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鄭州中醫藥文化概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580438
- 條形碼:9787564580438 ; 978-7-5645-804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鄭州中醫藥文化概覽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包括4個部分,即鄭州歷代醫家、歷代醫著、歷代醫藥(含道地藥材、名藥名方)和歷代醫跡。在編撰過程中,課題組參閱了大量古今醫藥著作、地方史志及其他相關文獻資料,既注重歷史事實、科學依據,又嘗試將傳統文化、歷史傳說、逸聞趣事等融合其中,使之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以利于中醫藥文化的推廣普及。
鄭州中醫藥文化概覽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鄭州歷代醫家、歷代醫著、歷代醫藥和歷代醫跡四部分。“歷代醫家”篇以歷史時期為綱,以醫家為目,對83位知名醫學人物擇要述之,并附156名醫家概況;“歷代醫著”篇對11部重要醫學著作予以重點介紹,并附66部著作一覽表;“歷代醫藥”篇分為“道地藥材”和“名藥名方”兩部分。“道地藥材”重點介紹密銀花等15種鄭州地產藥材和藥食兩用食材,“名藥名方”重點介紹健兒藥丸等中成藥和中藥方劑;“歷代醫跡”篇著重介紹新鄭軒轅廟、新密岐伯山、上街盧醫廟等8處中醫藥文化遺跡。
鄭州中醫藥文化概覽 目錄
**節 上古時期
黃帝
第二節 夏商周時期
伊尹
鬼谷子
第三節 隋唐時期
劉祜
鄭虔
第四節 兩宋時期
程德玄
婁居中
王忠民
許希
張銳
鄭春敷
第五節 元明時期
寇平
李守欽
王金
第六節 清代(1840年以前)
白鶴鳴
程鏡
董聯輝
杜生南
樊洧
樊通潤
弓泰
弓士駿
郭元長
賈健
蔣抑高
景日畛
李恩長
盧士選
馬朝聘
馬銅鐘
馬先登
孟復旦
倪中魁
齊至道
沙璞
宋捷三
宋懋容
宋辛酉
宋運善
孫來鶴
孫沐恩
田凈意
王居宸
王心
王應鐸
王允修
楊永錫
翟廣涵
張烴
張宏業
張希曾
張性仁
張元福
張芝芳
周同文
朱存善
第七節 近現代
白鶴齡
丁云從
杜云乾
耿彝齋
郭紹汾
何其所
荊文甫
李繼鄴
李月樵
盧樹芝
馬旦
裴金華
王慶林
魏杰卿
溫之貞
吳旋乾
吳湛如
辛寓仁
薛武承
袁子震
張夢儂
張文甫
張錫朋
鄭建先
朱騰蛟
第二章 鄭州歷代醫著
**節 經典類
《黃帝內經》
第二節 綜合類
《嵩崖尊生》
第三節 婦兒類
《女科濟陰要語萬金方》
《全幼心鑒》
《育嬰集》
第四節 溫病類
《瘟疫安懷集》
《新編火疫論》
第五節 本草類
《南方草木狀》
《胡本草》
《傳信方》
《雞峰普濟方》
第三章 鄭州歷代醫藥
**節 道地藥材
金銀花
菊花
麻黃
大棗
蔥白
甜石榴
大蒜
芥菜
甘薯
藕
防風
櫻桃
柿子
西瓜
鯉魚
第二節 名藥名方
健兒藥丸(肥兒丸)
嬰兒健脾散(嬰兒素)
婦康丸(回生丹)
消毒化毒湯
五珠散
白喉散
第四章 鄭州歷代醫跡
**節 醫藥始祖拜軒轅
第二節 中醫之源岐伯山
第三節 千年鄭州盧醫廟
第四節 太室山下煉丹庵
第五節 濟世活人藥王廟
第六節 傳奇大隗洪山廟
第七節 清虛無為列御寇
第八節 一代帝師景日畛
附錄1 鄭州歷代醫家一覽表
附錄2 鄭州歷代醫著一覽表
附錄3 鄭州地產中藥材摘錄
鄭州中醫藥文化概覽 節選
**章 鄭州歷代醫家 鄭州根植于深厚的中原文化,中原孕育了諸多杰出歷史人物,如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上古著名隱士許由,春秋時期鄭國名相子產,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千古奇人”鬼谷子,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漢初杰出謀臣張良,西晉著名文學家、“中國**美男子”潘安,唐代著名詩人“詩圣”杜甫、“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宋代著名建筑學家李誡,元代“通儒”、著名理學家許衡,明代內閣首輔高拱,明末抗清名將史可法,明清時期“中原活財神”康百萬,等等。 在這片沃土上,從古至今也產生了諸多醫家。歷代名醫大家,對我國醫學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均做出了重要的時代貢獻。據統計,有文獻資料記載的1911年之前出生的鄭州醫學人物有數百名,如中華醫藥創建者之一的黃帝,被后世尊為“華夏醫學始祖”的岐伯,開創“藥食同源”先河、被稱為中藥“湯劑鼻祖”的商代名相伊尹,隋唐時期的劉祐、鄭虔,兩宋時期的張銳、鄭春敷、婁居中,明代兒科學家寇平、道醫李守欽,清代儒醫景日畛、溫病學家田凈意、“肥兒丸”創制者張希曾,等等。 由于時間跨度大,各種歷史文獻資料零散存在、詳略不一,至今尚無關于鄭州歷代醫學人物的系統研究。這對于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發展鄭州乃至河南中醫藥文化十分不利。為此,課題組基于鄭州及所轄市、縣、區不同時期地方志、歷代相關史志等文獻資料開展了相關研究。本章以歷史時期為綱,以醫家為目,對其中83名文獻資料較為翔實的鄭州歷代知名醫學人物擇要述之。其余156名醫家文獻資料多殘缺不全,則按地域分布列表附后(見附錄1)。 研究表明,鄭州域內歷代醫家雖為數甚眾,但以清代以后居多。本章所述83位醫家中,明代以前者僅14人,清代(1840年以前)43人,近現代(1840—1911年)26人。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古代醫家地位相對低下,不受重視,能被史志記載者甚少;二是古代受各種因素影響,醫家學術資料和生平事跡傳播受限,得以流傳下來者甚少;三是清代因受社會環境影響,考據之風興盛,文人潛心醫學者甚多。書中所述及清代醫學人物中即不乏文人出身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學術的傳承,深入挖掘包括鄭州在內的歷代醫家及其學術成就尤為重要。政府主管部門和有關學術團體應積極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系統整理歷代醫家資料,建立相應的檔案庫、數據庫,進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其中有重要價值的內容開展深入研究,使之不斷創新發展,造福人民群眾。同時,開展此項研究,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要求。 本章所述,僅為鄭州歷代醫學人物之一隅,文中所述難免有舛訛紕漏之處,唯待以后繼續深入挖掘研究和修正完善。 P1-2
鄭州中醫藥文化概覽 作者簡介
祿保平(1971一),男,醫學博士,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系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后備學科帶頭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兼任河南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等職。 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2項,獲省級科研和教學獎勵5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7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