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經濟的韌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2955
- 條形碼:9787505752955 ; 978-7-5057-529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的韌性 本書特色
大變局下的雙循環戰略選擇,科技賦能下的產業數字化機遇,如何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國經濟的韌性 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對外要應對靠前秩序變化、逆優選化潮流等挑戰,對內要破解疫情下經濟恢復、轉型升級等難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機遇和挑戰并存,疫情催生了新一輪技術革命,中國數字化浪潮的跨越式發展,將為新一輪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引擎和突破口。
中國經濟的韌性 目錄
序言:數字化的力量
第1 章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全球經濟
重回大蕭條?警示還是誤導-3
疫情造成的衰退會演變成金融危機嗎-10
RCEP:全球化逆流下的突圍與反擊-17
中美經貿關系將逐步轉為“遏制+ 合作”-22
后安倍時代的“安倍經濟學”-29
第2 章 美國“再工業化”與全球產業鏈重構
全球產業鏈重構下中國的挑戰與應對-37
“二戰”后美國制造業的變遷與衰落-41
高端制造回流,能挽救衰落的美國制造業嗎-51
產業鏈外遷,中國怎么辦-61
東盟貿易增長背后的產業鏈風險-66
紡織行業如何應對產業鏈轉移壓力-72
群雄逐鹿之下,中國投資如何布局越南-81
第3 章 把脈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新特征
再議破除“四萬億”恐懼癥-97
從2000 家企業季報看疫情沖擊-106
后疫情時代,出口怎么走-112
提振消費的五大挑戰和應對-116
逆勢之下,中國FDI 何以躍居世界**-120
內循環下房地產調控走向何方-125
經濟復蘇的挑戰與應對-131
第4 章 數字經濟助力提升中國經濟韌性
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釋放數據生產力-139
以“雙循環”應對“大變局”-155
疫情推動中國新一輪產業數字化變革-162
產業數字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169
把脈“新基建”:如何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的未來-175
數字經濟助力雙循環-183
看清經濟學與科技融合的大趨勢-187
第5 章 科技賦能金融數字化
數字科技賦能消費金融-195
“科技創新”戰略有何深意-203
Big Tech 推動金融數字化變革-211
金融數字化進階之路-220
數字化打造良好金融生態-228
數字科技賦能金融監管-235
第6 章 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新貨幣理論下的突圍之路-243
拜登刺激新政的風險和機會-248
超寬松貨幣下的資產價格走勢-253
拜登新政下的八大看點-258
2021 年美元反轉的三大原因-263
關注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的六大轉變-267
政府工作報告勾勒“十四五”開局之年經濟重點-274
創紀錄增長后,中國出口如何演進-280
中國經濟的韌性 節選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震,實體經濟遭受重創。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3%,在此情形下,有不少觀點認為此次危機的嚴重程度將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在筆者看來,疫情沖擊下全球重回大蕭條的判斷言過其實,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與大蕭條期間在貨幣制度環境、宏觀政策理念、全球貿易情況、銀行體系健康程度及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都迥然有別,重回大蕭條的擔憂如上文所說,其實是一種誤導。 疫情沖擊下的短期經濟衰退也不等同于曠日持久的金融危機。盡管在經濟下行與股市動蕩方面,當前形勢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非常相似,甚至休克療法下的短期經濟下滑更為嚴重,但本次危機的癥結并非出于金融系統。 當前美國經濟基本面與2008年金融危機也有明顯區別,如房地產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穩健性要好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并沒有重要金融機構倒閉;在緩釋流動性危機方面,本次美聯儲的應對也遠比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時果斷;加之針對此次疫情,美國推出了史上*大規模的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財政救濟措施直接緩解企業和居民部門流動性壓力,對實體經濟起到了更為明顯的托底作用。 當然,倘若疫情持續時間過長,疫情危機通過影響居民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進而向金融體系傳導的風險是值得關注的。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歷史上罕見的公共衛生危機。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4月9日,全球已有超過1.3億人感染新冠肺炎,逾291萬人不幸罹難。 考慮到有效隔離和擴大檢測是減少人員受感染的*有效措施,在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對生產生活的限制措施仍將持續。由于疫情阻斷了正常的人員、物資、資本的流動,航空、旅游、酒店、餐飲、體驗式消費以及部分生產活動受到明顯抑制。休克療法的沖擊巨大,經濟短期陷入急劇衰退。
中國經濟的韌性 作者簡介
沈建光 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京東科技研究院院長。 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歐洲央行和中金公司資深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國際經合組織顧問,中國人民銀行訪問學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博士后訪問學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莫干山研究院執行院長。 已出版《變革:新時期中國經濟的機遇與挑戰》《什么決定中國未來?》《產業數字化》等著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