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論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之影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6388
- 條形碼:9787520386388 ; 978-7-5203-863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之影響 內容簡介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的影響建立在整體的宗教管理體制下,體現中國本土法律文明與外來法律文明的深刻沖突。但這種沖突的結果,既非本土戰勝外來,也非外來戰勝本土,而是本土對外來文明的有限接受。總體來看,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從本體到內容再到具體實踐都產生深遠影響。在具體研究中還發現,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的影響自魏晉南北朝開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法律在諸多方面受到佛教影響,迨及明清則有衰退趨勢。由此,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的影響呈現一個相對明顯的拋物線形態。可以說,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所產生的影響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某些時期與統治者的喜好也存在密切關系。同時,還需要明確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的影響不宜高估,它不僅受到時代的局限,而且仍籠罩在儒法的基本法律價值統攝之下,體現為傳統法律對佛教理念既接受又的態度。雖然中華法系是世俗法與倫理法,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使其能夠在相當程度內接受外來法律文明,盡管后者與前者在理念上存在巨大差異。當然,這種接受也是有限的,以不從根本上沖擊中國傳統理念為基礎。
論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之影響 目錄
一 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二 相關研究綜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創新與不足
**章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產生影響的歷史背景與脈絡
一 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與古代法的世俗性、倫理性
二 佛教對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觀念、法律意識的影響概論
三 中國古代國家對宗教規制的特色
第二章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中罪觀念的影響
一 佛教罪觀念的解析
二 佛教罪與中國傳統法律之罪的異同
三 佛教罪觀念與儒法罪觀念的沖突與兼容
四 佛教罪觀念對中國傳統法律中罪刑關系的影響
五 佛教罪的個體性對中國傳統罪觀念的影響
六 佛教罪觀念對中國傳統法律中罪之構成的影響
七 佛教罪觀念影響中國傳統法律的限度
第三章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表現形式與結構的影響
一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語言的影響
二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規范形式的影響
三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整體結構的影響
第四章 佛教對中國傳統刑罰制度的影響
一 佛教的處罰觀
二 佛教的刑罰觀
三 佛教對中國傳統刑罰制度內容的影響
四 佛教對中國傳統刑罰方式的影響——髡刑的形成及其消失
五 佛教對中國傳統刑罰執行的影響
第五章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實效的影響
一 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實效影響的前提
二 佛教對中國傳統司法理念的影響
三 佛教對中國傳統守法實踐的積極影響
四 佛教對中國傳統守法實踐的消極作用
結語
一 佛教影響中國傳統法律的背景
二 佛教影響中國傳統法律途徑的多元性
三 佛教影響中國傳統法律內容的復雜性
四 佛教影響中國傳統法律進程的曲折性
五 中國傳統法律對佛教的制約
六 規制與反制:宗教與中國傳統法律的互動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論佛教對中國傳統法律之影響 作者簡介
周東平,男,漢族,廈門大學本、碩、博畢業,史學博士,現任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及東方法律文化分會執行會長等。在《歷史研究》《法學研究》《法制史研究》《東方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譯文約一百篇,獨著《犯罪學新論》《中國茶文化史》,合著《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法制史考證》等,主編《譯注》《中國法制史》及連續出版物《法律史譯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后期資助項目、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項目等,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及多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隋十惡淵源新探》,2007年獲第七屆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譯注》,2019年獲第十三屆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二屆中國法律史學會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