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玄思窗外風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9865
- 條形碼:9787100199865 ; 978-7-100-19986-5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玄思窗外風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文學、人文社科感興1.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所撰學術隨筆和散文隨筆,分“知識風骨”“文學觀察與文化批判”“窗外風景”“談書論畫”“崢嶸歲月”等專輯,既有專業的文學批評,又有對讀書小史和酒事江湖的回憶等,內容涉及面廣,豐富有趣。 2. 作者文字優美、情感充沛,行文散淡、清通、老到,可讀性強。 3. 把學術文章當作散文隨筆來寫,既是一種文體的嘗試,又是一種對文學本身的尊敬。作者拋棄單調枯燥、程式化的學術寫作,試圖用有文學感覺的隨筆體文章去建構一種活的批評、活的評論和活的理論。
玄思窗外風景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所撰學術隨筆和散文隨筆共57篇,內容包括文學觀察與文化批判、對風景與人文的思考、對書畫藝術的品評、對讀書小史和酒事江湖的回憶等。作者試圖用有文學感覺的隨筆體文章去建構一種活的批評、活的評論和活的理論。書名寓含著作者羅曼蒂克的理想:玄思,乃遠思,雖有些不切實際,然尚存一種文學與文化的幻想。窗外,由近及遠,由窄而寬,皆是歷史的長鏡頭,我們不能只讀圣賢書而不聞窗外事,文學離不開社會與政治。風景,乃多種多樣,既有過往歷史的,又有現在進行的,還有預示未來的,全在讀者“內在的眼睛”中,而如何用熱情去書寫卻是作者的選擇。
玄思窗外風景 目錄
序 言 1
知識風骨
我的自白:文學批評*難的是什么 3
批評家“再造形象”的能力和“騎士精神” 9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新批評” 17
批評家與評論家的靈感 25
尋覓浪漫主義的蹤跡 34
如何打破寫什么和怎么寫的魔咒 39
勘破風云 寵辱不驚 42
直面人生的果敢與坦然 49
啟蒙是啟蒙者的悲劇 54
藤井先生 60
怎樣看待知識分子與僭主政治 65
你的靈魂 你的外貌 70
那雙炯炯有神的目光 90
文學觀察與文化批判
閱讀的真諦 95
性靈的噴薄 精神的外衣 98
推薦散文《溪水》 101
《閑話揚州》的閑話 104
誰道閑情拋擲久,寄寓人性發春華 107
秋葉的視角 129
俯仰天地 流戀人性 135
從生活的細微處尋找意趣與哲思之美 140
轉世孔乙己的自白書 145
物質時代的愛情 151
怎樣在現代文化語境中認識人性 157
消費時代的性愛與描寫 161
思想和創造可以替代嗎 168
窗外風景
你看風景,風景看你 181
情迷甘南 184
梭羅:把世界留給黑暗和我 188
瓦爾登湖圓舞曲 195
風景:人文與藝術的戰爭 200
我喜愛這座城池 209
在風景移動中的速度寫作 212
東京大學的樹 216
寄暢園里話滄桑 221
人??自然??神 224
漢唐氣象魏晉風 回眸千年長歌行 228
東海踏歌行 233
南京與《紅樓夢》 239
談書論畫
字是會說話的 245
文人書法的境界 251
書畫雙璧 257
書法之道乃書者之心聲也 262
中國文人畫的技法創新與人文選擇門外談 266
口吐珠璣 氣象萬千 272
倘若多一些書卷氣 275
凌云健筆意縱橫 280
崢嶸歲月
買書小史 285
我的少年時代 293
少年不知讀書味 297
我在“下書房”行走 304
為了忘卻的紀念 307
一朵雨做的云 332
那年我在朝內大街166號 336
那味卻在燈火闌珊處 344
萬里江山酒一杯 357
酒事江湖 別樣人生 366
玄思窗外風景 節選
小時候隨祖父去夫子廟,除了去洗澡和吃小吃外,便是去東市西市看魔術、雜耍和相聲之類的節目,但是,給我印象*深的卻是路過夫子廟一帶*為壯觀的“秦淮書肆”。*集中的是貢院西街到東西市,那些舊書店把卸下的門板搭成的書攤沿街排成長陣,各色人等都是站在那里翻書,行狀各異,看久了,有的就討價還價買下,有的則姍姍離去。當然,你看完就走,也無人過問,店家也絕無擺臉色的意思。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我給北京出版社編那本《江城子——名人筆下的老南京》時,才在紀果庵的《白門買書記》里知曉南京書肆從古代至民國的繁盛,“貢院西街在夫子廟,書坊歷歷……”許多線裝的善本和珍本書籍也許就在我的眼皮底下滑過,可惜那時我不懂書,更不懂聚財買書的樂趣和意義,如今想來,大有此生晚矣之嘆。 **次去南京新街口的新華書店買書,大約是1964年,那時正是我自小學六年級升入初中之際,哥哥已經要上初中二年級了,他的嗜好是將平時攢下的零用錢全部用來買小人書,可是他生性膽小,怕與生人接觸,怕購物,所以我就成了他的“買辦”。我一次又一次地跑新華書店的連環畫柜臺采購小人書,從單本的到成套的,*后聚集成一整紙箱。那時流行的小人書大多數都是滿足少年兒童英雄情結的內容,古代的如《岳飛》《楊家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現代的大多數都是根據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題材小說改編的,如《鐵道游擊隊》《敵后武工隊》《紅日》《紅巖》《野火春風斗古城》等,說實話,當時那些卿卿我我的愛情小說是我們本能抵制的“下流”作品,如《紅樓夢》《三家巷》等。家里的小人書多了,也惹來了不少麻煩事,小兄弟們借去看后,有許多人就賴著不還了,于是就不外借,要看就在我家里看,哪知就有個哥們兒一直賴在我家不走,有時一直看到半夜十二點,待他家人找來才怏怏離去。等到1968年年底,我們兄弟二人都去插隊后,那一箱小人書就如黃鶴白云一樣杳無蹤跡了。 告別小人書的時代也就是我購買成人書籍的時代,道理卻是十分簡單,因為我發現小人書里所講的故事是不全面的,尤其是省略了許多精彩的情節和細節。這個發現來自大院里的圖書館,我從那里借來了大量的小說,讀著原版的“巨著”,便有資本向那些從小人書里獲得知識的伙伴們炫耀他們所不知曉的故事情節和細節。
玄思窗外風景 作者簡介
丁帆,1952年5月出生于江蘇蘇州。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自1979年始,已發表論文、散文及論著近1 000萬字,代表作有《中國鄉土小說史》《文化批判的審美價值坐標》《重回“五四”起跑線》《江南悲歌》《先生素描》等。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