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第4版/研究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16859
- 條形碼:9787117316859 ; 978-7-117-3168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第4版/研究生) 內容簡介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個系列:科研公共學科主要圍繞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從很初的科研設計到很終的論文發表的各個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展開;實驗技術與統計軟件系列介紹了SAS統計軟件、SPSS統計軟件、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免疫學實驗技術等常用的統計軟件以及實驗技術;基礎前沿與進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礎學科中進展相對活躍的學科;臨床基礎與輔助學科系列包括了臨床型研究生所需要進一步加強的相關學科內容;臨床專業學科系列通過對疾病診療歷史變遷的點評、當前診療中困惑、局限與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探討,啟發和培養臨床診療中的創新。
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第4版/研究生) 目錄
**章 緒論/ 1
**節 組織培養的誕生與發展簡史/1
第二節 組織培養的優點、局限性及發展方向/4
第三節 組織培養常用術語/6
第四節 組織培養常用縮寫詞/8
第二章 細胞培養基本條件/12
**節 細胞培養實驗室的建立/12
第二節 培養儀器和材料/17
第三節 培養用液/31
第三章 細胞培養基本技術/49
**節 細胞傳代計數/49
第二節 細胞形態觀察/50
第三節 細胞的凍存、復蘇和運輸/60
第四章 機體各種組織的體外原代培養/62
**節 上皮組織/62
第二節 結締組織/73
第三節 肌組織/85
第四節 神經組織/90
第五章 干細胞培養/ 105
**節 胚胎干細胞培養及鑒定/105
第二節 神經干細胞培養及鑒定/114
第三節 造血干細胞/125
第四節 間充質干細胞/126
第五節 表皮組織干細胞/130
第六節 誘導型干細胞的建立及鑒定/ 133
第六章 器官培養/ 137
**節 器官培養的要求及特點/137
第二節 器官培養的方法及應用/140
第三節 三維細胞培養技術/149
第七章 細胞建系和鑒定/ 161
**節 正常細胞系的建立和鑒定/161
第二節 腫瘤細胞系、轉化細胞系的建立和鑒定/169
第八章 培養細胞的質量控制/ 179
**節 培養細胞的微生物檢測/179
第二節 培養細胞的種屬鑒定/182
第三節 人源細胞的身份認定/192
第九章 培養細胞常用檢測分析/ 198
**節 細胞培養的生長測定/198
第二節 細胞周期分析/203
第三節 細胞運動、侵襲能力觀察/211
第四節 細胞衰老/212
第五節 凋亡研究/216
第六節 細胞的基因修飾/225
第十章 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制備/ 231
**節 單克隆抗體制備的基本原理/ 232
第二節 小鼠 -小鼠B淋巴細胞雜交瘤/233
第三節 大鼠 -大鼠B淋巴細胞雜交瘤/245
第四節 人 -人淋巴細胞雜交瘤/245
第五節 兔 -兔B淋巴細胞雜交瘤/248
第六節 單克隆抗體的改構優化/248
第十一章 工程細胞及其大規模培養/ 254
**節 細胞培養在生物制品中的應用/254
第二節 治療用細胞的培養及應用/255
第三節 細胞培養在生物工程中的應用/267
第十二章 細胞培養常見問題解答/ 274
**節 細胞培養相關問題/274
第二節 細胞培養液使用相關問題/274
第三節 細胞培養血清使用常見問題/ 276
第四節 細胞傳代常見問題/277
第五節 細胞及培養液質量檢測相關問題/279
第六節 細胞凍存復蘇相關問題/279
附錄 1 實驗室常用的細胞系(株)/280
附錄 2 常用緩沖液/295
附錄 3 其他緩沖液的配制/296
附錄 4 常用人工合成細胞培養基/298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299
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第4版/研究生) 作者簡介
劉玉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任《中華病理學雜志》編委、靠前細胞系質量認證委員會(ICLAC)委員。曾任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委員,中國病理牛理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長期從事腫瘤侵襲轉移的機制研究,強調腫瘤研究應從不同層次系統研究,如進行分子、細胞、體內、體外模型研究系統的聯合應用。近年來,以“癌細胞侵襲轉移、復發機制及預防措施”為研究方向,先后參與了20余項科研工作,建立了腫瘤復發轉移模型及腫瘤休眠模型,利用新型腫瘤疫苗治療腫瘤的復發/轉移,利用組織/基因芯片開展腫瘤轉移相關基因的尋找與驗證、腫瘤干細胞特性研究等。曾獲得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次,已發表論文120余篇。主編及參加編寫專著20余部,包括《癌的侵襲與轉移基礎與臨床》《實驗細胞資源目錄》《細胞培養實驗手冊》《實驗細胞資源的描述標準與管理規范》等,以及全國高等學校醫學研究生教材《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第3版),參加翻譯《人腫瘤細胞培養》《干細胞生物學》《細胞治療》等;同時也是研究生課程實驗腫瘤學及組織培養的負責人。致力于實驗細胞資源的收集保藏和資源庫的運行管理。作為國家實驗細胞資源共享平臺的負責人,全面負責平臺建設及運行服務。平臺開展實驗細胞資源的保藏及標準化整理、整合與共享;并已制定、完善了各種管理規章及標準操作規程。實驗室自建多種特殊細胞資源,包括6株中國人腎癌細胞、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復相關蛋白核酸酶9(Cas9)穩定表達的170余株近20種腫瘤細胞、永生化的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以及多種熒光蛋白/熒光素酶標記的細胞等。國家實驗細胞資源共享平臺已為全國科研、教學、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生物制藥企業提供資源實物服務10萬余株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