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手性電磁超材料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4377
- 條形碼:9787302584377 ; 978-7-302-5843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手性電磁超材料設計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在中白兩國科技合作成果的基礎上,共同編著的,內容涵蓋手性超材料基本理論、制備技術、創新設計、手性分析、實驗驗證和典型應用,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選題和內容上尚未發現同類型書籍。
手性電磁超材料設計 內容簡介
手性超材料是指一類比天然材料呈現更強手征性質的人工復合材料,在電磁信號極化形成、轉換、選擇和吸收,以及新型電子器件制造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作者在介紹了當前手征超材料研究現狀和制備技術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自然螺旋結構和人工復合電磁超材料手征性的基本原理,介紹了微波和太赫茲人工手征超材料設計方法、特征分析、實驗驗證與典型應用。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的大專院校教師、研究生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手性電磁超材料設計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參考文獻
第2章手性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2.0引言
2.1手征性及其電磁波傳播特征
2.2基于螺旋單元的手性超材料及應用
2.2.1采用螺旋結構的雙負介質單元設計
2.2.2螺旋單元繞射隱身特性的研究
2.2.3基于螺旋單元結構的超材料及其實際應用
2.3超材料的常用制備方法
2.3.1基于DNA的納米技術
2.3.2人工手征性材料和超材料的制造方法
2.4光子晶體的制備技術及其改進
2.5基于激光光刻技術的二維和三維光學超材料
2.6微波頻段基于螺旋單元二維周期陣列的制備方法
2.7太赫茲波段Ω形結構超材料制備方法
2.8太赫茲波段基于螺旋結構超材料的制備方法
2.9含有螺旋形金屬復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參考文獻
第3章微波頻段螺旋結構手性超材料特性及優化設計
3.0引言
3.1基于螺旋結構的電磁波極化機理
3.1.1螺旋單元產生的電矩和磁矩的計算
3.1.2螺旋體圓極化波被動輻射機理與參數的計算
3.1.3二維手性結構反射的實驗研究
3.2手性螺旋體結構參數的*優設計
3.3圓柱目標無反射的電磁波繞射仿真
3.3.1*優形狀螺旋體人造無反射微波繞射結構
3.3.2*優形狀平滑螺旋體圓柱目標的微波繞射仿真
3.4不同入射角下電磁波與微螺旋體陣列的相互作用
3.4.1傾斜入射時的幾何關系
3.4.2介質中波的傳播特性
3.4.3邊界條件下的解、反射和透射系數
3.4.4各向異性超材料的特性及布儒斯特效應
3.5多層復合螺旋結構陣列中的電磁波
3.5.1本征模態
3.5.2雙折射補償的影響
3.6螺旋結構體的法向入射波
3.6.1問題描述
3.6.2數值分析
3.7Ω形螺旋結構人工復合材料的微波電動力學
3.7.1局部Ω參數對其布拉格反射的影響
3.7.2電磁波極化平面旋轉與內含Ω形螺旋結構體的相互作用
3.7.3Ω形結構陣列參數的計算和優化
參考文獻
第4章太赫茲螺旋結構手性超材料特性及優化設計
4.0引言
4.1巨手性人工各向異性螺旋結構研究
4.1.1螺旋體的*佳結構形狀設計
4.1.2介電常數、磁導率與手性參數隨頻率變化關系的分析和
數值仿真
4.1.3巨手性人造螺旋結構模型
4.1.4實驗與數值模擬結果的對比分析
4.2具有補償手性超材料的低反射特性研究
4.2.1螺旋體陣列的優化組合
4.2.2半導體柱面框架及左右螺旋體間隙對超材料等效參數影響的
分析
4.2.3反射波和透射波分析與陣列參數確定
4.2.4實驗與數值模擬結果的對比分析
4.3手性補償高吸波超材料的特性研究
4.3.1二維陣列基底結構超材料的邊值問題解與透射系數和反射
系數計算
4.3.2實驗與數值模擬結果的對比分析
4.4單組分手性超材料中存儲和吸收的場能量
4.4.1備選方案
4.4.2案例
參考文獻
第5章自然螺旋結構及其手征特征分析
5.0引言
5.1脫氧核糖核酸的極化選擇性
5.1.1具有周期性結構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
5.1.2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的活性區域
5.2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的*佳結構參數分析
5.3脫氧核糖核酸手性物質的分子螺旋模型
5.4理論研究結果的實驗驗證
5.4.1類單DNA和雙DNA螺旋結構的微波實驗研究
5.4.2脫氧核糖核酸的光學實驗研究
參考文獻
第6章平面手性超材料的結構設計與制備
6.0引言
6.1單層平面手性超材料結構設計及其特征分析
6.1.1非對稱SRR手性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6.1.2嵌套SRR手性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6.1.3阿基米德螺旋手性結構及特征分析
6.2雙層平面手性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制備
6.2.1雙層SRR手性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6.2.2嵌套雙層SRR手性結構及特征分析
6.3多層平面手性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制備
6.3.1多層SRR平面手性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6.3.2多層類DNA螺旋平面手性結構與特征分析
6.3.3多層錐形組合SRR平面手性結構與特征分析
6.4平面手性結構超材料應用
6.4.1平面手性結構超材料的極化旋轉與極化轉換
6.4.2平面手性結構吸波超材料
6.4.3平面手性結構超材料加載陣列天線
6.5基于PCB的平面手性結構超材料的制備與實驗
參考文獻
第7章立體手性結構超材料多層互連設計與制備
7.0引言
7.1雙層平面互連手性結構設計與特性分析
7.1.1雙層單SRR互連結構設計與特性分析
7.1.2雙層非對稱雙SRR互連結構設計與特性分析
7.1.3雙層嵌套SRR互連結構設計與特性分析
7.2多層平面互連結構手性材料設計與制備
7.2.1多層半圓環互連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7.2.2多層嵌套SRR互連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7.2.3多層錐形螺旋互連結構設計與特征分析
7.3類DNA螺旋立體結構設計與制備
7.3.1類DNA雙螺旋互連結構超材料與特征分析
7.3.2類DNA雙環纏繞結構超材料與特征分析
7.4平面結構互連立體手性超材料應用
7.4.1平面結構互連手性結構超材料極化轉換
7.4.2平面結構互連手性結構超材料吸波體
7.4.3平面結構互連手性結構超材料陣列天線設計
7.5平面手性結構互連立體超材料制備與實驗
參考文獻
索引
手性電磁超材料設計 作者簡介
宋耀良,1986年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先后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訪問學者,Researcher Fellow。多年來主要從事雷達理論與系統設計、人工電磁隱身材料、現代信號處理技術與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國防預研項目、部委重大專項子項、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裝和教育部等多項基金等,以及多項科技合作項目。先后獲國防科學技術獎、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多項。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