翰
接納
面對現實
與精神病患者溝通
精神病與鬼附
教會與朋友們
第28章 與孩子們談論死亡
一場好哭
接受事實
復活的大能
第29章 與孩子們計劃暑假
要有計劃
本地的途徑
系統性的學習
出門度假
第30章 教導兒女關于復活節
中心思想——生命
獨特的信息——耶穌復活
一般外邦人的風俗
對兒女*重要的功課
第31章 回想我們的感恩節
烤火雞
和學生的交流
教導兒女感恩知足
第32章 中秋團圓圓不圓?
月圓人不圓
單親家庭
人團而不圓
圓美的團圓
第33章 與兒女談萬圣(鬼)節
萬圣節的起源
圣經看撒但與邪靈
基督徒與邪靈
基督徒在萬圣節
第34章 圣誕節快樂嗎?
“圣誕快樂!”
沒有懼怕
救主基督
榮耀歸神,平安歸人
給孩子圣誕禮物
為什么送禮物?
圣誕節這一天
接受圣誕節的禮物
分享圣誕節的禮物
第35章 人可以扮演創造者嗎?
遺傳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與生存力
復制人的問題
第36章 文化沖擊,怎么辦?
文化好不好?
以不變應萬變
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 節選
第1章 男人在家庭的角色之一什么是正常?在今天的社會里,工作環境不斷地變動,間接和直接地也影響到家庭的關系和個人的角色。從文化的角度來說,中外一向都好像是男在外,女在內的關念。難道男人對家庭,除了承擔生育和供養之責外,其它就一無所用嗎?其實,在古代,有不少男人,基本上是在家里工作,他所提供的男性形像,無論好壞,正是一個不可抹煞的重要因素。現代社會的矛盾現代社會的發展,常常叫男人在家庭里的角色,不斷地淡化。有時是因為工作的因素,夫妻兩人天各一方。我曾見過夫妻結了婚9年,每年只見面2周,連妻子生產他們唯一的兒子時,丈夫都只回來兩周。他的理由:需要繼續工作來付妻子生產的費用。原來他自己的父母對他和他的弟弟,也是如此,一生下來就送給爺爺奶奶看,到7、8歲才和父母同住,自小和父母的關系自然是一蹋胡涂了。如今自己的婚姻生活也面臨破裂,還不知道問題在哪里!有父親說,我愛孩子*好是盡量多賺錢給他們。卻不想到,多少兄弟姐妹,鬧到翻臉,終生成為仇敵,正是因為爭家產。跨世紀時,香港一位極有名的粵劇名星,可不是臨終給家人活生生地氣死嗎?人都還沒死,他的兒女就和他的妻子爭家產,還要上傳媒去揭家丑。我起初以為那是繼母,后來才發現,竟然是親母!真是不可思議!有些男人則是,在等于不在。在現代科技發達之際,確實有不少男人又恢復了在家工作。這種男人,特別是在計算機界的高科技人員,他們連開會都可以透過計算機或電話,公司也很少去。這原是個大好機會,叫他可以參與家庭的維護,兒女的教養和愛的溝通與建立。只可惜雖然人常在家,心卻只在計算機。*可嘆的是,有些男人在家的時間本來已經不多,而他人在的時候,還是埋頭在計算機和電視里,根本連那一點時間,也是等于不在!還有一些是采取了大男人主義的心態,家事一點不幫,還要別人服侍,作決定的時候絕對要聽他的話。如果是他帶來家庭主要的收入,就動不動說,錢是他賺的,所以一切他拿主意。如果妻子也有差不多的收入,又說他是一家之主。要不然就來勢兇兇地強詞奪理,訴諸武力。我曾經遇到年青人告訴我,父親不單不干活,母親辛苦開小吃店,回家還要挨打。這父親竟然抓住妻子的頭發,將她的頭猛撞墻上!*后是16歲的兒子,忍不住母親所受的委屈,挺而上前救母,把父親趕出去!女權運動下的男人角色物極必反。我們要承認:歷史以來,無論中外,社會對女人的岐視,是無可否認的。現代社會雖然對這不平等,有不斷地改善,但是相差的距離還是不少。可惜在一般女權運動的口號下,男人在家庭的角色,又有了一個不同的極端。其中一種是強調男人的女性化,美其名為關懷性。其實,這是否認男人也可以溫柔。家庭的事,不一定是女人才可以做,男人也可以做。進一步,輕看了溫柔護家的男人。其實溫柔的男人,不一定是娘娘腔的。一個溫柔的健力士,對他的妻兒,可以是帶來一份溫馨的安全感。如果因為經濟上的需要,兩口子都必要在外面干活,那兩人盡量安排工作時候,輪流看孩子,回家時,一同做家務,有甚么不對?只是這種把男人女性化的關念,除了上述的偏見之外,也帶來了如今在傳媒常見的意識,就是男人同性的家庭。影視上還常有鼓吹這樣的家庭,有時還比一般的家庭溫馨!這樣的造型,是否正常?到底什么是正常?另一方面的極端是,強調女人也要男性化。所以在這競爭的工作社會里,女人如果安居家里,理家相夫教子,就有可能被認為是沒用。我家四個孩子小的時候,都是我的妻子自己照料。自然,特別是從他們小的時候,我回家時也一同看顧。我絕對肯定,若不是我妻子當時作了如此的決定,我的四位所謂天才兒童,一定是不堪設想的。可惜當我們被邀請作家庭教育講座時,經常地,還是有人會問,我的妻子拿了一個博士,坐在家里不做事,可不是很可惜?我們的回答是:她正是有一份24小時的工作!這另方面的極端,甚至成為今天有些女人同性家庭的借口。其實,兩個女人在一個家庭里,肯定不能代替男人在家庭的角色。我曾經見到一位八歲的女孩子,經常地需要心理輔導。她的*大的原因:她的母親和“父親”都是女人!輔導她的心理學家感覺就像在打一場敗仗一樣。對這孩子的輔導,只能是表面上的呵護。何去何從?這么多的看法,到底是哪一個好?我們的了解邏輯是這樣:正如一件機器,既然有造它的工廠,發動就需要按照工廠的說明書,不然那就不是正常的狀態。有任何的故障,只有后果自負。這問題不單在乎對機器有損害,也在乎機器的功能不能完全發揮。男人在家庭里,正常的角色,應該如何,那就要看男人從那里來。或是說,人從那里來。如果人是從猿猴,或是說,更是從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男人在家庭的角色,就該照進化的基本原則來定義,自然也該從所謂比較簡單的生物之關系來學習了。所以,有大學的校刊說,現代家庭的生態起源于一些猴子在彼此抓蚤子。難怪這種心理學家鼓勵孩子要盡情地摔東西,被同學打,一定要反擊,對父母親,總要采取懷疑的態度,特別是被虐待的可能。混亂的性關系,那在動物里可不是比比皆是嗎?有些更進一步,把人類的家庭生活與魚類并提。那就更可怕了。我們知道,有些魚類的雄性,會吃它們的幼魚的。不過雌魚卻是一次過生下一大堆!任吃還是夠留種。*近我見到有些提倡進化的雜志,在大事鼓勵女人按照進化輪,找配偶時,應該多找幾個,特別是精力充足,身體強壯,又會賺錢,可以供應一世的男人。這也是一般女人的愿望,可是這女人要先賣身給多少男人?對男人嘛,他們也有建議,也是要和好多女人發生關系,才能找到一個會多生育的配偶。這樣的男人不知道要生了多少個私生子才正式結婚!此等荒唐的看法,正是把人看若禽獸。基督徒的圣經開卷所介紹的,是一位獨一的創造主。祂所告訴我們創造的原則和古代世界的歷史,在地里的證據,是明明可知,無可推諉的。圣經的創造主明示,人類不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乃是創造主“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1:27)神又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世記1:26)詩篇8:4-8又說:“人算什么,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并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里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圣經強調人類是被造的,又有創造主所賦予的形像(那就是價值)和樣式(那就是尊嚴)。所以也有創造主所設立的權柄、義務、身份和角色。家庭既然也是創造主為人類所設立的,男人在家庭里自然也有一定的角色。這是男人應有的正常角色。男人何價一個男人如果沒有肯定自己的形像,他不單會把自己作賤了,一生無所事事,沒有滿足感,一輩子不高興。他更會把別人也作賤了。這特別有可能的,就是自己家里的人。我曾經見過有一個男人,一輩子沒有干過什么好事,就是靠妻子養家。妻子回家還得料理家務。他對兒子卻苛刻不已,動不動就罵他沒出息,不中用,不會讀書,將來只有給老婆養。這人可不是在罵自己!他對自己不滿意,*自然的是投影在*接近的人身上。很可惜的是,常常這包袱會一代接一代地傳遞下去,兒子從此也有可能造成一個自卑的心理,一輩子不高興。我有價值我們上文討論過,現代流行的進化,人文之看法,不單把個人貶值,而且把人際關系變成一種你死我活的斗爭,正是所謂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犧牲別人,為要保存自己。愛,肯定是進化論很困難解釋的一件事。所謂“自我犧牲的基因”在這適者生存的口號下,如何能傳給下一代?這種看法,美其名為高舉人類的尊嚴,人類可以自創前途,甚至自相矛盾地認為,人類可以控制自己的進化,把比較不進化的民族消滅掉。〔進化的基本原則,原是無設計,一切全靠偶合機運發生的。〕其實這看法,把人類看如禽獸,正是今日把人作賤的大原因。正如一位聰明絕頂,在大學少年班的年青人說的:“我們活著沒有意義,因為沒有誰把我們放在這里”。圣經卻不是這樣說。圣經一開卷,提到創造主造人時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世記1:26),又說:“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1:27)“形像”原文“tzelem”,乃是副本的意思。原來人類和動物有天淵之別。動物的被造,圣經說:“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創世記1:24)人類原來帶著創造主的內含。祂既是創造主,我們也有創造性,這是動物所沒有的。動物天生的特技,無論多么地叫人驚嘆,還是專一不變的。單看蜜蜂的巢,各地區各種的蜜蜂,有它特別建巢的樣式。雖然基本建造方法,大同小異,因為都是同類(圣經的生命原則是,各從其類),但是一看外形,專家就可以斷定這蜜蜂是那里來的。人類嘛,雖然各民族地方,有其文化特點,但是要化妝的話,改頭換臉之后,也可以濫充另外一個種族。我們若要提到各種的文化成就,諸如科學、哲學、宗教、音樂、藝術、建筑、文學,等等,人類的創造性,哪里是*聰明的猴子可以比擬的呢!所以每一個人,也有他天賦的價值。并沒有一個人是無用的。古語也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這是創造主所賦予他的,誰也不能否認。可惜不少人從他自幼成長的環境中,得到了一個錯誤的形像,所以一輩子不高興,懷才不遇,嚴重自卑,缺少成就感,鬰鬰不得志。或者反之,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一個大男人主義。這種錯誤的形像,**個促成的因素,是他的父母親。好多時候,可能是父母當時的心境,再是他們的期望,或者失望。有時是父母的愛莫能助,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父母自身都難保,孩子們能夠活命,已經算不錯了。自我的價值和才干,便埋沒了。所以有些宗教,會有宿命的論調。并且需要認命,今生絕望地受罪,寄望來生,或者可以輪回成好一點的生命,卻不一定是個人!這種消極的人生,叫人不單自己不會真正享受人生,也捆綁了他周圍的人。因為無論如何,他心里知道,自己是有自己獨特的價值的。換句話說,雖然今生有苦難是個不可免的事實,人生還是可以好一些的。圣經告訴我們,起初神造萬物,包括人,是完全的。是人類自己選擇不要創造主,要自作主張,從此死亡和敗壞的因素進來了世界,人生不再是理想的了。罪的意思就是達不到標準,不理想。人類也再不能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本能了。這本能,需要了解,也需要發揮。不了解,則把自己埋沒了,一生自卑;沒有發揮,則終日不滿現實,一輩子怨天尤人。認識了自己的天分,無論環境或機會如何,起碼對自己的兒女的天份,也總有一點的啟發。……
教養兒女的秘訣(父親版) 作者簡介
何仲柯醫生(Dr William Ho),原籍福建漳州,1962年畢業于香港大學醫學院,在美行醫26年。何醫生也是一位教育家,著有《育兒秘籍》《教子成功的秘訣》《發掘孩子潛能,促進家庭溝通》《兒女教養問題解答集》等多部著作。本書就是從他在家庭中的父親角色,來談育兒之道的代表作。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