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現代化的中國區域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78732
- 條形碼:9787509678732 ; 978-7-5096-787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向現代化的中國區域科學 本書特色
全書分為學科篇、專題篇和經濟區篇,比較系統、客觀、全面地總結了中國區域科學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并基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區域科學的戰略需求,以及區域科學的學科進展與前沿,分析、展望了中國區域科學未來三十年的發展愿景。本書對中國典型區域和重大區域戰略進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東部、西部、東北和中部四大地區的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
未來三十年,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三十年,區域科學作為一門交叉、綜合的社會科學,應該進一步發揮優勢,努力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和繁榮極。本書的出版正是順應這一時代發展,有助于幫助讀者了解中國區域科學發展的過去、把握中國區域科學發展的未來,有助于推動中國區域科學在回答和解決重大區域問題中取得新的發展。
面向現代化的中國區域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領域篇、規劃篇和規劃篇三個部分對30年來中國區域科學研究、新經濟地理研究和空間分析進行了全面回顧。其中,領域篇包括區域經濟、民族經濟、流域經濟、海洋經濟、空間經濟、區域人口、區域文化、區域創新、區域旅游、生態文明以及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篇包括空間規劃、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城鄉統籌、鄉村發展與規劃;區域篇包括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等。*后,作者面向2050年的中國區域科學研究進行了展望。
面向現代化的中國區域科學 目錄
**篇 學科篇
**章 中國區域科學過去三十年
**節 區域科學基本問題
第二節 中國區域科學發展歷程
第三節 中國區域科學主要流派
第四節 中國區域科學應用研究
第二章 中國區域科學未來三十年
**節 區域科學理論研究
第二節 區域科學實踐研究
第三節 城市發展實踐研究
第四節 區域科學前沿技術與方法研究
第三章 空間經濟學
**節 空間經濟學淵源
第二節 空間經濟學建模策略
第三節 空間經濟學基本模型
第四節 空間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
第五節 空間經濟學研究未來方向
第四章 新經濟地理學
**節 本地市場效應
第二節 產業集聚理論
第三節 研究熱點和展望
第四節 學科貢獻
第五章 區域經濟學
**節 區域經濟學演進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區域經濟學主要流派及其發展
第三節 國內外區域經濟學發展新動態
第四節 區域經濟學未來展望
第六章 城市經濟學
**節 城市經濟學的主要研究脈絡與流派
第二節 城市經濟學研究熱點與特點
第三節 城市經濟學研究展望
第七章 空間分析
**節 空間分析的歷史
第二節 近三十年空間分析研究進展
第三節 空間分析展望
第八章 區域定量方法
**節 引言
第二節 專題分析方法與模型
第三節 綜合分析方法與模型
第二篇 專題篇
第九章 生態文明研究
**節 生態文明研究脈絡
第二節 生態文明研究熱點與特點
第三節 生態文明研究展望
第十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
**節 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學術發展史
第二節 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主要流派
第三節 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熱點
第四節 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展望
第十一章 流域經濟研究
**節 流域經濟理論研究脈絡
第二節 流域經濟研究熱點梳理
第三節 流域經濟研究展望
第十二章 區域海洋經濟研究
**節 區域海洋經濟研究的對象與內容
第二節 區域海洋經濟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區域海洋經濟研究發展歷程
第四節 區域海洋經濟研究重點領域與代表性成果
第五節 區域海洋經濟研究展望與重點科學問題
第十三章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
**節 國外城鄉統籌發展的學術進展和研究脈絡
第二節 城鄉統籌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城鄉統籌發展的主要研究領域
第四節 城鄉統籌發展的拓展性研究
第十四章 區域人口與發展研究
**節 區域人口變動研究進展
第二節 區域人口與發展研究進展
第三節 區域人口與發展研究熱點及其展望
第十五章 區域創新系統研究
**節 區域創新系統研究
第二節 區域創新系統研究沿革
第三節 區域創新系統分析方法
第四節 區域創新系統研究成果與應用
第五節 區域創新系統研究展望
第十六章 民族經濟研究
**節 少數民族經濟學科的誕生與民族經濟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民族經濟研究的深化與發展
第三節 西部大開發與民族經濟研究的新進展
第四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民族經濟研究與學科發展
第五節 少數民族經濟研究熱點與未來展望
第十七章 區域文化研究
**節 區域文化研究的定位與理論格局
第二節 區域文化研究的發展階段與專題領域
第三節 區域文化研究的跨學科交叉與綜合
第四節 區域文化研究的方法論建設與理論拓展
第十八章 區域旅游研究
**節 區域旅游研究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熱點領域研究進展與成果
第三節 區域旅游研究的未來展望
第十九章 國土空間規劃研究
**節 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歷程
第二節 國土空間規劃與區域政策展望
第二十章 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
**節 文獻計量分析
第二節 學術發展階段劃分
第三節 主要研究領域與進展
第四節 研究展望
第二十一章 城市管理研究
**節 導言
第二節 城市管理概述
第三節 城市管理的學科現狀
第四節 城市管理的學術研究
第五節 城市管理的研究展望
第二十二章 鄉村規劃研究
**節 鄉村規劃研究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鄉村規劃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進展
第三節 鄉村規劃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鄉村規劃研究展望
第三篇 經濟區篇
第二十三章 東部地區發展研究
**節 東部地區區域發展條件
第二節 東部地區區域發展過程
第三節 東部地區區域發展格局
第四節 東部地區區域科學學術研究綜述
第五節 東部地區區域發展新動向
第二十四章 中部地區發展研究
**節 中部地區發展歷程
第二節 中部崛起的直接動因
第三節 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推進中部地區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政策建議
第二十五章 西部地區發展研究
**節 西部地區發展進程和政策實踐
第二節 西部地區發展的學術進展和研究脈絡
第三節 西部地區發展的研究熱點和主要領域
第四節 西部地區發展的研究展望和未來方向
第二十六章 東北地區發展研究
**節 東北地區發展回顧
第二節 東北地區發展現狀評估
第三節 東北地區未來發展及研究展望
第二十七章 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
**節 長江經濟帶的形成和演化階段
第二節 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學術研究脈絡
第三節 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的熱點領域
第四節 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展望
第二十八章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
**節 基本文獻統計分析
第二節 主要研究領域
第三節 研究展望
第二十九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
**節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政策實踐
第二節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學術進展和研究脈絡
第三節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研究熱點和主要領域
第四節 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展望
第三十章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研究
**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背景
第二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科學基礎
第三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
第四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及其展望
第三十一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
**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演進階段與政策實踐
第二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的重點領域
第三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的熱點課題
第四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究展望
第三十二章 成渝地區發展研究
**節 成渝地區發展概況
第二節 成渝地區相關規劃及其主要內容
第三節 成渝地區發展研究及重點領域
第四節 成渝地區發展研究展望
第三十三章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研究
**節 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發展沿革與制度創新
第二節 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研究熱點和重點
第三節 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研究展望
第三十四章 “一帶一路”研究
**節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脈絡
第二節 “一帶一路”研究的總體情況與熱點分析
第三節 “一帶一路”研究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一帶一路”研究展望
附錄
附錄一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三十年
附錄二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大事記
附錄三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專業委員會介紹
展開全部
面向現代化的中國區域科學 作者簡介
楊開忠, 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委書記。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地理學、區域科學、區域與城市經濟學、規劃與政策分析、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政策,以及中國發展與改革。曾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攻關專題、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項目、教育部、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江蘇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等多項重要研究課題。
李國平,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創新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兼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政策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致力于經濟地理等領域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教學獎勵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