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1467
- 條形碼:9787520391467 ; 978-7-5203-914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 本書特色
中國城市的協商型政府很難復制西方典型**所提供的答案。只有基于中國城市治理的實踐與情境,才能夠突破純粹的理論糾葛,探索中國城市治理轉型的邏輯與意義。 在“制度論”與“主體論”均存在解釋局限的背景下,本書將從過程分析視角出發,以城市政府的組織邏輯為研究對象,提出一個基于過程視角的“四維分析框架”,以聯結“制度論”與“主體論”兩種理論解釋。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 內容簡介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以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為研究對象,以案例研究為主要方法分析了協商型政府建設過程中的組織邏輯問題。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認為,在建設協商型政府的改革過程中,行政共同體的組織邏輯發揮了重要作用,既為改革實踐提供了政治秩序,又在秩序穩定中蘊育了改革元素,由此希望為讀者呈現協商型政府建設的制度空間與發展方向。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 目錄
**章 城市化進程的社會結構與治理形態
**節 城市化過程中的社會變遷與治理難題
一 計劃型城市化進程中的封閉式社會結構
二 管控型政府:適應封閉社會結構的城市治理1.0版本
三 市場型城市與開放式社會結構:城市化進程中的新治理情境
四 城市社會結構變遷中的公共行政難題
第二節 管控型城市政府因何衰落
一 低治理成本的秩序供給:管控型政府得以存續的制度邏輯
二 “職責-編制-財政”的三維矛盾限制了管控型政府的適應性空間
第三節 從理念到技術:協商型政府“落地”的理論敘事
一 行政協商機制:協商型政府的核心機制
二 行政協商機制的“兩層次定位”
三 行政協商機制的主體、過程與目標
第二章 政府的組織邏輯與激勵機制:理論背景與論域拓展
**節 科層制、壓力型體制與“委托-代理”制:三種經典解釋的敘事邏輯
一 科層制組織與“制度式激勵”:西方語境的經典解釋
二 壓力型體制與控制式激勵:中國特色的組織邏輯解讀
三 “委托-代理”制與分權式激勵:普遍性制度邏輯的中國化修正
第二節 城市政府的獨特性及其對組織邏輯的影響
一 高度整合性是城市政府的關鍵特征
二 經典理論的解釋限度:城市政府獨特性的理論回響與修正必要
第三章 行政共同體:對“協商難題”的組織學解釋
**節 城市政府是如何組織的
一 “行政共同體”:一個替代性的組織邏輯解釋
二 行政共同體的組織特點:基于類型學比較的理論分析
三 “行政共同體”的功能定位與政府過程
四 “行政共同體”的現實檢驗:基于兩個案例的研究
第二節 行政共同體的“前世今生”
一 單位共同體:行政共同體的歷史原型
二 行政共同體的生成、演化與成熟
第三節 行政共同體中的政治秩序是管控型政府的生命力
一 行政共同體中的“準管控系統”
二 行政共同體如何解決城市社會壓力的溢出?
第四節 行政共同體與“協商難題”:一個“雙案例比較”分析
一 行政共同體對行政協商機制的“排斥效應”
二 “排斥效應”的運作機理:基于兩個案例的觀察
三 “協商難題”的組織學意涵
……
第四章 行政共同體的制度約束與激勵機制
第五章 組織創新中的制度變遷:協商型政府建設的發展趨勢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城市化進程中的協商型政府何以可能:一個組織學解釋 作者簡介
張翔,1985年6月生,政治學博士,畢業于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政治發展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理事,南開大學中國政府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基地研究員等。近年來,主要從事中國政府與政治、地方治理與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課題2項,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