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腦洞經濟學:人人都要有的經濟學思維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17507
- 條形碼:9787308217507 ; 978-7-308-2175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腦洞經濟學:人人都要有的經濟學思維 本書特色
他叫溫義飛,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溫大”,在全網有超過1200萬粉絲。 他學歷優越、學識淵博,可偏偏腦洞很大,骨子里就是段子手。 這本書沒有拗口的概念和高深的理論,只有好用的經濟學知識和聰明的思考。你可能做夢都沒想過: 如此輕輕松松就把經濟學給學了; 如此簡簡單單就能get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 如此順順利利就能獲得經濟高效的生活解法; …… 答應我,缺乏想象力的人不要閱讀本書,經濟學家的腦洞要多大有多大,我怕你跟不上! 答應我,即使是忍不住好奇看了這本書,也不要在上班上課的時候看,我怕你會笑出聲!
腦洞經濟學:人人都要有的經濟學思維 內容簡介
它是不錯接地氣的經濟學入門書,也是一位打開你腦洞鎖的開鎖匠。它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對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進行深入淺出的經濟學解釋,得出了許多令人大跌眼鏡的結論,從而呈現出我們所處世界的真實面目。讓你在笑破肚皮的同時,洞悉人類經濟行為背后的邏輯與關鍵所在,學會從成本和效益出發,在生活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腦洞經濟學:人人都要有的經濟學思維 目錄
Chapter1 談戀愛是小case,我們可是經濟學家
怎么科學地解釋“單身狗”為什么會存在?
如何一勞永逸地告別“單身狗”命運?
整形手術劃算嗎?
中國式相親鄙視鏈到底合不合理?
中國女性變得更愛錢了嗎?
Chapter2 經濟學家比誰都關心你的家庭問題
大顆鉆戒和浪漫婚禮能守護你的婚姻嗎?
經濟學家如何看待出軌?
為什么男人們得把錢交給老婆?
為什么養孩子越來越難了?
通過現金激勵孩子是否有效?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解決你的家庭問題?
Chapter3 你的生活就是一堂經濟學課
為什么買買買會使人的心情豁然開朗?
選擇多意味著更幸福嗎?
賣家通常都是怎么定價的?
為什么優惠促銷越來越復雜?
日常購物有哪些常用又有效的技巧?
為什么奶茶要選大杯的?
選餐廳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秘訣?
怎么才能買到實惠又時尚的衣服?
關于機票,有哪些有趣的研究?
如何成功地討價還價?
Chapter4 錢錢錢,永遠都不夠花
收入不高,還能怎么攢錢?
失業率對大家的薪水有什么影響?
高薪人群的工資漲幅更大嗎?
有哪些你不可不知的理財風險?
買對基金關鍵靠什么?
年輕人今后怎么買房*劃算?
你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快樂的晚年?
為什么政府禁止高利貸?
經濟學家如何看待比特幣?
買彩票中500萬元的概率有多大?
收入不高,還能好好花錢嗎?
Chapter5 你能否成功,究竟與什么有關?
運氣到底存不存在?
糟糕的運氣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毀掉一個人的努力?
如果這世上有后悔藥,價格會是多少?
出生順序會影響人的一生嗎?
大學室友對學習成績有什么影響?
窮人和富人,誰更勤勞?
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努力,成就卻很一般?
高學歷女性更愛拼職場嗎?
Chapter6 用經濟學家的眼睛看世界
疫情常態化,中國企業如何順利突圍?
自由貿易過時了嗎?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會不會越來越大?
報復性關稅的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引發多大的效應?
一個國家欠錢不還會怎么樣?
不被承認是市場經濟國家,又能怎么樣?
我們為什么總去援助非洲兄弟?
冬奧會將對京津冀乃至全國的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Chapter7 經濟學家的腦洞,要多大有多大
這一次,經濟學家又干了什么蠢事?
經濟學家在抓犯罪分子方面有什么奇招?
有哪些完全不符合經濟學原理的奇妙法規?
有哪些文化習俗蘊含著頗為理性的經濟學道理?
都說劣幣驅逐良幣,為什么良幣不能驅逐劣幣?
假如我能拿到世界上所有的錢,會通貨膨脹嗎?
現實版“加勒比海盜”的收入有什么特點?
誰來為復仇者聯盟在戰斗中造成的經濟損失買單?
全世界叛變特工聯合會是個什么經濟組織?
難以置信!龍媽難道斗不過煤老板?
腦洞經濟學:人人都要有的經濟學思維 節選
為什么優惠促銷越來越復雜? 這幾年的大型促銷活動,無論是“雙11”還是“618”,都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優惠規則越來越復雜。什么滿50元送30元抵扣券,實付滿300元第二單75折,搞到現在數學不好的人都不好意思參加“雙11”“618”了。這是為什么呢?按一般常理來說,商家把折扣做得簡單明朗是*容易吸引客人的,把促銷弄得無比復雜,只會讓一些客戶望而卻步,懶得去消費了。 這體現了經濟學里的一個定價策略,叫作“價格歧視”。在講價格歧視之前,我們要先明白一個概念,叫作“銷量的*大化不等于利潤的*大化”。這個概念有點繞,我來解釋一下,就拿賣燒餅舉例:一個燒餅成本1元,如果賣每個2元,那么賣10個燒餅可以賺10元;如果賣每個20元,一個燒餅就能賺19元。薄利多銷確實是一種策略,但是賣得多不一定賺得多。 經濟學引申 價格歧視實質上是一種價格差異,通常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不同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這是企業通過差別價格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定價策略。價格歧視是很常見的。 商家優惠促銷的目的是賺更多的錢,而不是賣更多的產品,這個道理大家都能明白。那么,如果一味地降低價格,壓低單個產品的利潤,那么即使賣了很多也沒有意義,全部白干。 現實鏈接 所以如果你是商家,*好的情況是什么呢?讓有錢的人多出點錢,多為你帶來點利潤;同時也不放棄窮人,給窮人賣便宜一點,少賺一點。這樣加起來,商家的利潤是*多的。可是問題又來了,商家怎么區別哪些人在價格高的時候也會買,哪些人就只會在便宜的時候買呢?客戶也不傻,每個客戶都會說,你再便宜點我再買,誰也不會主動告訴商家說,你定高價也沒事。商家只能一視同仁,如果一味降價,就又回到了剛才說的,賣再多也不賺錢的情況。 這時候,復雜的優惠策略就有用了,它能夠幫商家區分消費者。哪些人會為了幾十元的折扣反復計算,弄明白規則再買呢?是那些*在意價格的人,對價格*敏感的人,對不對?因為弄清楚優惠規則是有成本的。 **個,也是*明顯的,是時間成本。在官網上讀優惠規則,然后到商家那里一點一點算怎么才能便宜,說白了,只有很閑的人才有空去做這些。 第二個,是選擇權的成本。優惠往往會帶著一些限制條件,比如只能在特定的商鋪購買特定種類的商品,或者優惠券只能在某些時段內使用。這些限制會讓人不舒服,有條件的消費者都不愿意被人指揮。 第三個,是搜索成本。如果想要用*合適的價格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需要設計出一套購買方案的,這非常考驗人的耐心。 這三個成本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一種篩選。把對價格特別敏感,不介意花時間、花精力省點錢的人篩選出來,對他們就便宜一點,給一些優惠,適當賺一點就成交了。同時呢,那些不太在意價格的顧客,還是得付較高的價格,這樣商家就沒有在優惠活動里損失掉原本可以獲得的利潤。 這種定價策略我們其實很早就見識過,比如說肯德基的套餐優惠券,或者電影院的學生票。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可是他們的經濟能力又有限,那么專門給他們這個群體優惠,就能在保證整體票價的基礎上,多賣一些額外的票。 除了價格歧視這種定價策略以外,制定復雜的優惠方案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叫作“價格混淆”。對于商人來說,*喜歡的人是消費者,*不喜歡的人是競爭對手。所有商家都希望自己能壟斷,不要有人來跟自己爭。那么把優惠活動搞復雜了就有這樣一個好處,讓消費者無法貨比三家。 經濟學引申 價格混淆是指,在商業活動中,商家為了掩蓋商品的真實價格而對定價規則進行復雜化的過程。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2個杯子,一個原價30元,另一個原價20元,如果只是簡單地打5折,那就是一個15元,另一個10元。這樣比較起來很容易,一般人一看就能做出合適的選擇。可是呢,如果把優惠政策設計得復雜一點,買30元的杯子可以用滿80元返20元的優惠券,買20元的杯子打75折再送一包零食。這樣定價之后,你要怎么在兩個杯子中間做選擇呢?幾乎沒辦法比較了對不對?這樣商家就達到了他的目的,給競爭制造一些混亂,這就是商家的天性。 現實鏈接 在明白商家這樣的定價策略之后,我們要怎樣做出消費決策呢?我“雙11”不買東西是不是就虧了?我認為不是的。 如果你比較清閑,有空去琢磨優惠的規則,那么當然可以趁“雙11”買點東西。如果你不太在意開銷,那你也不虧,因為你的時間很值錢呀。
腦洞經濟學:人人都要有的經濟學思維 作者簡介
溫義飛 知名財經作家、自媒體人、創業者。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史碩士。 財經頂流大V,在全網擁有超過1200萬粉絲,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溫大”: 視頻端,@溫義飛的急救財經 代表作播放量超1億,獲西瓜視頻“Z具影響力中視頻創作人”稱號,和訊“年度影響力財經視頻IP”稱號; 圖文端,知乎@溫義飛 為經濟學話題TOP級答主,關注者近百萬,獲贊同53萬+,收藏24萬+。 《人民日報》紀錄片《夜歸人》主角,曾兩次受訪登上《人物》雜志,著有《腦洞經濟學》,翻譯有哈佛大學經濟學教科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創辦某5G交通創業公司、溫布爾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