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面對死亡的人(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7925
- 條形碼:9787100167925 ; 978-7-100-16792-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對死亡的人(下卷) 內容簡介
法國歷史學家阿里耶斯的這一著作大致按照時間順序向讀者全面且事無巨細地介紹了西方從中世紀早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對死亡態度的歷史,并對其變化和發展過程進行了分析和討論。這本書奠定了一套對死亡觀的話語解釋系統,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闡釋、修正和取舍的基礎。全書分為兩卷,本書下卷共分三個部分、七個章節,分別研究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死亡觀念的變化,對死亡的冷漠態度,對于尸體的處理,假死現象,面對死亡的浪漫主義態度,公墓以及現代西方工業社會里出現的被倒置的死亡的現象。
面對死亡的人(下卷) 目錄
第三部分 漫長和接近的死亡
第六章 回潮
一種謹慎的變化
死亡時刻的貶值
死亡的新藝術:與死亡的思想共存
大眾對善終的虔敬
善終貶值的效果:自然死亡;節制;美麗和富于教育意義的死亡
自由思想者的死亡
保持謹慎距離的死亡
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間關于公眾公墓的辯論
巴黎公墓的遷移后特蘭托時期教堂的擴大
教堂-公墓之間聯系的削弱
第七章 虛無
立遺囑和葬禮從簡的愿望
喪事的非人格化
對憂郁的邀請:虛無之物
物心之死亡放縱之愛的終結
墳墓的樸素:國王和一些個人的情況
露天公墓的重建
文學中虛無的傾向
在喪葬藝術中虛無的誘惑
令人安心又恐懼的自然土地的黑夜:地下墓穴
棄置于大自然中的墓地
第八章 死亡的軀體
兩個醫生:札克西亞和加爾曼尸體的生命
尸體切口與防腐處理
為了大眾利益的解剖
特殊解剖奪取尸體
愛洛斯和塔納道斯的接近巴洛克時代
十八世紀的戀尸癖
木乃伊公墓
家中的木乃伊
從尸體到生命:現代的普羅米修斯
人與自然的薩德式會面
對抗自然的堡壘有兩個弱點:愛和死亡
第九章 活死人
……
第四部分 你之死亡
第五部分 被倒置的死亡
結論 四個主題的五種變化
注釋
主題索引
名詞索引
面對死亡的人(下卷) 作者簡介
菲利普??阿里耶斯(1914—1984),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法國社會傳統》《歷史的節拍》《兒童的世紀》等。其《面對死亡的人》開創了死亡學歷史研究的新篇章。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