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國戲京昆評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50926
- 條形碼:9787104050926 ; 978-7-104-0509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戲京昆評論集 內容簡介
《國戲京昆評論集》是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師生關于京劇和昆曲方面的評論文章的論文集。全書收錄了幾十篇論文。這些論文都是關于京劇和昆曲方面的評論文章。這些論文中就有對表演的評論也有對名家的評論也有對劇本的評論。 《國戲京昆評論集》對戲劇研究的豐富和積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國戲京昆評論集 目錄
京劇迎戰動畫片鄧敏新演花木蘭
——中國版《花木蘭》遠征美國/謝柏梁
京劇《花木蘭》的藝術形象及其
文化意蘊/謝柏梁
鄧敏與穆桂英
——寫在《楊門女將》赴歐演出之際/謝柏梁
《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形象/謝柏梁
演巾幗英雄,表愛國大義
——塑造《楊門女將》中穆桂英藝術形象的體會/鄧敏
聽冉·阿讓唱京腔/戴平
21世紀京劇藝術的曙光
——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度滬上獻演啟示錄/謝柏梁
京劇《西施歸越》的精品意識/謝柏梁
關門擎天之棟梁
——記京劇表演藝術家關棟天/謝柏梁
層層枷鎖重沉沉
——《金鎖記》從小說到京劇的嬗變/謝柏梁鈕君怡
京昆《斷橋》感動人心的經典場面
——葉少蘭、張火丁聯袂演出《白蛇傳》的文化范式/謝柏梁
下篇 昆劇部分
臺上佳人臺下師,演出教學兩相宜
——上海戲曲學校高級講師張洵澎印象/謝柏梁
處理好戲曲現代化的三大關系/謝柏梁
江南有幽蘭
——全國人大代表、昆劇梅花獎得主王芳的藝術求索/謝柏梁
建立國家昆劇院迫在眉睫
——在東南大學昆曲研討會上的發言/謝柏梁
女兒本色在柔情
——昆劇《西施》審美/謝柏梁
作為昆曲“粉絲”的大眾偶像/謝柏梁
美哉,張靜嫻/謝柏梁
吳梅及其友好、弟子們與北京昆曲/謝柏梁
跨世紀的昆劇傳人
——評上昆青年演員首次展演/謝柏梁
《李清照》劇評/任安琪
觀昆曲《李清照》有感/李源遠
風住塵香花已盡
——昆曲《李清照》思想淺探/栗曉云
別開生面的易安居士
——評昆曲《李清照》/張昆昆
昆曲《李清照》劇評/白強
尋尋覓覓,覓覓尋尋
——觀昆曲《李清照》有感/劉姝含
淺評昆劇《李清照》/王崇燁
試問卷簾人
——昆劇《李清照》對愛情的追問/武成剛
天上人間,沒個人堪寄
——淺談昆劇《李清照》中兩個男性角色對于女主角形
象構建的作用/吳昊
水磨調里的巾幗風
——評昆劇《李清照》/趙子月
千古才女“不按常規辦事”的人生
——淺評昆曲《李清照》/董笑君
尋尋 覓覓
——昆曲《李清照》劇評/盧路路
國戲京昆評論集 節選
京劇花木蘭一上場就承接了織女的詩意,但很快就切換到具體、明確、入戲的心潮涌動上: 老爹爹雖不惜沙場效命,我豈能無有這父女之情?花木蘭自幼隨父習學本領,國危難家難圓豈可貪生! 寥寥數語,就將本劇的主要沖突——反侵略戰爭加以點明,并且預示了全本戲劇行動的主體——代父從軍;更為重要的是花木蘭一開始就自覺地認識到,國與家緊密相連、休戚相關。作為孝女,花木蘭具備深摯的父女之情;作為愛國志士,花木蘭不惜奉獻出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美好青春! 一旦情與理、家與國、血緣之愛與民族之愛的關系,通過自發、自覺而自愿的邏輯程序紐結起來,全部替父從軍、女扮男裝的戲劇行動也就有了其充分的合理性。 艱難時世催人成熟。所以花木蘭力勸武功不強的姐姐木蕙在家照料好父母弱弟,并當場以劍削發,戎裝鐵裹,到父母面前陳情表志,請求出征。父親扶病出征的保國豪情,母親對于軍中男女混雜、多有不便的深切擔憂,都從不同側面烘托出花木蘭慷慨激昂的一腔豪情。鄧敏在此飽含深情大義、深仇大恨的大段獨白,將突厥侵略軍犯我邊境、殺我百姓的罪行嚴詞聲討,對老父親遍體傷痕、病魔纏身猶自要強打精神、上陣殺敵的舉動深表哀憐,這才說服了母親,感動了父親。老軍人*后以一碗美酒為小女兒餞行的舉動,是將軍人的榮譽、百姓的安危與民族的大義,全都托付給了保家衛國的新一代壯士。 這就是京劇花木蘭形象的獨特之處。她不是一個天生的巾幗英雄,而是在特殊環境下不斷成長、逐漸升華的愛國志士。從孝女到戰士,從自發到自覺,木蘭的性格不斷在發展,人格不斷在升華,品格不斷在完善。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凡人都有脆弱之處,都有心靈中回蕩的諸多波瀾。花木蘭亦不例外。一旦她遠離父母,踏上了萬里征程,面對著黑水前頭,胡騎啾啾,霜林滿眼,關山紅透,便不免思家戀鄉,把雙親百般的想念。隱隱約約的恐懼感、絲絲縷縷的女兒態,總是或多或少出現在眼前和心頭。 然而,一旦面對著意外事變,花木蘭便以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藝高人膽大的嫻熟武藝,奮勇殺敵的壯士豪情,審時度勢、處變不驚、及時參與、建功立業。看起來,她在戰場中救出賀元帥是偶然事件,實則有其性格、謀略和戰術運用的必然性。她是在登高一望,看清敵我廝殺的戰情之后,才下定決心,與戰友們殺人陣中,將元帥救出重圍的。木蘭一行人與賀靈一部這兩支生力軍的先后殺人,必然會使突厥軍陣腳大亂,由勝轉敗。 作為新兵,花木蘭在戰場上畢竟顯得稚嫩,還想憑著血氣之勇去乘勝追擊;是在賀元帥的反復規勸和悉心指導之下,花木蘭才在軍事上逐步成熟起來。后來她提出劫敵糧營、前后打援的決勝妙計,并在萬馬軍中手疾眼快,不失時機地槍挑突厥王,真正成為一位將帥之才,為掃清邊境之患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戲京昆評論集 作者簡介
謝柏梁是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常年從事戲曲文學的創作及研究、教學工作。他創作了大量戲曲劇本及戲曲文學方面的論文,其中許多劇本都被搬上了戲曲舞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